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成功创业故事 >

领跑者别回头

最近一次聚会吃饭,有朋友说我瘦了,就开玩笑地问:是不是最近百度、腾讯各大巨头都在手机浏览器领域开始新一轮的猛推,给了我很多压力?

话说对了一半,创业压力的确不小,但更多的是思考怎么让公司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而不是因为竞争对手追赶。变瘦的原因其实是我最近每天都打乒乓球。

在互联网领域,很多成为市场领跑者的创业者都会走入一个误区:巨头进入,投入大量资源步步紧,于是你如临大敌,紧紧盯住巨头的策略开始应战。

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当你坐在某个专业领域老大的位置上时,不用过多地去关注老二、老三在干什么。因为他们的策略就是不停地研究你、模仿你。

领先者真正应该做的是专注向前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这就像开F1赛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排在首位的赛车的注意力肯定是眼前的赛道,考虑怎么用最短的时间通过一个个弯道,而不是一直回头看第二、三名在哪儿,这样只会影响自己的前进速度。所以,既然UC在移动浏览器领域是领先者,那么,最重要的不是担心身后巨头们会怎么来追赶我,而是应该不断创新,拓展产品形态和生态布局,不断重新定义浏览器。这样自然就会建立竞争壁垒,保持或者扩大领先优势。

另一方面,对于身后的追赶者们来说,如果只是一味地抄袭市场老大,走的路径一模一样,那就绝对不可能实现超越,必须找到一个弯道才能超越。市场竞争中有个“一倍理论”,后来者要想实现超越,要么价格比领先者便宜一半,要么产品质量好一倍,而互联网产品价格为零,所以大家只能在产品上下功夫。

很多人认为“弯道超越”就是挖人、公关战、封锁流量、挖角合作伙伴、冲击收入等,但这些其实都不是重点。超越的成功案例中,体现的核心点只有两个:一是探索出更优质的产品形态、商业模式;二是领先者自己出了方向或原则的大问题。

反过来,对于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创业者来说,只要在以上两方面筑起壁垒,就能继续领跑。

第一个核心点是关于产品和模式。我始终相信,术业有专攻。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如果在某个专业领域积累得足够多了,那么一定会是市场的引领者,其他不同基因的公司很难超越它。一句话,只要创业公司能有足够的专注度和积累,就不应该担心巨头的追赶——事实上与你竞争的不是巨头,只是巨头的一个部门而已。

第二点就是自己不要犯方向错误,这与公司的内部管理有很大关系。你是市场的领导者,在国内甚至在国外可能都没有现成的参考对象,因此就要不断进行阶段的复盘,公司在不在正确的路上?队和产品有没有不断提高?只要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就能避免出现自毁前程的状况。

总之,在中国的互联网竞争环境下,如果你是某一个专业领域内取得了阶段领先的创业者,一定会面临很大的考验,但其中的很多东西都是“纸老虎”,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向和节奏,步步为营地前进,就不用惧怕任何竞争。

北京有家特色餐馆叫“那家小陛”,大堂正中挂了块横匾,简简单单写了四个字“何事惊慌”。仅仅四个字,便使得整个小陛充满了气神儿,有了魂儿。对我们互联网创业者来说,面对竞争,不能惧怕,得有点气神儿,没什么好惊慌的,竞争躲不开,也根本没必要躲。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