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民间故事 >

贵妃石

早年间,有个叫“和宝斋”的铺子,专门经营古玩字画。这天,老板陈柏涛到城郊清水河畔踏青,偶然捡到一块石头,看上去像只葫芦,滑溜溜透着青光,非常可,他寻思着这东西虽不是什么稀奇宝贝,做个镇纸倒还不错,于是就揣在兜里带了回来。

陈柏涛和妻子花春红两口子为人厚道,平时做生意很讲信誉,尤其是花春红,眼力好,头脑灵,人也长得俊俏,里里外外都持得井井有条,附近人家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愿意寄放在他们这儿代卖,他们只收少许费用,决不赚昧良心的黑钱,所以和宝斋在城里渐渐有了一些小名气。花春红能干,陈柏涛就落得个逍遥自在,闲时无事就下下棋,呤呤诗。

夜晚,花春红早早地睡了,陈柏涛独自在油灯下看书, 灯光摇曳,渐昏渐暗。这年头,洋油既贵又差劲,他轻叹一声,顺手拿起桌上的石葫芦,用葫芦上的尖蒂去拨灯芯,想把灯拨亮一点。没想这石葫芦里突然泛出柔绿的光来,随即就有个人影在葫芦里晃动起来。

陈柏涛吃了一惊,凑近细看,是一个女人的身影,容貌端庄,体态婀娜。他简直看呆了,又试着把石葫芦放回到桌子上,人影立刻就消失了,试了几次,回回如此。他发现这真是一块奇妙的石头,看似一个普通的石葫芦,可只要葫芦尖蒂一受热,就会立即现出女人的身影来,而且还会不断变换身姿, 神情沉醉,腰肢款摆, 煞是迷人。

这是拣到宝贝了啊!陈柏涛忍不住把老婆花春红推醒,两人在灯下把玩了大半夜, 知是无价之宝,非常兴奋,因人影颇象唐时的杨贵妃,他们就把这块石头取名为“贵妃石”。两人说好了,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这块宝石,绝对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和宝斋的对面,新开张了一家古书铺。老板姓姚名重,写得一手好字,会画几笔水墨写意花鸟,还有一个大好,就是下围棋,这正对了陈柏涛的味口。陈柏涛的棋,这几年在城里几乎没有对手,正郁闷着呢,现在来了旗鼓相当的对手,两个人一盘棋能下大半天,开饭时封了棋,饭后再接着下。他们下棋的地点也不讲究,有时在陈柏涛的和宝斋,有时在姚重的古书铺,有时就在街沟子上。就是不下棋的时候,两人也喜欢在一起,一人一杯碧螺春的对着饮,谈谈诗书,谈谈城里各家字号的镇店之宝。花春红经常劝陈柏涛:悠着点,人家姚老板还要做生意哩!

也该有事。那天花春红回家去了,夜晚陈柏涛就招呼姚重过来饮酒下棋。酒至半酣,两人摆开了棋局,一阵黑白缠斗,姚重连输三盘,陈柏涛兴致大作,又自里房拿出一瓶珍藏的陈酿老烧来。又是一阵浅斟慢饮,姚重醉了,陈柏涛也醉了。姚重拿起桌上的画笔,“刷刷刷”眨眼工夫就画出了一丛娇艳欲滴的红牡丹;陈柏涛也拿起笔,“刷刷刷”在上面题了四句诗:一笑贬谪苦,武皇奈若何?洛灵秀地,岁岁春风多!随后两人掷了笔,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陈柏涛一阵耳鸣脑热,还嫌不过瘾,就说: “姚弟,人生得一知已足矣,为兄要让你见识一件宝物,养养眼!”他拉下窗幔,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方锦盒,锦盒里自然就是那块贵妃石了。 姚重一看,连连称奇,翻来覆去地摆弄,不释手地说:“小弟今天真是开了眼界啊!” 花春红回来后,陈柏涛自知自己酒后糊涂,不敢把给姚重看石头的事告诉她,好在姚老板是个极明理的人,从此没有再提及此事,大家一时相安甚好。后来姚重要回老家上海去了,陈柏涛还在醉仙楼置办了一桌酒菜,为他饯行。

一晃六年过去了,日本人的战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很快就占领了这座城市。和宝斋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小伙计们都散了,陈柏涛和花春红两口子决定把和宝斋关了,收拾收拾到花春红的家去,她家在山里,比这儿安全。但他们还没出门,就被一群日本兵请去了。

被日本兵请去的人陈柏涛都认识,都是城里古玩店的老板,他们面面相觑,一时弄不懂是怎么回事。一个日本人出来发话说: “各位不必惊慌,现在中日亲善,我们太君摆弄古玩大大的,今天把各位请来,就是要让你们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我们太君玩玩的。”他尤其点了几家字号的镇店之宝,限立刻送到。

大家又害怕又吃惊。害怕的是,日本人说到做到,如果不拿出来,就别想再过安生的日子;吃惊的是,他们怎么把大家的底子摸得这么清楚?场上的空气顿时凝固起来,陆续就有人颤颤惊惊地回去拿来了镇店之宝, 交了之后便可走人,也有些个断然拒绝的,当场就被狼狗撕了,那情景真是惨不忍睹。

日本人却没有点名让陈柏涛夫妇交出什么,只是把他们带往另一个房间。房内装点得极其雅致,中堂挂一纸扇,上画一枝牡丹,附诗一首,正是当年陈柏涛所作。陈柏涛惊讶万分,正自猜疑,屏风后踱出一人,竟是姚重:“兄嫂别来无恙否?”

“姚弟?”陈柏涛一惊,“什么时候来的?”

“哈哈!”姚重大笑,“我不姓姚,也不是上海人,我本名山口一郎,东京人氏,现任大日本帝国皇军大佐。”

“你…… ”陈柏涛夫妇大惊。

“念二位是旧交,只要交出贵妃石,我保证不为难你们。”

花春红回头瞪了陈柏涛一眼,陈柏涛又羞又恨,脸憋得通红。

“你们好好想想,交还是不交?”姚重,也就是山口一郎,口气听似和缓,却明显藏着杀气,

“呸! ”陈柏涛狠狠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交!”花春红说,“命都在人家手里了,为什么不交?”

“你 ?”陈柏涛气得朝花春红一跺脚,花春红却装作没看见,两只眼睛顾自盯着墙上的牡丹图。

山口一郎大喜过望:“好,嫂子是个明白人!”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把陈柏涛留下来作人质,自己跟着花春红回去拿贵妃石。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山口一郎喜不自胜地回来了,一面扬着手里的贵妃石,一面对陈柏涛说:“嫂子果然守信用,陈兄请便吧!”

“强盗!”陈柏涛气恨恨地在心里骂了一句,摇头叹气地走出了日本人的兵营。花春红在外面等着他,一看他出来,拉着他就七拐八拐扎进一条老弄子里躲了起来。果然,山口一郎一会儿就后悔了,派人出来追他们,他要独吞这份宝物,杀人灭口。

惊魂既定,陈柏涛一个劲地埋怨自已:“没想到这家伙竟是个日本人,我真是瞎了眼了!”花春红说: “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何必为这个事自责?”陈柏涛说:“只是便宜了那日本人,我怎么咽得下这口气?”“未必,”花春红笑道,“石头是有灵的,如果有缘,我们还会遇到它。”陈柏涛问:“此话怎讲?”花春红对他悄悄一阵耳语,陈柏涛望着老婆,连连点头。

再说山口一郎得了贵妃石之后兴奋至极,晚上就紧闭房门,焚一柱檀香,沏一壶浓茶,独自在灯下细细赏玩起来。第二天中午,侍卫见他迟迟没有起床,就去敲门,敲了半天也不见动静,感觉不对,赶紧报告上司,众人破门而入,吓了一跳,只见山口一郎直挺地躺在床上,身体已冰冷多时。

日本人查来查去,查不出山口一郎的死因,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而且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贵妃石是件宝物,只当是块寻常石头,根本没放在眼里。

后来,陈柏涛和花春红在朋友的帮助下几经辗转,跑到北平做起了小买卖,勉强糊口度日,直到日本人投降,才重新回到老家。 陈柏涛来到当年山口一郎的住所,翻遍了大大小小的角落,就是不见贵妃石的影子,没了镇店之宝,他茶也喝不香,觉也睡不稳,虽然和宝斋重新开了张,可陈柏涛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一天,陈柏涛在一老友处下棋,适逢厢房起火,众人四散而逃,老友的儿子却被困在火中,急得哇哇大哭。陈柏涛一看,顾不得多想,闯进浓烟烈火里冒死把孩子救了出来。就在他要转身离去的当儿,突然愣住了,他发现那孩子手中握着的一块葫芦状的石头,不正是贵妃石吗?老友说: “这是夫人前几天在地摊上花二十块钱买的,陈先生若是不嫌弃的话就送给你吧!”陈柏涛大喜过望,接过石头称谢而去。

回到家里,陈柏涛拿起石头细瞧,葫芦蒂上果然有一天然小孔,当年,花春红为防万一,从这小孔里灌进一种她家人猎狼用的剧毒药物,然后用蜡封上,那晚毒药遇热即化,山口一郎就是闻了之后一命归西的。

贵妃石如此失而复得,陈柏涛和花春红百感交集。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