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现代小说 > 兄弟 >

余华《兄弟》读后感·眼泪从168页开始

当老婆看见我买了《兄弟》回来,我们简短的交换了一下意见,大意是这回是否还会痛哭流涕

其实,这件事是最不用担心的,从168页,最后那四个字--“爸爸死了”开始,我只能不好意思的坦白,是伴着纸巾读完的。

我很幸运,这次是选择了一个深夜独自读完的这本书,因此,所有的感觉都只属于我一个人和这个寂静的夜晚。

关于这本书的书评,豆瓣上已经很多了,更何况,其他的地方也不少。

有人从技巧上来分析,比如残酷、冷静、幽默,余华风格;

有人从商业成功上分析,比如8月出版,8月加印,250000册;

有人从人物上分析,比如父亲的形象;

有人从兄弟这两字分析,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感情;

... ...

稍许平静之后,我发表如下意见:

1、如果置身世外,超凡脱俗的去阅读,这不过是一本小说,一个故事,若干技巧,但我要说,尽管这样,很成功。

2、只有(上),可能有这么几种可能,一是确实能分成两步曲;二是商业上吊胃口;三是适应现代人的阅读方式,避免被40万字吓得没有了阅读欲|望。不管是哪种原因,对一部如此成功的作品,我不想吹求疵。

3、正是现在还看不到(下),因此这上半部作品的主体思想,基本上没有超越《活着》,但就对那个疯狂年代而言,再控诉10000次也不为过。而且,我不敢说,什么时候会再疯狂一次,也许以不同的形式表现。

4、在阅读快感之后,或者应该说阅读伤感、阅读悲感之后,我基本能够想象下半部的故事,将迎来又一番风云际会的历史画卷。不过,结论似乎也很 清楚: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要善良、真诚,只有如此,一个人才能安详和愉快的度过一生,一个国家才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国家,否则,就是野兽乐园、恐怖乐园、 欺骗乐园、物欲横流、财富泛滥但冲突不断、罪恶不断、痛苦不断的死水一潭。

再多人的血和泪和死亡,也不能换来一点儿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