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历史故事 > 海瑞 >

清官海瑞如何战“地王” 五百年前的土地风波

和“地王”开战后,官场静下来了,赞扬海瑞的声音消失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大都入了股了。不少人已经蠢蠢欲动,要扳倒海瑞,他们可不想出现“熊市”,只是摸不准头头的心思,不敢贸然动手。得了高拱指示,徐阶立刻利用自己的故旧,找御史奏了海瑞一本说他的宏观调控影响到了大明的GDP持续高速增长。高拱在奏本上批了同意二字。于是,海瑞就这样完了。这是历史,不是小说家言,可惜这样的结局是任何凡夫俗子都能预料到的,于是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谁也不会走这条老路。世上本来有许多条路,没人走的路,也就渐渐不称其路了。

“地王”崛起

万历时期,土地买卖就像如今的房地产一样火爆。一人中举入仕,就会有许多“投献土地”,不过这只是非主流。有功名的官僚地主享有免粮免役的特权,一般中小地主、富农则采用种种手法,把土地投献给官僚地主,以求逃避赋役。而官僚地主还往往将赋役转嫁到农民头上,因此,对农民的剥削愈来愈苛重。农民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就把田地抵押或奉献给官僚地主,这还算是走了个“正常流程”。其中不少田是大地主直接用暴力夺取的,一个个地王就这样崛起了。什么行业都有头面人物,这样的人物不是强龙就是地头蛇。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地头蛇,地头蛇不要紧,要命的是强龙变成的地头蛇。徐阶这样一条“蛇”,由首辅到乡绅。他的田经历年侵吞,有二十四万亩之多,有佃户几万人。在华亭一带,每年收租谷一万三千石,敛银九千八一百?。

不买帐的人

本来嘛,这些大小“地王”发发财,农民们没有“路引”,也上不了访,省了“驻京办”的事。地方官员通力合作,盖子捂得紧。这么点小事并不影响大明的“和谐”社会建设,天下自然是太平盛世。可惜来了个“搅水棍”——谁也不买帐的“海青天”。其实他自己也不想来,还是大小贪官联名举荐他来的。既来之,则安之。虽然他的任职的地方在明朝就是养老院,可惜海瑞不这么看,他要动真格的。先把那些老胳膊老腿的官员动员起来,没事也要来上班,半小时就走的要罚款。有病的要请假,自己来请,用一毛买一打的病历单外加萝卜刻印章做医生证明的不算数。

软柿子捏完了

射人先射马,打蛇打七寸,“大蛇”徐阁老首当其冲。对这些“地王”,海瑞没有召开茶话会,没有请专家研讨,直接采取了严峻的措施。海瑞首先勒令他退田。徐阶想搞司马懿赚曹爽的那一套说自己不问世事了。接叫他的大儿子徐潘写信给张居正求救。张居正曾写信给海瑞,希望他能顾及。这些手法是古今屡试屡爽的。海瑞是铁了心了,他不买这个利益链的帐。

有这样一个比好干部还好的干部带头,农民兄弟也不上访了,每天有几千人包围徐阶住宅,“沿街攘臂叫喊号呼”对抗徐家的地主武装。真是拾取金瓯一片,争田夺地忙。“地王”们纷纷倒台,官员们纷纷撤股,“城管”估计也加入农民大军中了,毕竟他们是自由职业者,随时会被解雇的,先捞一票吧。

玄机

海瑞这一举动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是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徐阶其实算是海瑞的“恩公”。想当初不是他徐阁老,他“海青天”早就被皇帝杀了,变成“海无头”了。徐阶知道海瑞背后有人,这个人就是高拱。当初徐阶在高层政治斗争中失败,被高拱弄回去当“地王”的,没想到他还不放过徐阶这个将死之人。原来应天一地,他徐阶田地最广,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高拱此举,就是要借海瑞之手,收拾徐阶,让他在退休之后也逃不过这个巨大难堪。海瑞以“愣”出名,定会对徐阶动了真格的,那么昔日徐阁老现在就得忍受切肤之痛,损失大半田产。而且,退田令最终会激起“地王”们的反对,足以把海瑞掀翻。这样,也就顺带收拾了这个难以对付的政治麻烦海瑞。因为毕竟海瑞不是和他一队的。好阴毒的一箭双鵰之计!

妥协

徐阶这回是打掉牙也要和血吞。他知道再退下去,一生的积累就付之东流。他知道海瑞不过是被人利用的工具。他向当朝首辅高拱发出了降表,表示了自己的悔意,表示在政治斗争中彻底认输,表示以后不再纠集势力谋求东山再起。

高拱笑了。他的目的圆满达到了,而且达到得这样漂亮。既然对手败得这样惨,他也就飘飘然了。他幡然变脸,对徐阶情切称呼同志,差点说是睡一个炕的战友,给徐氏回了一封信,表示咱们是一类人,要英雄惜英雄,狗熊敬狗熊,希望徐老板为祖国的GDP多做贡献。然后,他又轻轻暗示,他也觉得海瑞做得太过分了。

重复一万次的结局

和“地王”开战后,官场静下来了,赞扬海瑞的声音消失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大都入了股了。不少人已经蠢蠢欲动,要扳倒海瑞,他们可不想出现“熊市”,只是摸不准头头的心思,不敢贸然动手。得了高拱指示,徐阶立刻利用自己的故旧,找御史奏了海瑞一本说他的宏观调控影响到了大明的GDP持续高速增长。高拱在奏本上批了同意二字。于是,海瑞就这样完了。这是历史,不是小说家言,可惜这样的结局是任何凡夫俗子都能预料到的,于是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谁也不会走这条老路。世上本来有许多条路,没人走的路,也就渐渐不称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