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历史故事 > 光绪 >

光绪欲变法挽救清朝却没成功?是慈禧阻拦吗?

“大部制”虽然是近年来见诸报端、电视等媒体的最引人瞩目的名词,但是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的光绪年间,就曾经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部制”改革。然而,这却是一场令人遗憾的有始无终的改革。最近,有关媒体披露了这场“大部制”改革的来龙去脉和半途而废的惨痛教训。

1906年,清王朝宣布“预备立宪”,精简机构,改革中央部门,合并一些职能重叠的部门,组建大部门。其具体做法是,将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将工部并入商部,取名农工商部,将太仆寺并入兵部,并改名为陆军部,将国子监归入学部。当然,这些被合并的部门历史相当悠久。

太常寺是清代管理祭祀事务的机关,自秦汉以来就存在,但到清代,其职责早被礼部所代替,仅仅负责祭祀中的某些仪式性工作。光禄寺是清代管理宴会的机关,职责与礼部严重重合,戊戌变法时曾并入礼部,很快又分出来,这次终于归并礼部。鸿胪寺是清代专管礼仪的机关,职责也与礼部相重,戊戌变法时曾一度并入礼部,这次只不过是再次并归。

清代工部设于天聪五年,即公元1631年,是管理国家和宫廷工程等方面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当时,隶属工部的还有工部负责货币发行的钱法堂、负责铸钱宝源局和火药局等机构。光绪的这次行政改革,这些机构均被裁撤。

太仆寺是清代管理马政的机关,下辖的左右两翼马厂,但负责军需国用马匹的主要是兵部和八旗,太仆寺只是供部分皇室所需,为皇帝出巡准备马匹,实际上已经成了兵部的分支机构。此外,国子监也被取消,国子监的学堂划入先前成立的学部。

1861年1月20日,清朝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曾经进行一次“大部制”的尝试。在这个总理衙门成立之前,清廷外交由礼部、理藩院、鸿胪寺等机构办理,总理衙门将分散于这些部门的外交办理权加以集中,清王朝自此有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一开始只主管外交、通商、关税等事务,后逐步扩大到铁路、开矿、制造枪炮军火等,成为大部门。光绪戊戌年间,刑部郎中沈瑞林在一份奏折中说:“是则总理衙门之事,固不独繁于六部,而实兼综乎六部矣。”190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称外务部,依旧“班列六部之前”。

实际上,在宣布“预备立宪”之前,清王朝先后在1898年、1901年、1903年、1905年就曾进行过小幅度的机构改革,但是此时对于岌岌可危的晚清政权,零零碎碎的改良已经无济于事。实际上,将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这类的“大部制”举措,在1898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就已经颁布,但一直到了1906年才得以落实。

1898年8月30日,因“旧制相沿”,造成国家各级机构重复叠加,冗员充塞,光绪皇帝诏令裁撤中央的詹事府、通政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大理寺等多个衙门,同时宣布冗员也要一律“裁撤净尽”。光绪在这道上谕中严正指出,内外诸臣都“不准借口体制攸关,多方阻隔,并不得以无可再裁,敷衍了事。”光绪还下了死命令,无论是在廷诸臣还是封疆大吏,谁要在这项改革中夹带私情而“推诿因循,空言搪塞,应当予以重惩,绝不宽贷。”

光绪皇帝的这一异乎寻常的举动,虽然康有为也认为这是“变政勇决”的行为,但是他还是感到有些突然。康有为说:“吾向来论改官制,但主增新,不主裁旧”,坚持采取较为缓和的新、旧“共处”方针。就是梁启超也觉得在当时情况下“裁官为最难之举”

那么,当时光绪皇帝为何要采取这样的异常措施呢?原来,光绪于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但到了8月,变法已明显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遭遇到很大阻力。譬如,光绪要整顿吏治,杜绝“吏胥因缘为奸,舞文弄法”,7月29日下诏命令各衙门删减繁琐的治事规则,另立新章。结果,各衙门“藉口无例可援,滥引成案”加以抵制。

因此,光绪皇帝想从裁撤、合并闲散机构与冗员入手,向顽固守旧势力发起攻势,同时拔除一些守旧官吏的活动据点。据记载,当光绪8月30日谕旨颁出,就使“旧臣抱向隅之泣”。变法以来从未执行过新政一字的广东巡抚被免职;紧接着,包括礼部尚书怀塔布在内的礼部六名高级官员被光绪皇帝解职。

“大部制”改革是清朝光绪年间继戊戌变法之后的一次朝廷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戊戌变法失败于前,接踵而来的“大部制”改革自然也没有取得成功,其中有许多值得后人深思的惨痛教训。综合起来,主要教训有三:

第一,光绪“大部制”的改革是过于操之过急

这次改革过于操之过急,仅在“百日维新”的一百零三天里,光绪皇帝就先后发布有关革新的各种诏令计约一百零八条,平均每天一点七条,最多的9月12日,一天就颁发了十一条维新谕旨。光绪皇帝的这种举措虽然体现了其“深观时变,力图自强”的急迫心情,但也留下了改革过于仓促的后遗症。

1898年8月30日,裁衙门和汰冗员的上谕下发。目前这道朱改上谕,收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清实录》中录有全文。从中可以看出,光绪帝对军机草拟的谕旨并不满意,除圈去一些文字外,还有用朱笔添写的文字。在历来由臣僚草拟的谕旨中,这是改动文字最多的一道谕旨。其中光绪皇帝严定了部门合并的完成日期,朱笔添“限一月内办竣复奏,似此实力剔除,庶几库款渐裕,得以宏拓新规”。光绪皇帝朱笔设限,足见其对新政急于求成的焦灼心情。

第二、机构改革缺少事前筹划和事后补救措施

8月30日光绪下令裁撤詹事府、通政使司、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衙门,但事先并没有完成相关职能的移交。9月1日他才指令已裁撤的各衙门的一切事宜,均并入内阁六部分办,归并的具体事项,由大学士及六部尚书、侍郎于五日内具奏。但很明显,五日之内,大学士及六部官员没有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于是9月10日,光绪再次谕令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侍郎及各省督抚尽速切实筹议。衙门已经被宣布废除了10天,具体的合并方案却还没有,由此造成的权力真空无疑很容易给守旧势力提供把柄。

第三,对裁撤下来的官员没有妥善的安置方案

9月8日,光绪皇帝才下谕旨,指出裁减各员可于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酌设大小官员额缺,将来量才任用。不久,政变发生,光绪皇帝“大部制”的愿望化为泡影。裁汰冗员自然是当务之急,但如果处理不好,也让那些对变法心存疑虑的人增添更多的反对情绪。这样一件关系数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生计的大事,光绪事先既没有周密的考虑,事后也没有及时制订出可行的补救方案。当时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任职的英国人赫德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他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填塞给他吃了,这样他就暂时被扼杀了。”

其实,清朝末年,朝廷腐败,官场黑暗,民不聊生,弊乱丛生,不管是实行戊戌变法也罢,还是推行“大部制”改革也好,都无力改变清王朝行将灭亡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