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民间故事 >

补鞋匠巧做驸马公

相传,宋朝时候,真宗皇帝的三公主年方一十八岁,出落得体态轻盈,姿容妙嫚,举止间百媚横生,一身冰肌玉骨,恰似广寒宫里嫦娥降世临凡一般。只因三月三日出外游春,回来之后就象中了什么似的,郁闷成疾,饮食不进。不几日闹得公主面黄肌瘦,形影单薄。皇上惜女如命,传下圣旨,出示皇榜,晓喻天下,并注明:不论何处名医,如能治好公主的病,不论门第高低,贫富如何,只要年岁相当者即招为东床驸马,年岁不相当者均封官进爵。

且说这帝都汴京城北十里,有个张庄,庄上有一户人家,母子二人。母亲张氏纺织持家,儿子张二因以补鞋为业,人称“二鞋匠”。这一天,张二正在城北门摆摊,一时冷落,忽见城门口新贴一张印信榜文,上前一看,虽不全认得,但也知其大意,不禁喜出望外。心想:别的不求,借此先吃他个酒足饭饱再作道理。主意一定,于是上前揭了皇榜。他被带进皇宫,住了三天,为公主牵线诊脉。连日来张二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玉液琼浆,好不快活。但细想一回:此处虽好却不是久留之地。如果再住下去,恐怕要大祸临头,忙启齿向皇上禀报:“陛下在上,草民要回去才能将药配好,三日内即刻送来,敢保公主药到病除。”这是假话,实则张二是想借故溜之大吉。谁知皇上听后信以为真,令左右赏赐张二黄近百两,绸缎百匹,并派两名贴身太监护送张二回家。

张二回到家中,将此事悄悄地告知母亲,并嘱咐老母:“这百两黄金留着度日,百匹绸缎除穿用之外,也可变卖一些周济邻里。”自己横下一条心,整天和两个太监吃喝玩耍,只是晚上难以入眠,加之太监催,只得敷衍。第三日天晚上,他命二位太监在门外守候,未经允诺,不得入内,说是自己在屋内给公主配药。太监不敢不遵。张二心想:今晚且自冷静一下,明日进宫大不了一死作罢。张二正在胡思乱想,恰在上炕脱鞋之时,忽然觉得鞋内有什么东西粘脚,用手一挖,鞋内净是臭泥,一团团直往下掉。张二猛地有了主意。立时喜不自禁,就见他将所挖出的鞋泥,成了六个象小枣儿那么大圆球儿,分别用之封好,并在纸包上注明:“祛邪真神丸”,日服一次,每次二粒。心想:待明日进宫献上,唬他一通,且看怎的。

话分两头,再说公主。染病已有十来天了,实际上公主之病乃腹内积食积痰所致。自那日张二替她诊脉之后,神上很见好转。

所以,皇帝一见张二把药配好给送来了,当即吩咐宫娥才女伺候公主服药。公主服下一丸之后,只觉得腹内上下翻腾,当第二丸刚用下一半时,哇的一声把几天前的积食积痰都吐了出来。第二天,皇上叫公主继续服药,公主却执意不肯服了。你想,一个在皇宫里长大的金枝玉叶,哪能受得了这“药丸”的气味!皇上还是劝说:“皇儿啊,良药苦口利于病嘛!快快吞服下去吧!”公主笑道:“回禀父王,儿的病真的已经全好了。”皇上一听,欣喜若狂,即召文武群臣皆到八宝金殿,庆贺公主痊愈,封张二为御医,并把那“祛邪正神丸”封为宫中“御药”,遂把张二招为东床驸马。这张二因奇惹祸,因祸得福,心中暗自庆幸,美滋滋儿甜丝丝儿的那个自在劲儿就甭提啦。

这一日,宫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驸马张二和公主大宴群臣,皇上驾坐正位,三朝元老宰相和驸马张二左右对坐,其余百官均列案作陪。酒过三巡,宰相有意要考察驸马的才学。敬酒之后,宰相用手向上一指,张二即刻用手往下一指;宰相用三个手指正冠,张二用五个手指一比。这两个回合使得宰相暗自叹服,张二才学不凡。遂又用手在胸前一划,这时,张二竟用手在自己的屁股上乱摸起来,再看宰相,频频点头赞叹不已。

其中有何奥妙?原来是:宰相以手势来考察张二的才学,他那儿用手向上一指,是说上有苍天为。张二这儿用手向下一指,宰相理解为:下有大地为。宰相用三指正冠,意思是三皇开天;张二用五指一比,宰相理解为五帝治冠。宰相称赞张二才华横溢,用手一划前胸,张二一摸屁股不当紧,闹得宰相和百官对张二既佩服又气愤。佩服的是驸马雄才大略,学识渊博;气愤的是不该在大庭广众之下辱骂宰相。本来宰相是敬佩之意,张二一摸屁股,宰相和百官都认为张二在说:你们的才学连我的屁股都不如。此一举真弄得宰相丢丑,百官狼狈。一时间,皇上和群僚面面相觑,鸦雀无声。

再说张二,他哪里知道这些,从小饥寒度日,一心想着自己回去补鞋,让公主伺候老,哪有别的心思。其实,当宰相向上指,张二以为宰相问他是不是补帽子,所以张二往下一指,意思是,我只会补鞋。这时宰相又用三个手指正冠,张二认为:非叫他补帽子不可,还比划给三个铜钱。张二生气地用五个手指一比划,就是说:五个铜钱也不给你补。宰相用手一摸胸口,是称赞张二胸有成竹,张二更是生气,急忙用手摸屁股,意思是说:越说不会补帽子越叫补,还说只给三个铜钱。给三个铜钱不要紧,还得叫用牛前胸的皮子补,你就是叫我用后腚上的皮子我也不给你补。所以气得张二乱摸屁股。

再说驸马张二和公主回到自己的寝宫。公主对驸马也有几分敬佩。但不好开口直言。可张二却说:“我初来乍到,皇家宫中的一些礼节都不甚了解,望公主多多指教,以免为夫在百官面前丢丑。”公主抿嘴儿笑道:“如果宰相再问你何人开天,你将如何回答?”张二果然答不上来。公主说:“只要你下次把这个问题回答上来,他们就什么也不敢再问你了。”接着就给张二讲了盘古开天的神话故事。张二当时还能记住,但过后就忘。急得公主毫无办法。正在这时,传来了皇上的圣旨,请驸马和公主到御花园如意阁赴宴。公主急中生智,将一面小皮鼓插在张二的腰间,好时刻提醒张二别忘了盘古开天的事。收拾停当,二人双双赴宴。

御宴上,和张二对坐的还是那位三朝元老。开始,宰相和百官都对驸马张二才识过人,知识渊博,赞叹了一番。酒过三巡,菜至五味,老宰相忽然说道:“上次老朽曾向驸马请教,真是对答如流。今天,再请教驸马晓得何人开天创世?”公主在一旁暗示张二腰间的皮鼓,张二心有所悟,便答道:“别古开天创世。”宰相笑啦:“此言差矣,朝中百官哪个不知盘古开天,你怎么说是别古开天呢?”百官听了笑声不迭。这时张二也自知说错了,但又不好认输,便又问宰相:“你们只知道开天者,盘古也,可知道别古是盘古的亲翁么?连这都不知道,还扯天诌地哩!常言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莫非老相国还有各位大人都没听说过吗?”几句话说得宰相和文武百官哑口无言,瞠目结舌,就象那木雕泥塑一般。

皇上连称妙绝,百官附和,也都转而称赞驸马才华盖世,气度超人,和公主真是天生的一对,地配的一双。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