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历史故事 > 诸葛亮 >

可以和诸葛亮并称的名相吕端 赞“大事不糊涂”

吕端不是进士出身,但他最后却成为宋太宗、宋真宗时期的宰相。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吕端是恩荫入仕的,其父吕琦,曾任后晋兵部侍郎。父亲死后,朝廷抚恤老领导家属,给吕端安排了一个名为“千牛备身”的侍卫职务,吕端从此步入仕途。五代乱局中,他曾历任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史馆等职。宋朝建立后,吕端历任太常丞、浚仪知县、洪州知州、成都知府、参知政事等职,最后当上宰相。宋朝是文人的天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大夫历来瞧不起考不上进士而靠祖上的荫德入仕者。所以,吕端作为一个没有“文凭”的大老粗,坐稳交椅本已不易,而步步高升成为宰相,领导满朝状元、进士出身的文人士大夫,则难上加难。据统计,北宋168年,前后共任用宰相71人,其中进士出身64人,非进士出身仅7人。吕端以非进士出身而历任两朝宰相,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宋太祖兄弟5人,两个早亡,剩下赵光义和赵廷美两个弟弟。宋太祖去世后,赵光义坐上皇位,成为宋太宗,这时,弟弟赵廷美与这位皇兄的关系就陡然微妙起来。原来,昭宪杜太后临终前,曾把儿子们叫到跟前交代遗言,确定了一个皇位继承的顺序: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接任,赵光义死后赵廷美接任,再由赵廷美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或赵德芳。在儿子们都起誓保证后,杜太后把遗言藏之于金柜,安排谨密可靠的宫人守护,这就是正史、野史上均有记载的“金匮之盟”。按照“金匮之盟”,赵廷美是下任皇位继承人。然而,精明的赵光义似乎不太愿意看到弟弟接自己的班,他想传位于子,所以,他对弟弟开始有了戒备猜忌之心。这层内心深处的想法,那群读死书、死读书的士大夫是不容易觉察的,但吕端洞若观火。

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亲征太原,攻打北汉,打算安排赵廷美留守京城,赵廷美居然想接受,真是糊涂一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外出的皇帝无论是巡视还是亲征,最怕后院起火、祸起萧墙。既然皇帝早已对这位皇弟有所猜忌,难道真的会让他留守?不过是试探罢了。当时,赵廷美为齐王,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吕端是他手下的判官。对此,赵廷美浑然不觉,历来谨慎的吕端赶紧向这位憨齐王说:“皇上作为一国之君,不顾艰危,浴血亲征。您作为亲王,应该主动请缨,扈从左右,为皇上分担。您如今贪图安逸,答应留守,不合时宜啊。”吕端建议他推辞留守之任,主动请求从征。赵廷美依计行事,请求出征。宋太宗当然同意,而且显得十分高兴。吕端参谋得当,既符合宋太宗的希望,又让齐王避免了嫌隙,皆大欢喜,可见吕端行事的稳妥与明智。

虽然立了一功,吕端却没有得到重用。不久,因为赵廷美王府的官吏违背皇上诏令,贿赂执事者买卖树木,吕端被牵连获罪,贬至地方。上天只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不假。在地方上,吕端政绩良好,不久被提拔回京。

端拱元年,宋太宗给吕端委派了一个重要差事,出使高丽。作为大国使节,吕端谦和友好而又不卑不亢,大胆交涉而又严格谨慎,对于高丽王超越正常礼节性的馈赠一律拒绝。吕端此次出使,既出色完成了任务,又保持了大国的使节形象,为后来出使者树下了典范。比如后来宋神宗元丰年间出使高丽的钱勰,就始终以吕端的成例执行,凡是吕端当时所拒绝的例外馈赠一律拒收。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吕端一行经海道回国途中,天气骤变,海上狂风大作,巨浪滔天,甚至把桅杆都吹断了,一船人大惊失色,慌作一团。但是,领队人吕端却面不改色心不跳,始终安静地坐在船上读书,就像平时在家里的书斋一样,其沉着稳重可见一斑。吕端出使高丽的出色表现,给宋太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吕端归国后,宋太宗当即授他户部郎中、判太常寺兼礼院,不久又重任为右谏议大夫。

宋太宗有九子,三子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长子赵元佐从小聪明机警,容貌极像宋太宗,深得宋太宗钟爱。宋太宗曾长期把赵元佐带在身边,悉心教导,亲自培养,先封卫王,又封楚王,并设法绕过“金匮之盟”,正式立赵元佐为太子。后来,宋太宗担心赵廷美威胁自己的皇位,便诬陷赵廷美密谋造反,将赵廷美废为庶人,安置于涪陵。在此过程中,赵元佐作为太子,不但没站在父亲这边,反而实话实说,为叔叔申辩,受到父亲最严厉的斥责。结果,赵元佐忧惧成疾,一夜之间疯了。于是,太子人选只能重新选择。经过慎重考虑,宋太宗把次子许王赵元僖作为太子人选,他按照培养太子的惯例,安排赵元僖出任开封府尹,先让他历练历练。为避免重蹈赵元佐的覆辙,宋太宗决定选择一位既稳重而又可靠的人辅佐赵元僖,这次,他又选择了吕端,让吕端以右谏议大夫兼任开封府判官,吕端因此成了许王赵元僖的幕僚。

然而,赵元僖亦是命运不济。淳化三年,赵元僖忽染怪病,在很短的时间内暴病而死,年仅27岁,让宋太宗悲痛欲绝。后来,有人把赵元僖的暴毙归罪于他的爱妾张氏的专恣。震怒之下,宋太宗安排成立了专案组,就太子之死对相关人员追责,张氏被判死刑,左右亲吏处以杖刑。吕端虽受赵光义器重,也被审问。

当时,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负责吕端的案子。两人到吕府后说:“我们奉皇命来审问您。”吕端神色镇定,回头告诉随从说:“去取我的官帽来。”这两人说:“您不用这样正式,我们随便问问就好。”吕端说:“天子要讯问,我就是罪人,怎么能在堂上面对主讯人呢?”随即下堂,且有问必答。如此低调的态度,让赵光义对吕端欣赏有加,所以并未重责,仅仅是给他降了职。

第二年,朝廷新设考课院(官署名,负责幕职州、县官的升降),重新调整官员,宋太宗召见部分遭到贬谪和安排为闲职的官员谈心,想听听他们的想法。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在向宋太宗诉说条件艰苦,泪流不止,颇有抱怨。轮到吕端对答时,他说:“臣先前辅佐齐王(赵廷美),没有监督好府内官员,贬谪商州,承蒙陛下不弃,随即提拔回京。后来许王(赵元僖)暴病而死,臣实在罪责难逃,陛下又未严惩,让臣仍在京任职,于臣来说,真是罪大而幸甚啊!如今,臣只要能得到一偏远之州的副职就心满意足了。”而宋太宗却亲切地说:“朕自然是了解你的。”这次,宋太宗不仅没继续贬吕端的官职,反而马上让他官复原职,随即让其出任枢密直学士。刚过一个月,又提拔其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副宰相)。从此,吕端进入朝廷的核心决策层。

经过一段时期的历练和考验,宋太宗终于决定把宰相这一重担交给吕端。据宋代文莹《玉壶清话》记载,宋太宗决意任吕端为宰相之前,曾在一次宫中宴会上特作《钓鱼诗》赠吕端,诗中把吕端比作周文王身边的姜子牙,暗示将拜他为相,可见宋太宗对他的倚重和信任。然而,吕端却和诗道“愚臣钩直难堪用,宜问濠梁结网人”,以钓鱼无术来比喻自己不堪宰相重任,请求宋太宗另访贤达,亦见他的诚恳和谦逊。后来,当宋太宗把这个想法在近臣间抛出来的时候,有人因为吕端喜怒不形于色,说:“吕端为人糊涂。”宋太宗却斩钉截铁地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至道元年,宋太宗最终拍板,提拔吕端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吕端为宰相。

对于吕端,宋太宗比别人看得更准——不拘小节,大智若愚,是一个可以放权、放手、放心的能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吕端从来不看重权力,不眷恋名位,任劳任怨,顾全大局。他任副宰相后,比他年轻20多岁的寇准随后也被任命为副宰相,吕端不讲资历,请求排位时居寇准之下。吕端升任宰相,寇准仍为副宰相,他请求宋太宗下诏,让寇准和他轮流掌印,一同处理国家大事。宋太宗虽然采纳了吕端的这一建议,但规定凡大事都由吕端先定夺再上奏,实际上是再一次明确了吕端的最高权力。而吕端总是谦让,许多大事均与寇准有商有量,从不专断。

同时,吕端任职数十年,不蓄资产,轻财好施,常常资助贫病老弱。他任相多年去世以后,3个儿子甚至连办婚事的钱财都不够,只好用房屋作抵押借贷,才办完婚事。最后,还是宋真宗出面,从内府拨专款,替他几个儿子把房屋赎了回来。而同时代的那些宰执大臣和封疆大吏,许多人家都是广厦千间、良田万顷,家产子子孙孙几代都可能花不完。所以,无论人品、官品,吕端都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楷模,这也是他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庶僚小官,一步步被提拔为宰相的根本原因。

宋人徐自明撰写的《宋宰辅编年录》中,记载了宋太宗授予吕端宰相之职时的诏书,诏书中有一段对他的评价说:“(吕端)简直夷旷,宣慈惠和。挺王佐之伟材,负人伦之硕望。顷自擢参枢轴,再历炎凉。运奇兵于庙堂,询谋惟允;贡昌言于帷幄,謇谔可嘉。适当求理之辰,益见匪躬之节。矧又周知大体,多识旧章,用晦而明,中立不倚。”意思是吕端既有王佐之才,又有仁厚之心,是一个有气节、有声望、识大体、顾大局、刚正不阿的君子。这个评价,基本能反映出他在宋太宗心目中的印象,怪不得连前宰相赵普都曾说:“我看吕端在朝中的表现,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真有宰相之器啊!”赵普是开国元老、两朝宰相,日理万机,目人无数,连他都评价吕端有宰相的才能和气度,也足见吕端在士大夫群体中的形象和影响力。

吕端出任宰相后,果然不负厚望,处事稳妥,协调周全,而最重要的是,他能在关键的时候提最合理的建议,力挽狂澜。

西夏曾是宋朝藩国。后来,李继迁任西夏王,不但反叛宋朝,而且骚扰边境,致使宋夏战火连绵。一次战斗中,前线将士意外俘获李继迁的母亲,边将赶快报告宋太宗,并请示如何处置其母。当时,寇准任枢密副使,负责军机,宋太宗因此叫寇准过去商量,最后决定对李继迁母亲就地正法,以报扰边之仇、雪反叛之恨。寇准商量完出来,准备去发布命令。当他路过吕端的办公地时,吕端看到寇准行色匆匆,一贯谨慎的他感觉到前线肯定有大事,赶紧叫住寇准,细问端详,听说要斩首李母,他忙叫寇准暂缓发布命令,等待他向宋太宗汇报沟通后再说。

吕端急速入宫拜见宋太宗说,当年项羽捕获刘邦之父,项羽扬言要杀刘太公时,刘邦竟然无耻地说“愿分我一杯羹”。这说明,凡举大事者,危急关头,常常是连至亲也顾不上的,何况像李继迁这样的悖逆之人?今天杀其母,明日就能捕获李继迁吗?如果不能,杀其母,不过是加深了对方的仇恨,坚定了对方反叛的信念罢了。宋太宗一听,惊出一身冷汗,忙问应该如何处置。吕端建议,把李母安置在前线延州(今陕西延安),好生赡养,以此招降李继迁。宋太宗恍然大悟,连连称善,还说,倘若不是你及时提醒,真的误了大事我还浑然不觉呢。后来,李母善终于延州,不久李继迁去世,李继迁的儿子因为宋朝善待其祖母,便归顺宋朝。这一事件的始末和结果,再次证明了吕端的深谋远虑和沉稳谨慎。

最能体现吕端的过人之处,还是在他牵头处理改朝换代这一惊心动魄的大事上。皇帝驾崩,朝局就有变,权力就有争,这是权力更替的“综合征”,常有的事。宋太宗选择皇位继承人,因长子赵元佐既疯,次子赵元僖既逝,便选择了三子赵恒,这为宫廷斗争埋下了伏笔。宋太宗一过世,因为赵元佐依然在世,朝廷大臣便开始各为其主而针锋相对,最后甚至磨刀霍霍。太监王继恩牵头,组织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一班实力派,决定拥立已经被宋太宗贬为庶人的赵元佐,理由是他是宋太宗长子,废幼立长,名正言顺。

眼看就要兵戎相见,李皇后赶紧安排王继恩快步流星去请吕端来拿主意。这里,李皇后使了个小计谋,没安排其他太监去请吕端,单单安排“造反头子”王继恩亲自去请,其用意不言自明。吕端一听宋太宗去世,李皇后有请,知道情况有变,当机立断,让身边人赶紧把王继恩扣押,专人看管,同时跑步入宫。吕端到达后,李皇后正泪眼婆娑、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她对吕端说,如今皇帝刚刚驾崩,大臣们要立长子,你说如何是好?吕端镇定自若地说,当时皇帝确定寿王(赵恒)为太子,就是为了今天能继承大统,如今先帝尸骨未寒,怎么能违背他老人家的遗愿呢?他一边耐心说服其他大臣,一边让人把太子赵恒侍奉到宋太宗的棺材前,明确其为皇位继承人,是为宋真宗。

赵恒登基后,第一次坐殿召见诸位大臣时,因为垂着帘子,吕端担心宦官们以赵元佐冒充赵恒,便站在殿下不拜,请求皇帝卷帘。赵恒卷帘后,吕端走上前去仔细辨认,确认是赵恒后才走下台阶,率领群臣跪拜新皇帝。随后,宋真宗与吕端商量,对阴谋另立赵元佐为皇帝的几位大臣一一做了处置,以李继勋为使相(宋初以皇亲国戚、留守﹑节度使等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称使相),安置于陈州;贬李昌龄为忠武军司马;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安置均州(今湖北丹江口);胡旦处理最重,被朝廷除名,流配浔州(今广西桂平)。赵恒在老成持重的宰相吕端的精心安排下,登上了皇位,成为宋朝第三位皇帝。继位之争,终于没有酿成同室操戈的苦果,就此来说,吕端功莫大焉。

宋真宗继位后,每当接见大臣,对吕端都是恭恭敬敬,而且从不直呼其名。因为宫前阶梯高,吕端体胖身高,行动不便,“特令梓人为纳陛”,即在宫前制作较矮的木阶梯,给予特别优待和照顾。宋真宗不但继续请吕端担任宰相,而且不断加官晋爵,连加其右仆射、监修国史、太子太保等。吕端退休后,宋真宗时时派人问候赏赐。咸平三年,吕端因病去世,享年66岁。吕端去世后,宋真宗不但为其荫妻封子,还赠司空,谥号正惠,吕端实现了高位善终,得到了一个做大臣的最高礼遇。

经验有时候其实很简单。吕端一生经历了刀光剑影的五代乱局,见证过黄袍加身的改朝换代,置身于宋初你死我活的权力争夺,一直处于跌宕起伏的激流之间,惊心动魄,险象环生。但面对惊险,吕端都能从容面对,妥善化解。要说他这一辈子真的有什么经验值得总结的话,不过如此而已。当然,一个人处于权力巅峰,要真正做到荣辱不萦心,得意不忘形,临危不惧,处事不乱,也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故连毛泽东同志都对他佩服有加,有诗为赞曰:“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