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历史故事 > 崇祯 >

李自成一招绝杀明朝 崇祯帝三个“万万没想到”

1644年3月,李自成提兵50万兵临北京城下,绝望的崇祯皇帝登上煤山自缢,上演了“国君死社稷”的悲情一幕!后人读史不禁重复一个问题,崇祯皇帝为何不选择南迁呢?其中原因很复杂,既有政治集团内耗,也有崇祯帝本人的因素,使得明朝最终丧失了南迁的时机。【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不谈政治因素,单单从军事角度入手,分析一下崇祯不南迁的原因,以及李自成怎么“绝杀”崇祯帝的?

1.崇祯帝的自信

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誓师北征,此时的崇祯帝心里有数,他手里至少还有两张底牌。

【影视剧中崇祯帝的形象】

其一,北京城防坚固。自永乐帝迁都以来,北京城遭遇过四次兵临城下,但都安然无恙,京城九门城高池深,无论是蒙古骑兵还是八旗铁骑,都只能望城兴叹;其二,京城附近有四支精锐边军。明朝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在北方设立许多军镇,统称为”九边“。京城附近有大同、宣府、蓟镇、辽东四镇,边军战斗力极为强悍。

正是基于上述因素,因此崇祯帝才有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李自成的大军即使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后,“必不犯天下重兵处(指大同、宣府)以入“,毕竟宣大的边军不是吃素的,李闯只能从河北进京,因此”朝廷之忧则在保定,不在宣大”。基于这种判断,崇祯做出了军事部署,他派遣内阁大学士李建泰“代朕亲征”,”统禁旅出保定“。

2.三个“万万没想到”

崇祯帝的计划很圆满,但现实很骨感,崇祯帝至少有三个”万万没想到“!

【影视剧中李自成的形象】

第一,没想到李自成这么厉害。李自成虽然出身农民,但毕竟是从尸山血海里面爬出来的,经过十几年战争洗礼,成长一员优秀的军事将领;而崇祯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对于军事只能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因此两人的军事才能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上。

李自成的这次北征只用了一招“剑出偏锋”,就让崇祯帝看似”完美“的计划付诸流水。大军渡过黄河后,李自成第一次分兵,他亲率主力北上,攻打山西中部、北部,另一路由刘芳亮率领数万人,攻取山西南部以及河南中部、北部一带,然后在向北进军河北中部、山东东部地区,切断崇祯南迁之路。

李自成攻占太原,他并没有按照崇祯的设想,攻取河北中部,而是率主力挥师北上,直取大同、宣府;同时进行第二次分兵,派部将马崇禧率领万余人,东出井陉,攻击李建泰所部,同时再设出一道防线,拦截崇祯帝的南迁。此时的崇祯即便是想南迁,也已经无法动弹。

【李自成北征路线图】

第二,没想到民心、军心已散。李自成率大军北上时,除了在宁武关受到阻扰外,其他各地纷纷不战而降,崇祯帝依仗的宣府、大同也是如此。李自成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明朝廷在京城西边的防线轻松搞定。崇祯没想到,此时军心、民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实这种变化在1643年孙传庭败亡之后,就已经悄然发生。

第三,没想到勤王军不来。当宣府、大同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崇祯这才意识到世态的严重性,他急忙下诏调遣兵马入京勤王,但结果又让他失望了。宁远总兵吴三桂率军踟蹰不进;山东总兵刘泽清谎称坠马负伤,率军南逃;密云总兵唐通倒是来了,可直接率军投入李自成的怀抱;至于江南的勤王军也已经不可能来了,因为南北交通线已经被切断,崇祯帝圣旨已经出不了北京城了。

纵横五千年 编者 独孤雁 点评

应该说崇祯的计划也并非完全没有成效,因为当北京陷落时,保定还在明朝的手里。但李自成剑出偏锋,直接攻取宣、大地区,这让崇祯帝措手不及。最终崇祯帝输掉了一切,但他也用生命赢得了后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