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历史故事 > 曹操 >

揭秘:历史上奸雄曹操为何在需要人才时杀吕布?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汉灵帝死后,朝廷政局混乱,诸侯割据混战,群雄逐鹿中原。在这样一个动荡年代,实力不强、官位不高、资历不深的曹操,却能够先后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脱颖而出,统一中原,纵横朝野,把持政局,成为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顶尖风云人物。曹操除了在政治上占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外,其他能够促使他叱咤风云、雄霸北方的因素中,最积极的、最有效的当数他实行的求贤若渴的广泛吸收、笼络文才武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了。

曹操的性格很复杂,他“有权谋,多机变”,同时疑心也很重。但是有一点曹操看得很透彻,那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事实力决定一切。曹操在行刺董卓失败,逃回沛国谯县老家后,树立起“忠义”的白色旗帜,到处招兵买马,组建军事武装力量,随即掀起了一场会同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的波澜壮举。董卓死后,黄巾残余势力再次叛乱滋事。曹操借剿灭黄巾之际,在山东各地招贤纳士,文才武将闻声归附,军事实力得到了迅速膨胀,这为他在以后几次南征北战中都能够所向披靡、连连告捷奠定了雄厚的军事基础和人才保障。

曹操爱惜、招纳人才,遵循一定的原则,那就是道德和人品必须要过关,必须对自己的国家或主公忠心不二。所以,当武艺最高、异常骁勇的吕布曹操被伏后表示愿意归降,并向曹操陈述了“明公所虑,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的利害关系后,求贤若渴的曹操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站在一边的刘备“如何”,这说明曹操对吕布这样一个武艺超群的猛将是喜爱的,甚至想象到一旦拥有吕布便会使自己如虎添翼,在内心里是准备接受的。但是在刘备不怀好意、煽风点火般的提醒下,曹操回想到吕布曾经为财而一刀砍下了义父丁原的头颅,为色而一戟刺穿了义父董卓的咽喉,认识到吕布确实是一个反复无常、卖主求荣的豺狼蛇蝎般小人的时候,曹操的思想发生了动摇。尽管吕布身怀刘、关、张三人联手都打不赢他的绝世武功,本来就疑心很重的曹操也断然不敢留在身边,以免除引狼入室、养虎为患的忧虑。于是,曹操果断的下令把吕布“先缢死,然后枭首”,这也可以看的出曹操对于如何处置像吕布这样一个品质恶劣、卖主求荣的卑鄙小人,在内心上是狠毒的,在手段上是残忍的。

吕布的死,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他不但一直没有被曹操所用,为曹操的称霸事业打过一次仗、立过半点功,反而多次与曹操为敌,在濮阳一战中使曹操险些丧命,曹操对吕布恨之入骨,并凶残的杀了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曹操在官渡以七万之众与袁绍率领的七十万大军的对抗中,曹军在粮草不继、军力渐乏、难以支撑的危难关头,当许攸向袁绍献上分兵偷袭许昌的出奇制胜消灭曹操的妙计时,袁绍却因为许攸的子侄辈犯的一些司空见惯的小错误,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对他大加痛斥,并下了逐客令。恼羞成怒的许攸在愤恨之下,毅然走到了袁绍的死对头曹操这边,并向曹操献上了偷袭乌巢火烧袁军粮草的妙策,使曹操在官渡战役中最后以少胜多,反败为胜。随后曹操率军乘胜攻打冀州,许攸又献上了“决漳河水淹之”的计谋,帮助曹操再次取得胜利。两番献计均奏凯歌的许攸因此也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起来,先是对曹操直呼小名“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的狂妄言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曹操虽然心里恼怒,并没有表现和发作出来,只是哈哈一笑,但是曹操手下那些忠心耿耿的部将们则“俱怀不平”。然而许攸却不以为然,照旧我行我素,竟然对曹操的心腹大将和贴身侍卫许褚也说出了同样的话,终于被许褚一剑砍下头来。许攸和曹操在很早以前就是老朋友了,况且又为曹操立了大功,曹操即使对许攸心存不满,但是顾念旧情,又怕别人说他“嫉贤妒才”,所以对许攸无论如何是下不了狠手的。作为曹操的下属,许褚即使对许攸的言行怀有不平,又被许攸激怒,他也是不敢贸然杀掉主子的“故友”和有功之臣的。很明显,许褚是受了曹操密令,难怪事后曹操做贼心虚的将许攸“厚葬”,对许褚不过是象征性的责备了几句也就过去了。即使许攸有功于曹操,曹操还是借刀杀掉了许攸,归根到底是因为曹操对许攸叛国投敌的行为从内心里是无法原谅的。这样的人即使谋略再高,妙计再多,曹操也不敢把他留在身边,保不准日后许攸因为不得志再次叛国投敌,帮助孙权或是刘备对付自己,还是杀了放心些。

杨松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大贪官。杨松是张鲁手下的一个谋士,为主公张鲁出谋划策之事名不见经传,但是为人极贪贿赂的事迹却臭名昭著。这一点,刘备的谋士诸葛亮知道,曹操的谋士贾诩也知道。刘备在攻取西川刘璋时,刘璋求助于张鲁,张鲁派屈身帐下的马超去助战。张飞和马超打的热火朝天,难分胜负。刘备“见马超英勇,甚爱之”,便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献计,利用杨松对钱财的贪婪,离间了张鲁与马超的关系,使马超被迫投到刘备帐下。第二年,失去了马超这员大将后的张鲁,在曹操的强势进攻下节节败退,张鲁只好启用了马超的部将庞德。庞德武艺高强,深受曹操的赏识,曹操想让庞德归降。贾诩献计,利用杨松对钱财的贪婪,离间了张鲁与庞德的关系,使庞德中计被曹操收服。随后杨松给曹操写了密书,自己作为内应,帮助曹操平定张鲁。中计后的张鲁亲自出战,被杨松关在城外,张鲁被曹操活捉后封为镇南将军,其他的将领都有封赏,只有杨松被曹操下令“斩之于市曹示众”。正是由于杨松喜爱金银、贪婪成性,使张鲁失去了两员一等一的大将,正是杨松见利忘义、买主求荣,使张鲁轻易丢失领地被俘。杨松的爱财、卖主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曹操的西征扫清了很多障碍,对曹操的统一大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曹操从内心里对这种为了黄白之物而贪婪成性、毫无原则、卖主求荣的无耻小人,是不会原谅的,索性杀之而后快。

长期的为官和多年的征战,使曹操在功成名就、成就霸业的同时,也为曹操在辨别是非、洞悉善恶的能力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曹操在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方面研究的很透彻,落实的很到位,什么人该用什么人不该用,什么人能重用什么人不能重用,他自己心里有杆秤。尽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曹操对他的忠心表示认可,仍然奉为座上宾;即使关羽“降汉不降曹”,曹操对他的义气表示赞同,照旧“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厚爱他。黄奎和马腾密谋反,黄奎的妻弟苗泽为能得到黄奎的侍妾李春香,竟向曹操告密,使曹操得以谈笑间就扑灭了这次叛乱。事后,曹操却不仅没有奖赏苗泽,反而说苗泽“为了一妇人害了自己姐夫一家”,是“不义之人”,竟把苗泽杀了。曹操的疑心很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对待别人的一贯原则,即使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同脉兄弟、患难之交,曹操对他们也是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的警惕性,更何况像吕布、许攸、杨松这类卖主求荣、叛国投敌的小人了,有能力的留在身边不放心,放出去对自己是祸害;没有能力的留着没什么用处,还得小心提防着,还是全杀掉的好,同时也给自己身边那些心怀叵测的小人提个醒,杀一儆百,岂不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