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聊斋鬼故事 >

黄河鬼棺之谜(3)

三、叠死连连

第二天一大早,孙禹还没起,侯恪就敲着他卧室的房门大喊道:“孙县长,不好了,县政府的后厢房里死人了!”

县政府的后厢房里死的人是打更的老刘头。昨天晚上,孙禹让老刘头寸步不离地看守着那口石棺,他怎么一大早就死了呢?

孙禹赶到后厢房里一看,顿时惊得“啊”的一声怪叫。原来那口石棺已经让人给撬开了!昨天晚上,一定有盗贼光临县政府。这个盗贼先用绳子将老刘头捆了起来,然后撬开石棺,取走石棺里的东西。最恐怖的是变成了体的老刘头,他的两手被绳子所捆,可是身子已经腐烂肿胀成了一个大圆球,从他的嘴巴和鼻孔里,还一个劲地往外淌着腥臭的黑水!

孙禹办过很多起杀人案,体腐烂到这个程度,没有五六天的时间那是绝对不成的,老刘头死在昨天傍晚,他的体怎么能呈现这种状态呢?

侯恪找来了两名仵作,这两名仵作捏着鼻子,用巾垫手,这才将老刘头溃烂变形的体装进了一口薄皮棺材中。

孙禹捂着鼻子,本想走过去看看棺材里究竟装有什么东西,却被侯恪强行拉离了现场。老刘头很可能是死于瘟症,孙禹是一县之长,真要是被传染生病,那可就麻烦了。book.sbkk8.coM

孙禹回到办公室,正要发下布告,严查窃棺盗贼,就见南荒地村的地保一头大汗地跑进了县政府。他悚声说道:“孙县长,我们村的二秃子家发生了瘟疫,他们一家五口人全都惨死在院子中,每具体都腐败肿胀,口中连冒黑水呀!”

孙禹知道二秃子这个人,他父亲就是个窃贼,这小子更是坏事做绝。不用想,那口石棺,一定是他撬开的。

孙禹正要命仵作去收,桌子上的电话铃“哗”的一声响了,打电话的是孙禹的儿子孙世洋。孙世洋的医院一大早收治了几个身患瘟疫的乡民,他已经知道了南荒地村发生疫情的消息。孙世洋给孙禹打电话,是要告诉父亲一定要注意防疫。孙世洋现在要领着手下的几名医生和护士,背着消毒药水,赶往南荒地村发生疫情的现场灭疫消毒去。

孙禹刚想嘱咐儿子几句,孙世洋却把电话给撂下了。孙禹急忙派县政府的办案人员,带着仵作跟着那个地保直奔南荒地村抢先一步收去。真要是瘟疫将孙世洋传染了,他可就没儿子了!book.sbkk8.cOm

中午的时候,身穿防菌衣,脸上蒙着大口罩的孙世洋跟着县政府的办案人员回来了。孙世洋告诉父亲,虽然他用西洋药水给二秃子家消了毒,但现在又有多名到二秃子家看热闹的村民发病了,症状还是全身浮肿,口吐黑水!

去南荒地村的办案人员也有收获,他们在二秃子家找到了一个紫金铃铛。很有可能这个紫金铃铛就是二秃子从棺材中窃取的。办案人员用一个曾经装有西洋消毒药水的广口玻璃瓶,将这个紫金铃铛装了回来。

孙世洋简单地介绍完了情况,然后背着装满消毒水的药壶,直奔后面的厢房而去。如果不给石棺消毒,一旦疫情在县政府弥漫开了,那么石牛县可就乱了。

孙世洋背着一壶药水,全都喷到了后厢房中。可是当他喷到那口石棺前,却惊得“啊”了一声。只见那口六尺左右长的石棺中,平躺着一具四尺左右高的侏儒白骨。最人的是,这具白骨的头顶上,竟生着一个手指长的骨质角。

孙禹听孙世洋讲完情况,抹了一把冷汗说:“你爹我虽然不信鬼神,但这件事情太过诡异,我们还是找那个段破天了解一下情况吧!”

孙世洋虽然在西医的典籍中见过人类头上生角的记载,但实物却是第一次看到,他决定亲自去段破天家了解一下情况。

段家只是三间茅草屋,因为石牛县根本没有多少邪灵可供他驱逐,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很困顿。

段破天听孙世洋讲完情况,无奈地说:“我还是用鬼语之术,查查这瘟疫的来源吧!”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