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成功创业故事 >

胜出之道必有所长

美国亨氏的透明化经营和求质不求量的行为,让其品牌脱颖而出,并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亨氏公司生产的亨氏酱菜系列产品,已经成为闻名世界的畅销品牌,100多年来,一直受到广大顾客的青睐。其实,亨氏公司成立之初,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食品公司,其规模与同类公司也无法相比,那么,亨氏公司是怎样脱颖而出并确立了业界老大的地位呢?这要归功于亨氏公司的创始人亨利·亨氏,亨利·亨氏用了三招,便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并最终在竞争中胜出。

美国西宾夕法尼亚盛产山葵,山葵根部柔软,纤维较少,味道辛辣,用醋泡过后,是一种很可口的风味菜。1869年,亨利创办了一家专门生产这种风味菜的公司,当时,市场上已经有多家同类型的公司了,其中的几家公司,已经颇具规模,因此竞争非常激烈。亨氏公司作为一个规模较小的新企业,要在市场上立足是一件很难的事,但亨利并没有知难而退,他一边认真经营企业,一边苦苦思索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

经过调查,亨利发现,当时的所有同类企业生产出的山葵辣根,都装在绿色或褐色玻璃瓶中。之所以如此,一是由于这种有色玻璃瓶是代用品,对生产企业来说,使用代用品可以降低成本;二是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把生产过程中的碎山葵根也装入瓶中,用有色玻璃瓶,顾客看不出来。亨利了解到这一切后,立即想到了办法,一是在选材上严格把关,挑选优质山葵根,绝不掺杂碎块;二是联系玻璃厂为自己生产专用的玻璃瓶,而且必须是无色透明的瓶子。这样一来,亨氏公司的产品就成了“看得见”的放心食品而大受欢迎,公司名声大振,由一家默默无闻的小食品公司一跃成为了一家著名企业。

亨氏产品是以“透明经营”得到市场青睐的,透明玻璃瓶中的山葵辣根成了大众的放心食品,但亨利并没有因此满足,他又采取了一个办法,将透明进行到底。什么办法呢?就是把自己的加工厂也变得透明,邀请公众到自己的加工厂内,参观山葵辣根生产的全过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入亨氏加工厂的各个车间,参观各个环节的生产过程,亨氏公司还会派专人导游,为公众进行讲解,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且,这种邀请实行常态化,工厂的大门随时向公众敞开,无论是谁,只要想参观,随时都可以进入到工厂中,没有人拦阻。这样一来,公众更加信任亨氏的产品了。

亨氏很快发展了起来,短短几年间,就坐上了同类企业的头把交椅。按理说,亨利应该迅速扩大产品生产量,这样才能换取包大的利润,但他的头脑十分清醒,没有因为自己的产品已经成为名牌而盲目扩张。相反,1900年,亨利却做出了一项举措——把每年的生产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年完成了计划的生产量后,坚决不再增加了。大家很不理解,认为亨利的脑子进水了,但他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解释说:“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品质和口碑,而速度发展太快,就会拉低产品的质量,最终使我们失去市场。”

亨氏公司对于产量的增加和生意规模的扩大,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正因为如此,亨氏产品才一直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在市场上立于不败的地位。因为限量生产,反而使亨氏产品变得更加珍贵,成为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价格一再攀高,成为业界第一,结果,不增加产量的亨氏,所赚的钱反而比增加产量还要多。

透明化经营,做出让顾客放心的产品;求质不求量,永远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是亨氏公司的胜出之道。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