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成功创业故事 >

波音见仁空客见智

波音、空客两家航空公司,相继推出了适合长途飞行的新机型。在如何满足乘客的需求和渴望这个问题上,空客的A380和波音的梦幻787,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两家公司都明白,这个行业最要紧的参数就是CASM,即每座位里程成本,这个数字越低越好。两家公司都声称,自己的飞机特别省油,都运用了极为先进的新科技。梦幻787运用了又轻又耐用的复合材料和改进的铝合金。

A380则大力宣传驾驶舱中的整合式航空电子作系统,它的部件更少,维护成本因此降低,而且驾驶舱的设计十分统一,飞行员可以很容易地在空客的各个机型之间来回换着开(这样航空公司调配人手的时候,就更灵活了)。机上的服务器十分强大,可以让飞行员安安心心地实现“无纸化办公”——可以扔掉笨重的作手册,完全借助飞机上的电脑,来完成航程中所有的表格、日志、维护记录和绩效考评。

在乘客如何从一地到达另一地的问题上,A380和787也反映出截然不同的理念:

A380适合在枢纽机场之间飞行。庞大的体积限制了它能够停靠的机场。订购A380的航空公司把宝押在两件事上。首先,他们假设,有相当多的旅客,只需要在枢纽机场之间来回。比如说,伦敦的商务人士去洛杉矶做演示,或是悉尼的某个家庭去巴黎度假。其次,他们认为,旅客仍旧会沿袭以前的国际旅行模式,也就是从枢纽机场转机,飞往二三线城市。

波音把宝押在另一个方向上。787小巧敏捷,停靠二线机场没问题,低油耗的能又能让它长途飞行。如果德尔塔或美联航的市场部决定,开辟一条从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直飞巴黎的航线,他们可以考虑买梦幻787。

像美联航这种航空业巨子,需要能远程飞行的大容量飞机,为公司创造最大价值,同时也需要能在较小型机场停靠的机型。但是,如果航空公司决定统一机型,要么买空客,要么买波音,制造商的麻烦就比较大了。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