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民间故事 >

狐狸大仙闹事

这事有百把年了。

从前,江边码头的大教场是个大柴棚,芦柴堆得像个小山头,买卖声柴都在这里。

英国鬼子到镇江,看到中国人都烧芦柴,红了眼,一心想霸占大教场做油库,想叫中国人买不到芦柴,买他的洋油。

这天,来了一个洋鬼子,带了一个洋奴翻译,拿了一张图,在大教场左一圈,右一圈,一连转了三圈,指手划脚,叽哩咕噜地说了一阵鬼话。

老百姓知道洋鬼子来了没有好事,就一起出来看看玩什么鬼把戏。这时洋奴翻译看老百姓都来了,说:"大家听了,洋大人要在这里造油库!限你们三天搬出大教场!”

大家一听,说要让出大教场傍外国人造油库!蚌个都气得脖子上青筋暴暴的:"哪个讲的?""知府大人答应的!""知府大人答应的,叫知府大人让,我们不让!”

洋鬼子一看,弄僵了,忙不迭地换出一副笑脸说:"只要大家肯让地,要多少银子,我给多少银子!”

"你就是用银子把地铺满了,我们也不卖!”

洋鬼子吃了瘪,见用官压不倒,用钱又买不动,就换了个腔调:"这里有狐狸大仙,你们住不安的!还是让给我们吧。我们洋人不怕!”

"你怎么知道的?你讲!你讲!”

"这个...这个..."老百姓一齐哄了上去,得洋鬼子回不出家,吓得夹着尾巴走了。

说也奇怪,自从洋鬼子来过之后,大教场的柴棚,一到中午十二点就失火。每次火虽不大,但闹得人不能安身。有人说:"洋鬼子说得不错,这里真有狐狸大仙闹事呢!”

"我就不信!为什么以前不闹,现在闹呢?这一定有鬼。”

"对!这里面一定有鬼。”

大家都不相信,就派人整天守着芦柴,望望到底有没有狐狸大仙。哪晓得狐狸大仙没有看见,却一连又烧了两天。到了第三天啊,忽然发现芦柴上有镜子光闪动,再仔细一留神呀!原来这光是从隔壁洋鬼子海关上打来了。鬼子海关的窗口正放着一面聚光镜,对着芦柴堆,一会儿,芦柴花子就起火了。这下狐狸尾巴露出来了,是洋鬼子放的火。

"洋鬼子真是个老狐狸,明里不来暗里来!”

"洋鬼子闹得我们不得安,我们就搬,叫他搬来也没有好日子过。”

"对,让他搬来好了!”

大家一齐心呀!三天就搬得空空的,离大教场远远的。

洋鬼子一看,一钱不花,老百姓就自动让了地,高兴得把嘴都笑歪了。老百姓前脚让出,洋鬼子第二天就在大教场币起了大英油库的牌子,不到个把月工夫,大教场的洋油桶就堆得像个小山头了。门口还用洋鼓、洋号吹吹打打的。

正是洋鬼子开始卖油的第一天夜里十二点,不知怎的,油库忽然失火了,整整烧了一夜,都没有一个人去救。老百姓都说:"这里狐狸大仙闹事了。"洋鬼子听了笑笑说:"我们外国不信这个的。"不到两天又把洋油桶堆得像个小山头。到了夜里十二点呀,不知怎么的又失火了。这下可烧得凶了,烧红了半边天,整整烧了三天三夜,还没有熄。鬼子洋油烧光了,都没有一个人去救。

洋鬼子这下吃了大亏,但又说不出口,就偷偷地搬出大教场,老百姓看到洋鬼子就问:"洋先生,你们不是不怕狐狸大仙的吗?”

洋鬼子听了这话,脸都气紫了,掉过头就走。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