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民间故事 >

彩凤追龙

清朝咸丰年间,有个叫陈路的人是戏班的武生。这天晚上,陈路回家拿换洗的衣裳,路上忽然听见街坊麦粒和他姐姐秋香的哭声,陈路便过去询问情况。

麦粒边哭边说:“蒋贵和都快把我们死了……”

蒋贵和是当地的财主,也是麦粒的表亲,见钱眼开,六亲不认。麦粒爹跟蒋贵和借过三十两银子,说好今年秋后还,可还没到日子蒋贵和就要账来了。麦粒东拼西凑把钱还了,可蒋贵和不干,非让他再还六十两,不然就拉牛扒房让秋香顶债。

陈路听完就火了:“这不是欺负人嘛!钱庄票号也没这么大利呀!版他去,我给你写状子。”麦粒伤心地说:“告什么,到县衙就得栽!蒋贵和在借据上做了手脚,我爹借三十两他写的是六十两。爹又不识字,就在上面按了手印……”

陈路一听泄了气,私凭文书官凭印,借据在人家手里,到哪打官司都赢不了!麦粒愁眉苦脸地说:“这么多拿什么还呀?”

陈路说:“不还他就利滚利,到时候更不好受!”

麦粒也不哭了,拿刀就想去拼命。陈路赶紧把他拦住:“刀把子在人家手里,你找人家拼命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嘛!蒋贵和狡猾多诈,衙门有人,你根本斗不过他。”麦粒听了,眼泪又流了下来。

陈路让他哭得心里酸溜溜的,很不好受。那年,票匪到陈家绑票,麦粒父子以死相拼,他媳妇翠平才幸免于难,眼下人家遇到困难怎么也不能袖手旁观呀!想到这儿,他劝麦粒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甭着急,我帮你凑钱还他!”

麦粒连忙道谢,陈路说:“谢什么,应该的,你们快烧火做饭吧,我去想辙。”

待第二天从外地演出回来,陈路将此事对媳妇一说,翠平就发愁了,这么多银子怎么凑呀?陈家人多地少,日子紧紧巴巴,陈路唱戏又不怎么挣钱。陈路说:“先看看能凑多少,不够再想主意!”翠平听了,翻箱倒柜赶紧找银子,可是凑了半天也没凑多少。陈路愁得唉声叹气,大话说出去了,拿不出银子这不是麻子不叫麻子——坑人嘛!

翠平说:“活人还叫尿憋死呀?没钱卖东西!”陈路心里一亮,马上想到了媳妇的金簪。金簪是翠平姥姥的姥姥传下来的,翠平不释手,压根儿没让它离过身。陈路笑嘻嘻地说:“卖东西倒是好主意,就怕你不愿意!”

翠平一听就明白了,拔下金簪说:“都快出人命了,我还有什么不愿意的,把它卖了帮麦粒吧!”

陈路十分高兴,转天起了个大早到通州卖金簪去了。通州有家金店,陈路有熟人,到那卖不但挨不了骗,还能卖个好价钱。天蒙蒙亮时,陈路经过一片树林,树林很大,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清。

突然,林子深处传出呼救声。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经常有人遭劫。陈路估计那人遇到了劫匪,赶紧捡起一根棍子跑了过去。走近一看,树上捆着一个男人,三十多岁,尖下颏小胡子,黑色裤褂戴着瓜皮帽。地上有个捎马子,东西扔得到处都是,有账本算盘,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四周空荡荡的连人影都没有,劫道的把钱和东西抢走了,只剩一个人了。

瓜皮帽一看陈路拿着棍子跑过来,慌忙央求说:“行行好,赶紧救救我吧!”陈路安慰说:“别急,我这就救你!”

陈路急忙跑到跟前放下棍子,给他解绳子。绳子拴得都是死扣,不好解,陈路把指甲都扣坏了才给他解开。瓜皮帽甩掉绳子,抖抖身子,只见金光一闪,陈路不由得一惊,一眨眼的工夫人咋没了?

突然,陈路身后响起瓜皮帽的笑声。陈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问他为何发笑。瓜皮帽说:“好不容易把你糊弄到手了,能不高兴吗?”陈路听了,这才知道自己中了圈套。

陈路十分气愤:“我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骗我?”瓜皮帽说:“你还说和我无冤无仇?都是因为你,我的元气损伤大半,现在我要吃了你补充元气!”陈路气得眼都红了:“蛮横无理的东西,我非好好教训教训你不可!”瓜皮帽哈哈大笑:“简直是螳臂当车,就凭你还想教训我?”一晃身子变得又高又大,恶狠狠地说,“老老实实让我吃了,否则把你撕碎!”陈路大骂一声,捡起棍子就想跟他拼命。瓜皮帽又一晃变成了猪龙,张开血盆大口朝陈路扑来。陈路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一愣神的工夫,猪龙到了跟前。

就在这时,一只彩凤扑棱一下从陈路怀里飞出来,把猪龙挡住了。彩凤鸡头蛇颈,五色羽,霞光万道,眨眼之间变得老大。猪龙不寒而栗,慌忙倒退。陈路趁机打了一棍,猪龙怒不可遏,过去就抓陈路。彩凤张开翅膀拦住猪龙鸣叫起来。四周的猛禽听了,飞到这里对猪龙又抓又咬。猪龙抱头鼠窜,群鸟紧追不舍,猪龙变成一溜火光向陈路家的方向跑去。彩凤紧随其后,变成一溜红光追了过去。

这时,太出山了。陈路恐怕误了行程,慌忙走出树林。一摸口袋,坏了!金簪没了!也许是打斗时掉哪了,想到这,陈路赶紧回去寻找。可是,把树丛都翻遍了也没找到。翠平眼巴巴地就等他卖钱回去帮麦粒呢,回去怎么交代呀?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一进家门翠平就迎出来了,冷嘲热讽地说:“回来够快的,卖多少钱呀?”

陈路不搭地说:“没,没卖多少。”

翠平没好气地说;“说什么瞎话呀,你一个子都没卖!”

陈路一愣:“你也没去通州,卖没卖你怎么知道?”

翠平举起金簪说:“你把眼皮撩起来瞧瞧这是什么!”

陈路一看,丢失的金簪敢情在翠平手里攥着呢,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金簪怎么跑她手里去了?翠平没好气地说:“还有脸问,这是我从菜园倭瓜身上拔下来的!”

陈路家门前面有个小菜园,里边种了很多倭瓜。早上,翠平到菜园摘豆角,一眼看到金簪在倭瓜上插着,心想准是陈路忙中出错忘这里了,赶紧拔下来拿屋里去了。陈路说:“这么重要的事我能马虎吗?为了防止万一,我特意将金簪装在内衣口袋里,半路摸几回都没丢,直到跟猪龙打完仗才不见了它的踪影。”接着,陈路咋来咋去忙把遇到的事说了。

翠平“哎呀”一声明白了。原来,彩凤是金簪变的,自己飞回来落到了倭瓜身上。金簪跟猪龙一从没分开过,陈路拿金簪一走,猪龙的元气就损失大半,当然不乐意了,所以变成瓜皮帽把他拦住。猪龙情古怪,彩凤恐怕它伤害陈路,慌忙从口袋飞出来保护他。陈路以为猪龙是妖,拿棍子一打,猪龙急了。彩凤恐怕万一,慌忙唤来百鸟驱赶。猪龙化成一溜火光跑进陈路家的菜园藏到倭瓜底下。彩凤急忙落到倭瓜身上,盯住了它。

“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翠平说,“彩凤脚下准有宝贝!”

“有宝贝麦粒就不用发愁了,咱的日子也好过了!”俩人拿起铁锨就到菜园去挖。陈路搬开倭瓜没挖几下,挖出一个坛子。坛子上刻着一条龙,正是半道遇到的那条猪龙。猪龙忠心耿耿,除了主人谁也不让靠近坛子。陈路打开坛盖一看,里边全是元宝,慌忙感谢猪龙。猪龙也万分高兴,立刻从坛子上消失,修行去了。

翠平说:“猪龙走了,赶紧给麦粒送钱去吧!”陈路点点头,拿起一个大元宝,找麦粒去了。麦粒拿着元宝感激地说:“你可救大急了,这回我再也不用担心了!”

陈路说:“不能这么便宜了蒋贵和!他险毒辣,如果把钱给他,他还得算计人。”麦粒觉得这话有道理,可是又怕蒋贵和。陈路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接着把主意说了,麦粒听后十分高兴。

蒋贵和有个傻儿子,除了吃喝拉撒什么都不懂,至今还没说上媳妇。他想,再有一个月麦粒就该还债了,还不起就把欠款当彩礼,让麦粒把秋香送过来给儿子当媳妇。

突然,看门的进来说麦粒来了。蒋贵和不由得笑了,日子没到就上门来了,准是还不起债求情来了,真是想什么有什么,慌忙拿出借据,让看门的叫麦粒进来。工夫不大,麦粒跟一个大汉走了进来。大汉五大三粗,手里提着一个布口袋,杀气腾腾,就像猛张飞。蒋贵和不由得一愣,忙问他是谁,跟麦粒什么关系,干什么来了。

大汉说:“我是四海为家的侠客,过去受过老爷恩惠,走到门口时正好碰见他,听说他欠老爷银子,我怕他欠债不还助威帮忙来了!”蒋贵和黑道上的朋友特别多,怎么也想不起来他是谁了,慌忙道谢请坐。

麦粒对蒋贵和说:“我还债来了,你给我算算该还多少银子?”蒋贵和扫了麦粒一眼,嬉皮笑脸地说:“还什么呀,都是一家人啦,就把这些欠款给你姐姐当彩礼吧!”麦粒气得脸都紫了:“你想瞎心了,我姐姐才不会嫁你儿子呢,她早有婆家了!”

蒋贵和说:“不是还没过门吗?没过门就可以退婚给我当儿媳妇!”这时大汉手一松,口袋滚到蒋贵和的脚边。蒋贵和觉得这口袋里的东西圆圆的就像大西瓜。他吓得直眉瞪眼,忙问是什么东西。大汉眼露凶光,冷冷地说:“这么聪明的人还不知道是什么?”

蒋贵和明白了,大汉来者不善,口袋里装的是人脑袋,如果自己蛮横无理,脑袋也得装进这个口袋!于是忙说:“账齐了,别掏钱了。刚才那些话都是玩笑,我儿子哪配得上秋香呀!”大汉说:“既然如此,我们就告辞了!”

大汉跟麦粒大步流星出门走了。蒋贵和又气又恨又怕,一下瘫在椅子里,不会说也不会动了。

原来,大汉是陈路装的,因为经常演戏善于化装,蒋贵和一点没看出来。口袋里装的不是人头,是砍掉嘴的猪头,没想到蒋贵和做贼心虚,胆小如鼠,被吓成了残废。这下,陈路不仅帮麦粒还了债,还惩治了恶人,可说是一举两得。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