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历史故事 > 孙权 >

三国里酒德最好的君主:醉而不乱的东吴孙权

在《三国演义》中,对孙权的着墨不是太多,对其喝酒的描写就更少,但事实上,孙权是个著名的酒鬼,而且多次因为喝酒差点误了大事。幸而,孙权酒醉心明,及时改正,才没有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最严重的一次是差点把张昭给杀了,把东吴的文武大臣全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张昭是谁?是孙权的师傅,也是托孤大臣,不仅孙权礼敬,也极受群臣尊敬。这回,辽东的公孙渊要求归顺东吴,孙权喝酒正喝得兴高采烈,立即封公孙渊为燕王并派人带了珍宝印绶前往。张昭看出公孙渊是假降,于是劝谏,孙权不许。张昭火了,继续力陈己见。孙权也火了,刷地一下就把宝剑拔出来了,厉声责问:“为什么你总是跟我过不去?”张昭泪流满面,却毫不示弱:“无论你听不听我的谏言,我都必须尽职尽责!因为我是太后遗诏的顾命大臣!”一句话说得孙权也流泪了,扔掉宝剑,与张昭相拥而泣。但是事后,孙权还是封了公孙渊为燕王。张昭这可气坏了,就托病不朝。孙权一看,好,你不朝是不是?那你就别出门了,派人用土将张昭家的大门堵住。张昭一看,火气更盛,马上叫家人也用土将大门从里面堵住,心想你今后就别想进来。君臣就这命耗上了。一段时间后,公孙渊果然造反了,孙权感到自己错了,于是前去张府赔礼,张昭硬是不出来,孙权命人用火烧其大门,张昭仍誓死不出,吓得孙权赶紧命人灭火。后来还是张昭的儿子怕事情弄得太多最终不可收拾强把父亲扶了出来,孙权赶紧把张昭请回宫中,摆开酒宴,当着文武百官满饮三大斛,算是赔罪。

这次事情过了,但孙权喝酒的习惯可是怎么都改不了。有次他遇上了点高兴事情,大宴群臣,一下子就喝大了,将酒泼在群臣的脸上,边泼边说:今天务必一醉方休,不醉倒在桌子底下任何人都不许走。群臣谁敢不从?张昭可不干了,脸色一沉,拂袖而去,到外面自己的车上坐着生气去了。孙权一看坏了,赶紧追出去,嬉皮笑脸地说:“不过一起乐乐而已,师傅何必发这么大火呢?”张昭说:“是啊,不过乐乐而已!你想过没有:昔日纣王作糟丘酒池夜夜沉迷酒色,当时也说只是乐一乐,结果呢?”一句话说得孙权满面惭愧,酒宴也就不欢而散。

张昭是孙权的师傅,虽然经常扫孙权的酒兴,但孙权是个明白人,还是不敢轻易对他怎么样。但是对其他人就不一样了。名士虞翻也是一个著名酒徒,但酒量不是太大,常常靠赖酒糊弄过关。这天孙权心情好得很,举行盛大宴会,菜过三巡酒过五味后,孙权起身行令,每人满斟一杯。行到虞翻这里,虞翻觉得自己差不多了,就没接孙权的令盅,而是将身一翻佯装醉倒,接着又晃晃悠悠地爬起来,然后又倒下去。孙权知道虞翻的酒量有限,以为他真翻了,就放过了他。没曾想,孙权一转身,虞翻却翻身正襟危坐,并不见醉。孙权这一怒非同小可,拔出佩剑就要砍掉虞翻的头。大臣们全都吓坏了,纷纷求情。大司农刘基抱住孙权的腿力谏:“大王酒后杀名士,万万不可!虞翻虽然有罪,可是天下人谁又知道呢?万不可因小事而毁了英名啊!”孙权余怒未消:“曹操把名士孔融都给杀了,我为什么不能杀虞翻?”刘基继续劝道:“曹操轻害士人,天下人谁不骂他?大王您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怎么跟曹操这样的人相提并论呢?”一席话说得孙权幡然醒悟。虞翻捡回了一条命,直吓得大汗淋漓。随后,孙权对下令:今后凡我酒后下达的杀人命令,统统不算,谁都不准执行!

综观孙权饮酒,虽常常因酒生事,却总能及时止住,不至酿成大祸,实为孙权酒醉心明也。也因此,孙权轰轰烈烈地喝了一辈子酒,却没有倒在酒桌上,而成就了一番东吴霸业。 孙权在酒场上也留下过诸多佳话。比如,常常借酒试才,鲁肃、吕蒙都是在酒场上选拔出来的大将之才。又常常在酒场上收买人心,周泰和甘宁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孙权因为自己经常酒后犯错误,推己及人,他后来也经常原谅下属的酒后错误。这些都是千古佳话,限于篇幅,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