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成功创业故事 >

细节成销售

商品销售与天气因素有非常大的关联。我们知道下雨天雨具会热销,气温上升碳酸饮料、啤酒类商品会热销,冬天黄酒、白酒类商品热销,这些都是天气因素对于商品销售的影响。

在西方产业界,很多行业都有自己的商品气象指数。如德国商人发现,夏季气温每上升1度,就会增加230万瓶啤酒销量,这就是德国啤酒的“啤酒-气温指数”。日本空调业也有自己的空调指数,他们发现夏季30度以上的天气多一天,空调销量即增加4万台。另外,还有天气与客流量的乘车指数、冰淇淋的温度指数、泳装的温度指数、食品霉变指数等等。

日本人对门店观察的细致劲值得我们学习。听说有一位烤了40年面包的老师傅,到现在还在看温度计、掐秒表来掌握烤面包的火候,而我们的面包店伙计们估计两个月就把温度计、秒表丢得远远的了。

对于影响门店商品销售的所有关联因素,日本人都研究得非常详细。7-11便利店很早就建立了专门的气象部,对于门店所在区域的温度、湿度、是否晴天、是否下雨、雨量大小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在事后进行详细分析。这种分析不仅仅是找出各种气候对门店销售业绩的影响程度,往往还要找出各种气候因素会对具体商品形成什么样的影响,也就是商品与天气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日本7-11便利店总部会向气象台购买3天内的卫星云图,用以预测三天内天气的变化趋势,然后按照不同商品与天气之间的对应关系,组织门店的商品进货、上架及销售。

日本7-11便利店对每个商品的大中小类均建立了与气温相关的对应指标,比如气温上升,则矿泉水的订货系数就会上升,并可以根据以往销售的最高峰、最低谷的变化程度来确定天气影响系数变化的范围。

例如台湾零售业著名的七五三感冒指数,说的是在一天中如果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相差7度,昨天和今天温度相差5度,且湿度差大于30%的话,代表感冒的人会增加,商家就要考虑把感冒药、温度计和口罩之类的商品上架。

在台湾,同样有一个公认的温度与商品的相关关系:气温在24-27℃时,鳗鱼、冷冻食品和防晒会卖得很好;温度在22℃-25℃时,冷饮、冰咖啡和杀虫剂就必不可少;至于温度在17℃-20℃之间时,布丁、色拉和酸则很受欢迎。

这些东西听起来很琐碎,但是开门店就是琐碎的事情,所有琐碎的事情集中在一起,就是有意义的事情。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