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外国文学 > 托马斯·哈代 > 还乡 >

七、十一月六日的夜晚

游苔莎打定主意想要逃走以后,有的时候,却又好像很焦灼地盼望会出什么事故,把她的意图给她阻挠了才好。现在唯一能够把她的情况真正改变了的,只有克林的出现。他作她的情人那时候所有的光辉,现在已经不再存在了,但是他所有的那种单纯质朴的优良品质,却有时会叫她想起来,使她一时之间,心里怦怦,希望他会惠然肯来,翩然莅临。不过平心静气地想来,他们两个之间现在存在的裂痕,是不大会有再合起来的那一天;她一定得永远作一个受罪的可怜虫,孤独伶仃、处处别扭地活在世上。她本来只把荒原看作一个不是和蔼近人、可以居住的地方;现在她把整个的世界也用那样的态度看待了。

六号那天傍晚,她要逃走的决心又活了。靠近四点钟她把几件零星东西,有的是她离开得韦那时候带回来的,有的是属于她而撂在这儿的,又都收拾起来,捆成一个不很大的包儿,她能够提着走一英里二英里的。外面的景物更昏暗了;烂泥色的乌云膨膨膨地从天空下垂,仿佛硕大无朋的帆布横吊在空中一样。狂风也跟着越来越黑的夜色刮了起来,不过顶到那时候,却还没下雨。

游苔莎既然没有什么事情可作,在家里就待不住了,她出去在离她将要别去的那所房子不远的小山上来回瞎走。在她这种毫无目的的游荡中,她从苏珊-南色住的那所小房儿前面经过。那所小房儿,比她外祖那所房子更在下面一点。只见它的门微微开着,门里一道明亮的火光一直射到门外的地上。游苔莎从那片火光的光线里经过的时候,一瞬之间,她清清楚楚显了出来,跟幻灯里的人形一样——中间一个明亮的人形,四面包围着一片黑暗;那一瞬的时间过去了,她又被吸收到夜色里去了。

在她让那一瞬的亮光照出来的时候,她可就让那时正坐在屋里的一个女人看见了而且认出来了,那个女人正是苏珊自己,她正在那儿忙忙碌碌地给她的小孩儿调制酒,她那个孩子本来就时常不舒服,现在又闹起重病来。苏珊看见了游苔莎的时候,就把匙子放下去,把拳头照着那个消失了的人形比划,跟着脸上带着出神儿琢磨的样子,又调制起酒来。

晚上八点钟,游苔莎原先答应给韦狄作信号的时候(如果她一旦决定作信号的话),她把房子四围看了一遍,看准了没有人,就走到常青棘垛跟前,把那种燃料的一根长枝了出来。她拿着那根常青棘,走到土堤的犄角上,回头看了看百叶窗都紧紧地关着,就划了一根火柴,把常青棘点着了。它完全着出火苗来的时候,她就把它在头上挥动,一直挥到它着完了的时候。

一两分钟以后,她看见韦狄的房子附近,也有同样的火光,她心里就满意了,这是说,如果在她那样的心绪里,还有什么满意可言的话。韦狄先前答应了每天晚上这个时候守候着,恐怕她一旦需要他帮忙,现在他应答得这样迅速,那很可以表示出来,他是多么谨守前约的了。从这时候起,再过四个钟头——那就是说,半夜的时候——他就得像原先预定的那样,把车和马都预备好了,送她到蓓口去了。

游苔莎又回到屋里。吃过晚饭以后,她早早地就回到寝室,坐在那儿,只等起身的时刻来到。夜色既然非常昏暗,狂风暴雨又好像就要来临,所以斐伊舰长可就没像他现在在这种秋凉夜长有的时候那样,上任何邻家去闲谈,或者到客店去买醉;他只坐在楼下,慢慢地把搀水烈酒独酌。靠近十点钟左右,外面有人敲门。女仆把门开开的时候,蜡光落到费韦身上。

“俺今儿晚上本来有事到下迷雾岗去来着,”他说,“姚伯先生叫俺顺路把这个带到这儿,可是俺把这件东西放在帽缘子里头以后,可就把它忘了个无影无踪了,一直等到俺回了家要闩上栅栏门去睡觉的时候,俺才又想了起来。所以俺马上就又拿着这件东西回到这儿来了。”

他递过一封信来就走了。女仆把信给老舰长。老舰长一看,信是写给游苔莎的。他把那封信翻来复去看了一会,觉得笔迹好像是她丈夫的,不过不能说一定。但是他却决定,如果可能,就立刻把信给她。为达到这种目的,他就拿着信上了楼;但是他走到她那个屋子的门口儿那儿,从门上的钥匙孔儿往里瞧的时候,屋子里黑洞的。原来那时游苔莎正和衣躺在上休息,预备养养神,好作未来的旅行。她外祖一看那种情况,就觉得还是不去打搅她好,所以跟着就又下了楼,上了起坐间。他把那封信放在壁炉搁板儿上,打算第二天早晨再给她。

十一点钟的时候,他自己也预备要睡觉了。他在他的寝室里先吸了一会烟,到了十一点半钟的时候,把蜡熄灭了,跟着就按照他永远不变的老规矩,在就枕之先,把窗帘子拉开,为的是他第二天早晨一睁开眼,就能知道是什么风向。因为他那寝室里的窗户,正俯视全个的旗杆和风信旗。他刚躺下,只见外面那个白旗杆,忽地一下亮了起来,好像一道磷火在外面那一片夜色里,从天上落了下来一般。他吃了一惊。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那一定是房子这面忽然发出了一道亮光,射到柱子上面,才能那样。那时一家人既是已经都安歇下了,老头儿就觉得他有查看查看的必要。因此他就从上起来,轻轻地把窗户打开,往左右看去。只见游苔莎的寝室亮起来了。把杆子照亮了的就是那儿发出来的亮光。老头儿既是不知道是什么事把她搅醒了,就疑惑不定地在窗户那儿琢磨,打算把那封信从她的门坎底下给她塞进去。正在那时候,他听见有衣服轻微地在那个把过道和他的寝室分开了的隔断上摩擦的声音。

老舰长心里只想,这是游苔莎睡不着觉,起来想找书看哪。要不是他听见了她分明是在那儿一面走一面啜泣,那他还要认为这只是小事一端,把它随便撂开了呢。

“她这又是想起她那个丈夫来了,”他自言自语地说。“唉,这个傻孩子!她不该嫁他来着。我到底不知道这封信究竟是不是他写的。”

他于是起身离窗,把他那件海员外氅披在身上,开开门,叫道,“游苔莎!”没有人答应。“游苔莎!”他把声音放高了又叫了一声,“壁炉搁板儿上有你一封信。”

但是他这句话,除了风声和雨声中想象的回答而外,再就没有别的回答了,因为那时狂风正好像把房子的四角嚼啮,几个雨点儿也正往窗上打。

他走到梯子口那儿,站着等了差不多有五分钟的工夫。游苔莎仍旧没回来。他回去取蜡,预备跟着她;不过他先往她的寝室里看了一看。只见那儿,被上面印着她的形体,表示被、毯并没打开。并且还有一种更重要的情况:她下楼并没拿蜡。老头儿这才完全惊惶起来。他急急忙忙穿好衣服,下了楼,走到前门那儿。前门本是他亲自上门锁起的。现在却下了闩,开了锁了。毫无疑问,游苔莎是三更半夜离开这所房子的了。她到底能跑上哪儿去了哪?追她几乎是不可能的。假使这所住宅坐落在平常的大道旁边,那么去两个人,一个往左,一个往右,也许就一定可以追上了她。但是在荒原上面,夜里追人简直是没有希望的难事,因为从任何一个点儿上,穿过荒原逃走的实际方向,都跟从两极分出来的经线一样地多。老头儿既是不知道怎么办好,就往起坐间看去。只见那封信仍旧一点儿没动放在那儿,他心里不由得烦躁起来。

原来十一点半钟的时候,游苔莎看到一家人都安息下了,就点起蜡来,身上又添了几件暖和的衣巾,跟着手里提起那个小包裹,把蜡熄灭了,动身下了楼。她来到外面,才看出来,已经下起雨来。她在门外停了一会儿;在她这一停的工夫里,雨可就大起来了,好像要倾盆而来似的。但是她既然已经箭离弦上了,那就不能由于天气不好而退回。因为她已经通知韦狄了,他也许已经在那儿等着了。夜色昏沉黑暗,和举行葬礼的时候一样地凄惨。整个的自然界都好像穿着丧服。房子后面那些杉树上窄下宽的树梢,高耸在云端,跟一个寺院里的尖顶高阁一样。天边以内,除了苏珊-南色那所小房儿里仍旧还亮着的蜡光而外,再就无论什么都看不见了。

游苔莎把雨伞打开,通过土堤上的台阶,走到了土堤的外面,到了那儿,她就没有再让人看见的危险了。她顺着野塘的边儿,朝着往雨冢去的那条路往前走去。有的时候,盘错的常青棘根或者丛生的蒲苇,会把她绊一跤;又粘又湿、一的肥菌蕈会使她滑一下,因为到了这一季,荒原上就到处都长着菌蕈,好像硕大无朋的野兽腐烂了的肝肺。月亮和星星,都叫乌云和密雨遮得一点儿也不露,好像它们都完全消灭了一般。原来就是这样的夜,才叫夜行的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人类的记载里发生过灾变的夜景,想到所有的历史里和传说里那些暗、可怕的事迹——诸如埃及最后的大灾①,西拿基立军队的毁灭②,和客西马尼的愁苦③。

①埃及最后的大灾:《出埃及记》第十二章第二十六节说:“于是在半夜的时候,耶和华把埃及人所有的长子,从坐在宝座上的法老的长子,……等都击死。”

②西拿基立军队的毁灭:《列王纪下》第十八章第十三节以下说,亚述三西拿基立攻犹太各城,第十九章第三十六节说:“当夜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又见《历代志下》第三十二章第二十一节以下。

③客西马尼的愁苦:《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第三十六节以下说,耶稣被捉拿以前,夜间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等我到那边去祷告。于是带着彼得等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耶稣祷告了三次之后,便有人来把他捉住了,以后受审被钉死。

游苔莎到底走到雨冢了,并且在那儿站住了琢磨起来。她心里的混乱和外界的混乱那种协调的情况,是在任何别的场合里找不到的。她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她的钱不够作长途旅行用的。白天的时候,她心里让种种情绪弄得七上八下,起伏不定,顾不到实际的问题上,所以就没想到行囊必须充足这一点。现在她完全认清了自己的境地以后,就辛酸悲痛地叹起气来,身子就站不住,慢慢在伞下蹲了下去,好像她身下的古冢里伸出一只手来把她拖了下去似的。她这不是仍旧得作隶吗?金钱哪,她从前永远也没感到它的价值呀。即便要使自己的踪影在本国完全消灭了,金钱都是必要的呀。要是只让韦狄给她金钱上的援助却不叫他和她一块儿去,那是只要多少还有一点自尊心的女人都不肯作的:要是作他的情妇和他一块儿逃走——她知道他她——那又属于卑鄙可耻的了。

无论谁,现在站在她的身旁,都要可怜她——可怜她倒不是因为她受了这样狂风骤雨的摧残;也不是因为她除了冢里的枯骨,完全和世人隔绝;可怜她却是因为她显出来的另一种苦恼,一种从她的身体受感情的激动而轻微摇撼的动作上看得出来的苦恼。极端的不幸分明易见地压在她身上。只听淅淅沥沥的雨点儿,从她的雨伞上滴到她的斗篷上,从她的斗篷上滴到石南灌木上,从石南灌木上又滴到地面儿上,在这种淅沥的声音之中,能听见跟它很类似的另一种声音,从她的嘴里发了出来。外界泪痕淋漓的景象,在她的脸上重复出现。她的魂灵依以翱翔的羽翼,都让她四围到处都是的残酷障碍和阻拦,给触伤撞折了;即便她自己能看出来,她很有希望到蓓口、上轮船、驶到对岸的口岸,那她也不会露出任何比较轻快松泛的意思来的,因为其余的一切,还都是毒恶得令人可怕的呀。她高声自己说起话来。我们想,一个女人,既不老,又不聋,既不痴,又不癫,却竟会呜咽啜泣,高声自说自道起来,那情况一定是沉痛的了。

“我走得了吗?我走得了吗?”她呻吟着说。“要我委身于他,他并不够那么伟大啊!要他满足我的愿望,他并不够那么崇高啊!……假使他是叟勒,或是拿破仑么,啊!——但是为了他而破坏了我的结婚誓言——那这种奢侈可就太可怜了!……然而我可又没有钱,可又自己走不了!就是我走得了,那我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哪?我明年仍旧得跟今年一样,勉强一天一天地挨下去,明年以后,仍旧又得跟以前一样。我都怎么要强来着啊,可是命运又怎么老是跟我作对啊!……我就不应该有这样的遭遇!”她在一阵悲愤的反抗中,癫狂昏乱地说。“哦,把我弄到这样一个恶劣的世界上来,有多残酷哇!我本来是能够作好多事情的啊,可是一些我控制不了的事物却把我损害了,摧残了,压碎了!暧呀,老天哪,我对你一丁点儿坏事都没作过呀,那你想出这么些残酷的刑罚来叫我受,你有多残忍哪!”

游苔莎仓促离家那时候,老远偶然看见的那点亮光,是从苏珊-南色家的窗里发出来的,那本是游苔莎原先想到了的。但是屋子里那个女人那时候正在那儿作什么,她却没想到。原来苏珊那天晚上头一次看见游苔莎走过去以前还不到五分钟,她那病着的孩子曾喊过:“呀,真难受哇!”因此那位当的就又认为,一定是游苔莎近在跟前,又在那儿施行邪术魔法了。

因为这种情况,所以苏珊作完了夜工以后,并没按照平常的惯,跟着就去睡觉。她一心想要把她想象中那位可怜的游苔莎正在施行的邪术镇压下去,就忙着去行一种令人骨悚然的迷信法术去了。那种法术,无论对谁一用,都能把他治得丝毫无力,形销骨毁,并且化为乌有。那种办法是那个时候敦荒原上人所共知的,到现在还没完全绝迹。

只见她拿着蜡走进一个里屋,那儿除了别的烹饪家具以外,还有两口棕色的大个浅锅,盛着一共也许有一百多磅的稀蜂蜜,本是那年夏天蜜蜂的出产。锅上面搁板架子上是一堆又光滑又坚实的半圆形黄东西,全是蜂蜡,也是那年夏天蜂窝里的出产。苏珊把这一大块东西拿起来,先从它上面切下薄薄的几片儿,然后把这几片儿都乱堆在一个铁杓子里。她拿着那铁杓子又回到起坐间,把铁杓子放到壁炉里发热的残火上。刚一等到蜂蜡化到湿面那样软硬的时候,她就把那些薄片儿捏到了一起。她的面目现在显得更聚会神了。她开始把蜂蜡捏塑传弄;从她那种捏塑抟弄的态度上看来,显而易见是她心里已经有一个样子在那儿,她现在正想要把蜡捏成那种样子。只见那样子是一个人形。

她把那个略具规模的人形,融化捏弄,这儿掐一下,那儿扭一下,有的地方去掉一块,又有的地方又联上一块,约莫一刻钟的工夫,就做出一个大约六英寸高下、约略像个女人的蜡像来,她把它放在桌子上,让它变冷变硬了。同时她拿着蜡烛去到楼上她那孩子躺着的地方。

“乖乖,今儿过晌儿,游苔莎太太身上穿的,除了那件黑长袍,你还看见有别的东西没有?”

“她的脖子上围着一条红带子。”

“还有别的没有?”

“没有了——哦,脚上穿着一双绊带鞋。”

“一条红带子和一双绊带鞋,”她自言自语地说。

南色太太就搜索去了,搜索了半天,找出一块顶窄的红带子头儿来;她把它拿到楼下,系在蜡人儿的脖子上。跟着她又从窗下那张东倒西歪的写字台里,找出一些墨水和一枝羽笔来,用它们把蜡人的足部涂黑了,涂到她认为是鞋装着脚的部分,又按着当时的绊带鞋上的鞋带那样,在脚背上画了个十字道儿。最后她在蜡人脑袋上部,绑了一段黑线,算是约束头发的结发带。

苏珊把那个蜡人拿在手里,远远擎着,仔细端相,她脸上显出一种不带笑容的得意神气。凡是和敦荒原上住的人熟悉的,无论谁,都会认为那个蜡人像游苔莎-姚伯。

她从窗下坐位上的针线笸箩里取出一包绷针来,都是又长又黄的老式绷针①,针头儿在头一回用的时候就会掉下来的。她把这些绷针,四面八方地往蜡人上插去,插的时候显然是使劲儿叫蜡人儿疼痛的样子。大概有五十个针都这样插上去了,有的插到蜡人的头里去的,有的插到它的肩膀里去的,有的插到它的身子里去的,有的从它的脚底下往上插进去的,插到后来,那个蜡人全身都叫针插满了。

①又长又黄的老式绷针:从前这种针是用钢作的,故黄而易折。

她又转到壁炉那儿。壁炉里烧的本是泥炭,所以它那高高的一大堆灰烬,虽然看着未免好像有些发黑、要灭的样子,但是用铲子把灰烬往四外拨开,它里面却露出通红的热火来。她现在又从壁炉暖位那儿拿过几块没烧过的泥炭,把它们放在红火上面,跟着那火就着得亮了起来。于是她就用一个火钳,把她给游苔莎塑的那个蜡人夹着,擎在火上,看着它慢慢都化完了。她站在那儿这样作的时候,只听她嘴里还嘟嘟囔囔地念念有词。

她嘟念的是一种奇怪的言语,是倒着念的《主祷文》①那是请求妖魔的援助来消灭仇人的普通咒语。苏珊把这套令人悚然的咒语慢慢地念了三遍,三遍念完了,蜡人也化了大半。蜂蜡落到火里的时候,一个长长的火苗就在蜂蜡滴下的地点儿上飞起来,火苗围着蜡人缠绕吞吐,跟着把蜡质又化了若干。有时一个绷针会和蜂蜡一块儿落到火里,在火里让火炭烧得通红。

①《主持文》:《马太福音》第六章第九节至第十三节所记,即《主祷文》:“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阿门。”——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