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历史故事 > 光绪 >

晚清确立海疆主权 大清光绪时期李准巡视至此

李准1909年的这次巡视南海,确立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1921年8月22日,法国内阁总理兼外长白里安在西沙群岛问题上承认:“由于中国政府自1909年已确立自己的主权,我们现在对这些岛屿提出要求是不可能的。”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发现并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维护海权也从不含糊。

清朝末年国力衰弱,东西方列强频频非法勘测中国南海诸岛,侵扰中国海疆国土,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亲率战舰赴南海巡视。李准还给西沙群岛的15个岛命名,至今西沙尚有“李准滩”。

李准巡南海

1905年,李准上任广东水师提督。在两广总督张人骏的支持下,李准整顿水师,加强训练,并装备洋枪,购进英国军舰数艘,在几年时间里使得广东水师面貌一新,战斗力明显提高。

当时,南中国海上列强环伺,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均想侵夺我国南海诸岛。其中统治安南(越南)的法国殖民者对我国西沙、南沙的数个主要岛屿垂涎三尺,企图侵占。法国驻安南总督茹尔内向清政府发出照会,称那些岛上早在百余年前就有安南嘉隆王朝派员立下的界碑,是安南领土。

而事实上,早在宋代,就有我国居民在西沙、南沙诸岛上捕鱼、种菜、植树。《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等史料都表明元代时南沙群岛归我国管辖。其中《元史》还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南沙群岛。

至于茹尔内在照会中所提的界碑,据清朝雍正初年《神州海域志》等史书明确记载,明朝初年,就有明军水师在这些岛上勒石刻碑,立下疆界,比所谓“安南界碑”要早五六百年。

清政府据理驳斥了茹尔内的“照会”。几个月后,李准受两广总督张人骏派遣,积极部署南海巡视。

1909年5月19日,伏波号、琛航号和振威号三艘军舰从海南岛榆林港缓缓开出,朝西南方驶去。随舰队出征的有170余人,其中包括化验师、工程师、测绘员、医生、工人等。为了这次巡视,军舰上储备了数百担大米,甚至种羊、种猪、各色稻粱麦豆种子等,以便在西沙各岛放养种植。为了做好与法国海军交战的准备,李准还备了充足的弹药。

其实在1907年,李准就曾巡视西沙各岛,并在伏波岛刻石留念称:“大清光绪三十三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视至此”。

此次南海巡视,李准率队每到一处岛屿都逐一命名,勒石树碑,鸣炮升旗,申明中国的主权。这15座岛屿的命名也很有意思,都是以舰名、物产名及同行人的籍贯命名。比如一岛命名为“伏波”,另一岛命名为“琛航”;因李准是邻水人就命名一岛为“邻水”;一个岛上掘出淡水,就把该岛命名为“甘泉”……此外,李准还命人在一些岛上留下所带牛羊几对。南海问题专家李金明博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现在我们在西沙群岛的一些岛上还能发现野化的牛羊……其实就是当时李准在1909年带去放牧的繁殖后代。”

由于当时中国缺乏详细的海疆地图,导致中国海疆线出入很大。1844年至1883年间,英国、德国都对我国西沙、南沙群岛进行过非法测量。李准巡视南海虽然本不带有航测任务,但他还是进行了尝试。李准利用出航前在广州和天津购得的英制测距皮尺、海上定位器、经纬仪等设备,由十余名善于潜泳的水兵下海,对我西沙、东沙、南沙三处群岛进行作定位测量,获得了若干很有价值的数据。

在巡海期间,李准每天坚持记日记,记录下所见所闻,也给后人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字资料。据《李准日记》记载:“……入夜,海浪汹涌,时现无数荧光,明灭不定,无比神奇。直进入造化神幻之境,令吾等叹绝……南海深处,暗礁甚多,对舰船显有危险,务必放缓航速,多加观察,遇险则当回舵后退,断然不可掉以轻心。海浪中珊瑚礁颇多,玲珑百态,多半隐现于近岛海水里,海水清澈,姿态依稀可见,游鱼无数……白珊瑚居多,间或有红白灰三色相间之珊瑚,一日航行至小香炉岛附近,还见丹赤色珊瑚,半露海面约五尺许高,其丹赤之色艳美无比,堪称南海一奇景也……”

依据《李准日记》,李准这次巡海视察抵达了南沙群岛,最远还到了曾母暗沙附近。由于浪高达到10余尺,舰船无法靠近。为保全舰船,只好返航。虽然是险象丛生,但幸无损失。

李准返回广州后,在水师提督府举办了一个南海诸岛展览会,展出巡海地图、南海珍贵海产等。随后,他还写了《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奏请清廷开发西沙群岛办法八条,得到清政府批准。

主权不容置疑

李准1909年的这次巡视南海,确立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1921年8月22日,法国内阁总理兼外长白里安在西沙群岛问题上承认:“由于中国政府自1909年已确立自己的主权,我们现在对这些岛屿提出要求是不可能的。”为纪念李准的功绩,今日西沙群岛内尚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准滩。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法国侵占西沙群岛,中国政府及时进行外交交涉,中国渔民进行了有组织的抵抗。当时李准也在报上发表文章,公布了当年他任广东水师提督期间,几次视察南海岛屿的报告书,重申西沙、南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二战结束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均确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立场,其中包括南沙群岛。1946年,中国政府组织收复南沙、西沙两群岛舰队,以当时认为装备最新式的护卫驱逐舰“太平舰”为旗舰,率领大型登陆舰“中业”、扫雷舰“永兴”、大型驱逐舰“中建”等前往执行收复任务。同年,中国内政部会同海军部和广东省政府委派肖次尹和麦蕴瑜分别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中国政府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维护主权的措施,如给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作业的中国渔民和渔船发放中国国旗,组织对南沙群岛的历史和地理调查,由政府地图出版审查机构重新命名和审定南海诸岛包括南沙群岛的群体和个体名称等。

本来二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但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这些国家的所谓法律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与此同时,“南海”问题也成为周边国家探测中国和平崛起的试金石。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志斐认为,因为冷战时期的负面记忆,对中国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东南亚国家一直抱有很强的“警惕性”,尤其是非常警惕中国军力的增强。

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尤其是与中国存在领土或领海主权纷争的国家认为,中国是一个“攻击性的挑战现状者”,正在大力通过“外交表达”的方式拓展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快速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主导国,使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角色和传统关系受到质疑。东南亚国家缺乏能够平衡中国的国家,尤其是与中国存在历史、领土纷争和政治分歧的国家,比如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

所以,这些东南亚国家一方面通过不断增大军费开支,增强军事装备,另一方面强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拉紧美国,与之开展“合作防御”。尤其是随着南海问题的久拖不结,“中国因素”就不仅成为推动东南亚“重新安排”与美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美国深化与越南合作的三个地缘战略考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