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历史故事 > 明成祖朱棣 >

助朱棣夺嫡成就大业的第一功臣 朱棣军师高僧道衍

这位道衍和尚的确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不是别人,他正是后来跟刘伯温齐名、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明初两大谋士之一的姚广孝。就是他帮助朱棣夺取了皇位,成为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朱棣不甘心在北平做燕王,和几个兄弟觊觎着皇储的位置。正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他遇上一个人,更激发了他夺嫡之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大事呢?又是哪位贵人助他一臂之力呢?

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朱棣正在燕王府过中秋节呢,突然接到朝廷来的消息,京师里又出了一件大事。这一回可不是什么大案,但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原来是马皇后于五天前病逝了。皇后病故,这在当时算得上是头等大事了。朱棣不容犹豫,急忙起身上路,赶赴京师,去为马皇后奔丧。

前面说过了,朱棣本不是马皇后所生,而是一位蒙古族女子碽氏所生。而且马皇后实际上根本就未曾生育过。太子、秦王、晋王也都不是马皇后所生,而是李淑妃所生;燕王、周王都是碽氏所生。但是尽管如此,从太子到周王,大家都说自己是马皇后所生,朱棣也不例外,自认是马皇后嫡子。这次马皇后突然病逝,为表孝心,他匆匆上路,赶往京师奔丧。

洪武十五年这一年,对于朱元璋来说,算是很不幸的一年。农历五月,他刚刚死了皇长孙,过了三个月,皇后又病逝了。一年之内,两件丧事。这时朱元璋也已经五十五岁了,在那个年代,五十五岁就已经算是个老人了,孙子夭折、妻子病逝对这样一位老人的打击是很沉重的。

朱元璋跟马皇后的感情非比一般。那是同舟与共的患难夫妻。马皇后父母早丧,因为父母与红巾军将领郭子兴有旧交,被郭子兴收为养女。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得到郭子兴赏识,便把这个养女许配给了朱元璋。那时候朱元璋沾了老婆的光,算是夫以妻贵。从此马氏一直随夫在军中。有一次,朱元璋惹怒了郭子兴,被关了起来,不给饭吃。马氏当然心疼,怎么办呢?连夜烙炊饼,又怕人发现,就偷偷揣在怀里,悄悄给朱元璋送去,结果胸前的肌肤都被烫伤了。朱元璋与群雄逐鹿天下的时候,马氏就带着妇女缝军衣、做军鞋,把自己的细软拿出来犒赏有功的将士。总之,马氏对朱元璋帮助极大。

马氏当了皇后以后,治理后宫的事情严而不苛,虽然出身不高贵,但真算得上德高望重,母仪天下(就是给天下的妇女做表率)了。据说,她经常劝朱元璋要保全功臣,莫要滥杀无辜。这次病危,她自知不治,不肯服药,也不肯让人祈福。因为她怕服药、祈福如果不灵验,自己死后朱元璋会怪罪用药无效的御医和那些祈福不灵的官员们。

马皇后的葬礼定在旧历九月二十四日举行。关于马皇后入葬的事,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话说就在马皇后要下葬的那天,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雷声隆隆,雨泻如注,葬礼无法举行,眼看入葬的时辰已到,朱元璋感到十分恼火。因为举行葬礼的时间是预先选好的,那都是算好的吉时,所以相关的官员们就难辞其咎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位高僧站了出来,他名叫宗泐,官为僧录司左善事,也就是当时负责管理佛教事务的官员。他一看龙颜不悦,赶紧上前向朱元璋说出了四句偈语。偈语是和尚们常用的一种特殊的文体,跟诗差不多,但内容讲的都是一些佛家的哲理。宗泐究竟说出了四句什么偈语呢?他的话能不能缓解朱元璋的怒气呢?

原来宗泐说的四句偈语是这样的:“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齐送马如来。”意思是说,今天下雨是因为老天落泪,打雷是因为大地悲哀。他把打雷下雨说成是天地齐哀,这样一来,马皇后就成为西方的真佛了。你看,西天诸佛今天都来为马皇后这位真佛送行,真是天地动容啊。朱元璋听了这段话,立刻转怒为喜,于是马皇后的葬礼便在雷雨交加之中举行了。

这个传说是否属实,现在很难考证。因为缺少当时南京的天气情况记录,不知道那天到底下没下雨。但是宗泐是当时修养极高的僧侣,他不仅精通佛学,而且对于道家和儒家的经典也极有研究。遇到这样急迫的情况,他用自己的大智慧缓解了当时的困境,也说不定真的有这么一回事。

在这次奔丧活动中,除了有关宗泐的传说之外,还有一个跟高僧们相关的插曲。

原来是朱棣和几个封藩在外的藩王,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向朱元璋提出一个要求——因为他们不可能长期在京城为马皇后守丧,所以请求可否派几名高僧,分别随他们前往封藩之地,为母后诵经祈福。这在当时是一种孝心的体现,当然很合朱元璋的心思。恰好当时就发生了马皇后发丧过程中宗泐的那件事,于是朱元璋找来宗泐,交给他去办理。宗泐除了请人选荐之外,自己也亲自选定了三位高僧。其中的一位非比寻常的人物就安排给了燕王朱棣。

这一天,朱棣在皇宫中得到内侍通报,说有位高僧求见,便让人请了进来。当朱棣看到走进来的这位高僧时,不由吃了一惊。只见这位高僧,长着一对三角眼,样子十分古怪,史书中形容这位高僧时,用了这样四个字“形如病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位和尚长得像一只得病的老虎,那该是一副什么模样呀?那一定是虽有病态却依然不减百兽之王的气势!朱棣立刻被这位怪僧吸引住了。进来的这位和尚法名叫做道衍,是由僧录司左善事宗泐亲自选给朱棣的。

有意思的是,两个人虽然之前从未谋面,但相互却都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这应该就是一种缘分吧。在朱棣的眼中,这位怪僧不同寻常,心想一定能为今后所用;而在这位道衍和尚眼中,朱棣也不同于一般的藩王,不论气质形象,都足以令人敬畏,日后必定是个明主。

从这一刻起,两个人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不解之缘可不同于一般的缘分。他们两个人的相见,命中注定了要改写一段历史。那么他们是怎样改写历史的呢?这一判断又从何得来呢?这两个人物的碰面是如此传奇,那么他们相见后都说了些什么呢?

有的史书是这样描述他们初次见面的。道衍一见到朱棣,就对他说道:“大王若让我随您前往燕国,我一定给大王一顶白帽子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呀?要是碰上一个晕头晕脑的藩王,也许还不明白道衍话中的含义。可朱棣那是何等人物,一听就明白了,道衍的意思是说要帮助朱棣当皇帝。“给大王戴白帽子”,言下之意是要在“王”字上面加上一个“白”字,那不就变成“皇”字了吗?所以说他的意思就是要帮着朱棣当皇帝。

虽说是隐语,可难免传出去让人知道。这两个人可也真够大胆的!要知道这时朱元璋还在位,太子朱标也还在,他们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打起皇位继承的主意,实在令人有些难以置信。但是这段记述,却为诸多史书所载,甚至在像李贽那样的大学者的著作中,也记述了这件事。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当时诸王觊觎皇位,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那么道衍凭什么就敢于打这样的保票,说这样的大话呢?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这里我们还真得花一点时间,说说这位高僧了。

高僧道衍

这位道衍和尚的确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不是别人,他正是后来跟刘伯温齐名、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明初两大谋士之一的姚广孝。就是他帮助朱棣夺取了皇位,成为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不过这时他出家为僧,法名为道衍,“姚广孝”这个名字是他帮助朱棣夺得天下后,朱棣让他恢复姓氏,钦赐给他的名字。

姚广孝小的时候叫姚天禧,家住苏州,祖父和父亲两代从医。他自幼天资聪颖,对于祖传医术并不感兴趣,总想干出一番事业来。有一天,他走在苏州城的大街上,忽然看到行人骚动起来,纷纷避让至路边。姚广孝从人群中望去,只见大街上过来一队人马,中间一个人被前呼后拥,好不威风。原来是元朝的僧官出行。他打心眼里羡慕,从此下定决心出家为僧。

姚广孝剃度出家是在元朝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52年。要说也怪,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十分巧合的事情。一件事就是姚广孝出家,也就是在这一年,有一个和尚还俗投军到了红巾军郭子兴部下,这个和尚便是朱元璋。这两个人,一个出家,一个还俗,偶然的两件事,后来却改变了历史。

姚广孝出家后,不仅学佛,而且拜了当地一位有名的道士为师,向他学习阴阳术数之学,同时又研习兵法,再加上他自己在儒学上本来也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他这个人博学而不迂阔,出世而不厌世,中年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位兼通佛、道、儒的高僧。

元、明之际的苏州是人才荟萃之地,才子云集。姚广孝与这些才子们相交往来,他们这个圈子一共十个人,除了他是和尚外,其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被当时人称为“北郭十友”。了解姚广孝的朋友们这样评价他:“有当世才,虽自匿,欲有所用之。”意思就是说他有治世的才能,虽然隐匿起来别人不知道,但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这就好比当年隐匿在隆中被称作“卧龙”的诸葛亮,必待有识之人以担大用。

不过苏州这个地方,元朝末年为张士诚占据。张士诚虽然不是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但他却有一个优点,就是对当地文人才士礼敬有加,因此他的幕下也就网罗了不少文人。张士诚被朱元璋灭掉以后,这些文人到了明初,就成为有历史问题的人物了。有的人虽然也做了新朝的官员,但却得不到朱元璋的信任,有些人陆续获罪贬官,甚至还有的被朱元璋罗织罪名处死了。

比如有一个名叫高启的人就是姚广孝他们“北郭十友”中的一员。高启是明初著名诗人,曾经写诗挖苦朱元璋后宫不严,说:“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夜深了宫禁森严,怎么还能有人来呢?这显然是说朱元璋出身草莽,不懂后宫的管理,造成后宫混乱。而当时又确实有些功臣的子弟,经常出入后宫,甚至还有人曾去偷看朱元璋俘获的陈友谅的妃子。朱元璋知道后,不去反省自己,反而对高启怀恨在心。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朱元璋这个记仇的小心眼的人,虽然当时没有发作,但后来还是找了个机会,下令将高启腰斩。不仅如此,朱元璋为了报复苏州一带的人追随张士诚,建国以后特别对苏州征收很重的税赋。这时姚广孝虽然已经出家为僧,但是这些事情对他的政治立场肯定有所影响。所以我个人觉得姚广孝在政治上是反对朱元璋体制的,说不定他认为既然你朱元璋安排了继承人,那我就要与你对着干,帮助燕王朱棣推翻你的继承者。我认为这样的政治立场,成为他后来帮助朱棣打天下的主要动因。当然,能够辅佐名君,成就大业,也一直是姚广孝的理想。

据说有一天,他出游来到嵩山,遇到了一位名叫袁珙的相士。袁珙看了道衍的面相后说:“好个怪僧,三角眼,形如病虎,生性必定嗜杀,是个刘秉忠之流的人物!”这刘秉忠是谁呀?刘秉忠是元朝初年辅佐忽必烈打天下的一位高僧。这番话正中道衍的下怀,他就是想找机会辅佐一位明君,帮他成就帝王之业。

还有一次,他和宗泐一起行至北固山,他随性吟诗道:“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宗泐听后说道:“你这岂是出家人应该讲的话?”姚广孝并不回答,仅报之以一笑。这几句诗,实在不像出家人所作,倒像出自思绪深远的政治家。但这才是真实的姚广孝,我们对他的评价,绝不应该说他仅仅是位得道高僧,而应该把他看成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对于这些,宗泐都是十分了解的。既然如此,那为何宗泐还是要把他推荐给朱棣呢?是不是宗泐也很了解朱棣的心思呢?虽然历史上没有相关的记述,但我们不由得不联想一番。表面上看起来,姚广孝和朱棣的相遇是一种巧合,其实这里面还是充满了人为的因素的。

按照史书上的记述,姚广孝是九月二十四日,也就是马皇后发丧的那一天,从苏州来到京师的。他很可能一到京师就去宫中拜见了朱棣。朱棣得到这样一位高僧,自然十分高兴,立即决定请他前往北平。而朱棣是在这一年的十月十八日离开京师回北平的,姚广孝则是在朱棣返回北平之前的十月一日,也就是他抵达京师见到朱棣后的第六天,就动身北上了。看来这两人真的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从姚广孝上面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知道,他这次去北平是跟卫士们一起乘着有楼舱的大船上路的。对此,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所以他在诗中说:

石头城下水茫茫,独上官船去远方。

食宿自怜同卫士,衣钵谁笑杂军装?

夜深多橹声摇月,晓冷孤桅影带霜。

历尽风波难苦际,无愁应只为宾王。

这首诗收入姚广孝的文集中,题目是《十月一日金陵发船之北平》,描写的就是他离开南京乘舟北上的情形。他跟卫士们路上吃住在一起,告别熟悉的江南,前往陌生的北国。这时已经是初冬十月,霜寒之中,更有一种艰难之感。但他却并无太多的离愁别绪,因为他感到已经找到了可以辅佐的明主,终于可以有所作为了。

说起来也真是有趣,姚广孝来到朱棣身边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燕王府的护卫将士们一起乘船赶路。他不仅跟朱棣有缘,还跟朱棣的将士们有缘,从上至下人缘都很好。朱棣与姚广孝不谋而合的夺嫡行动,从此正式揭开了序幕。

王府秘臣

姚广孝来到北平后,先是到大庆寿寺做了住持。当时这座寺庙就在今天的西长安街上,距燕王府很近,出入燕王府十分方便。这当然也是朱棣有意安排的。

这座寺庙里有两座砖塔,一座七级,一座九级。那座九级的砖塔是元朝开国功臣怪僧刘秉忠师傅的墓塔,寺里还保留着刘秉忠写的赞文。刘秉忠的墓就在卢沟桥北不远的地方。姚广孝来到北平后就去拜谒了,而且先后去了两次,并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良骥色同群,至人迹混俗;知己苟不遇,终身不怨……一朝风云会,君臣自心腹;大计业已成,勋名照简牍。”这首诗似乎是在颂扬刘秉忠,说有本领的人就像一匹好马,混迹在同样颜色的马匹当中,若遇不到知己,也不必抱怨。但是一旦机会来临,君臣就可以同心,成就大业,名垂青史。不过这里提到的君臣,也不知所指到底是忽必烈和刘秉忠,还是朱棣和他自己。

大庆寿寺离燕王府这么近,姚广孝从寺中到王府,往来十分方便。再加上又是朱棣请来诵经的高僧,于是他也就成了王府的常客。朱棣经常跟他避开旁人密谈,所谈的内容虽然史书不载,但从他们后来起兵夺位的举动来看,显然所谈大都与夺位的事情有关。

朱棣回到北平的第二年,他的老丈人魏国公徐达奉朱元璋的命令到北平来主持军务,可是不久就病倒了。等到病情稍稍好一些,就被接回京师南京休养。谁知几个月后病情又突然恶化,不治身亡。我们前面说过了,后来有人传说,徐达是被朱元璋送去的蒸鹅害死的。徐达死后,朱元璋倒是大示恩典——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让徐达长子徐辉祖袭爵魏国公,隆重举行葬礼。像徐达这样的功臣,以这样方式死去,是朱元璋最求之不得的结果,我们前面不是说过吗,徐达是跟着朱元璋一块起兵的儿时伙伴,是“发小”。这种有面子的死法,既保全了自幼的伙伴,又消除了一个掌握兵权的功臣。

那么朱棣对这件事会怎么看呢?

对于徐达的死,朱棣应该是亦悲亦喜。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徐达是他的老丈人,与他本来是有翁婿之情的。徐王妃与朱棣感情很好,她有丧父之痛,朱棣也难免会陪着伤感一番,这是一悲。但是徐达生前是主持北方军务的主帅,他死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一个像他那样德高望重、众望所归的军事统帅了。朱棣作为北方三个主要藩王之一,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逐渐发展势力,掌控军权,这是一喜。而这对于朱棣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前面说过,朱棣为了自己的地位,就连亲生母亲都可以不公开承认,何况徐达只是个老丈人。自古以来,帝王勋贵之家,争权夺利,亲情也只好让位给权力了。

再说姚广孝到了北平以后,表面上是个替朱棣颂经、为马皇后荐福的高僧,其实他从这时起,就成了朱棣的头号军师。他们不是要密谋夺位吗?那么头等大事就是抓军权。要抓军权,首先就要从北方军卫里的军官入手。姚广孝不同于那些不问世俗之事的高僧,他是讲世用的,所以出入于军卫的将士中,时间久了,人们也习以为常,而且将士们对这位高僧也十分崇敬,慢慢也就没有人觉得与一个和尚来往有什么不合适了。

不过这个时候朱棣还不能代替功臣,他要想抓到军权,还只能先去结交北方军卫中的将士,等待时机。他在这方面做得很是聪明。

有一天,朱棣在王府中得到传报,大将军蓝玉前来拜访。蓝玉是一个十分骄横的功臣,当时正在主持北方军务,他的军队就驻扎在北平附近。可是那时朱棣跟他素无往来,他亲自登门到底所为何事呢?原来蓝玉率师北征,俘获了一些名马,特意选了一些来送给朱棣,目的也是为了结交朱棣。朱棣是以勇武著称的藩王,当然喜欢好马,心里很垂涎,可是这一回,他却很严肃地对蓝玉说:“这些名马,尚未进献给朝廷,我便接受了下来,这不是让我对父皇不敬不孝吗?”于是便一口拒绝了蓝玉。可是当他听说济南卫指挥佥事李彬,出征勇敢多谋,立下擒获之功的时候,就连忙将李彬请到燕王府来,待之优渥,格外亲近。

朱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对于那些朱元璋一心想除掉的功臣宿将,朱棣绝不能表示出一点过分的交往,甚至有意疏远。因为他知道,那些功臣不仅不可能为己所用,结交他们,反而会引起朱元璋猜忌,这就叫做有害而无利。但这些青年将领就不同了,他们有才华,求上进,可是由于没有老本,需要靠人提拔才能够有所发展,因此如果能笼络他们成为自己的心腹,将来必然能够派上用场。

没过多长时间,朱棣的这番良苦用心还真就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