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成功创业故事 >

胜在精善缩微术

日本能在一众进行模仿的国家中独占鳌头,除了善于在模仿中不断超越之外,它还有一项专属的技能——缩微,日本进行缩微的历史与模仿的历史一样长。

扇子是最能简单直观地体现日本人致缩微能力的物品。最初的扇子是圆圆的扇,从中国传到日本后就变成了折叠扇。把扇改进成折叠扇,是扇子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这种可以随意折叠的扇子不仅携带方便,而且还有一种致的感觉,非常符合文人雅士把玩欣赏的心态,后来,折叠扇就从日本传回中国,在中国流行起来。

缩微术在战后日本的经济崛起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索尼收音机为例,虽然半导体是美国发明的,但是让半导体在短时间内成为大众商品、开发并生产的却是索尼公司,他们把半导体缩小做成袖珍收音机,很快在世界各地风行一时。而丰田公司的皇冠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口号是“制造小凯迪拉克”,就连车门关起来的声音都刻意模仿了凯迪拉克。

日本本来是从德国进口著名的莱斯德式伞,1950年日本人把它小型化,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把折叠式雨伞并且很快就占领了世界市场。1980年以后,日本人又进一步将其压缩成世界上最短(仅有18厘米)、更便于收藏的三段式折叠伞,于是像手杖一样的伞也终于成为怀中物。

缩微术既体现了日本文化的致小巧的特点,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的创新和改革,让它们更加完善和适用。质量优良体型又小巧的各色商品迅速为日本挣来了数不尽的财富,虽然有很多国家都想凭借模仿复制日本发家的神话,但到头来总是归于失败。因为那些国家的模仿总是流落到山寨的境地,只求外形相似却忽略核心技术,或者直接复制,几年甚至几十年来也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不但谈不上技术进步,就连基本的质量都不过关,失败是必然的。

也许有人会说模仿者是卑鄙的,但是没有人会说日本的品牌不值得信赖,因为日本制造意味着技术先进、质量上乘且致小巧。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