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聊斋鬼故事 >

民间传奇故事之木魅(3)

接下来的两个月,小木匠每次做工都会带着老木匠。至于工钱,则两人平分。小木匠的活儿多,本来一个人就忙不过来。有了老木匠帮忙,收入反倒比以前多了。在这段时间里,老木匠将自己多年的木工心得都毫不保留地教给小木匠,令他受益匪浅。

这天,小木匠要出去干活,老木匠说有点累,想在家休息。于是,小木匠就一个人出去了。中午时,他回到家里,却发现满满一桌子的好菜。老木匠正等他回来,见状便道:“今日特地准备了这一桌酒菜,答谢小哥。这些日子多亏小哥收留,否则我这把老骨头也活不到现在了。这些天来,我托人联系上了闺女,又准备了足够的盘缠,明日就要动身去找闺女了。来,今日不醉不散。”

酒酣耳热之际,老木匠说:“小哥,你这个朋友我是定了。等我安定下来后,定会写信来,我把地址留给你。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虽然以小哥的能耐,我也帮不上什么大忙,但好歹多吃了几年饭,有些事,说不定也能出点力。”

说到这里,小木匠突然想到那块诡异的红木。这阵子忙,把这事儿给忘了。小木匠赶紧跑到院子里把红木挖出来,接着对老木匠说了那些怪事儿。

老木匠仔细一看,接着哈哈大笑,说道:“小哥,你真是问对人了。这事儿你要是问别人,绝对问不出来。太巧了,年轻时我曾跟着师傅四海为家,有一回,我们路过一个小村子,借住了一晚。那个村子位于大山深处,盛产木材,我和师傅商量着买些好木头,运出去卖个好价钱。隔天,我和师傅就四处搜罗木材。后来,有一户人家将上好的木头都卖给了我们,自己只留了一块红木。那块红木看起来毫不起眼,色泽暗沉。本来我和师傅对那块红木也看不上眼。可问题是,那户人家把好木头都卖了,也不见心疼的样子,却对那块红木视如珍宝。后来,旁敲侧击,对方才说出了真相。”book.sbkk8.coM

小木匠好奇地问:“那块木头有何特异之处?”

老木匠道:“深山之中,人迹罕至之处,有一种特殊的红木。年深日久,这种红木吸取天地华之后,有了灵,就会长出木魅。木魅和木头本为一体。木头为实体,木魅乃木之灵。这木魅虽为怪,但与人无害,倒也井水不犯河水。只不过,有一特异之处,任何木雕的玩意儿,只要一靠近木魅,都会被吸进去,化为木魅的一部分,了无踪迹。吸收得越多,红木的色泽就越暗沉,灵也就越足,自然越有价值。这红木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也唯有埋在土里才能让它暂时消停。想不到小哥你好心有好报,得了这木头,也误打误撞地把红木埋在地下。”

小木匠道:“照这么说来,这木魅除了能吸收木雕外,也没啥用处呀!”

老木匠笑道:“你有所不知呀,木魅吸收得越多越有灵。它吸收的本是木雕,若是碰到识货的,将木魅雕成木雕,就会栩栩如生,说是以假乱真都不为过。所以,用木魅之木雕成的木雕,价值连城。我以前看到的那块,色泽还没你这块暗沉,据说后来以上千两银子的高价脱手了。你这块,最保守的估计也该在千两之上。我知道,这阵子小哥无打采,无非就是因为林员外的女儿。这下好了,有了这笔钱,好事也就成了。”

老木匠这番话让小木匠整晚翻来覆去,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book.sbkk8.cOm

隔天一早醒来后,老木匠已经离去。那块红木还静静地躺在地上。小木匠想起昨晚老木匠的话,尽管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动手雕了起来。他打算按照林员外女儿的样子来雕这块红木。经过几天的废寝忘食,终于雕好了。

雕好的那一刻,小木匠看着木雕惊叹不已。老木匠说得确实没错,这长了木魅的红木确实灵气人,雕出来的东西如活的一般。那块木雕仿佛会说话一般,连眼睛都散发着万种风情。

木魅确实能乱人心神,盯着看久了,小木匠都有些错乱,几乎要将木雕当成了真人。他赶紧找了块红布,将木雕盖上,接着开始寻思找买主的事儿。

尽管很少人知道木魅的事,但小木匠的木雕一拿出手,还是引起了轰动。小木匠经常出入大户人家,到了城里后,找了几户名门望族。一见到木雕,对方都开出了天价。最后,小木匠将木雕卖给了一个富商,售价是一千五百两银子。

有了这笔银子,小木匠顺利娶到了林员外的女儿。说来也奇怪,新婚之夜,小木匠揭开盖头,却意外地发现,新子眼神澄明,说话也头头是道,完全不是以前的痴呆样子!新子也觉得莫名其妙,只觉得仿佛睡了一觉,迷迷糊糊了好一阵子,不知怎么揭开盖头的那一刻却突然清醒了。

婚后不久,小木匠因事经过一个小城,突然想起老木匠曾托人捎来一封信,信上的地址就在城中。于是,小木匠打听了一番,顺利找到了老木匠的住处。

老木匠的女儿是当地一个富商之妻,本是妾,后来正室去世,便扶了正。如今的老木匠日子过得很好。两人说起以往的事都不胜唏嘘。后来,小木匠说起妻子的转变,老木匠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定是那木魅的关系!那木魅,雕啥像啥,你把它雕成了林姑,它自然也就有了林姑的灵气和神韵。后来,尽管木雕卖出去了,但这木魅的灵气却因感应到你的深情,所以跑到了林姑的身上,开其心智,所以林姑也就好了。哈哈,只是,买这木雕的人就倒霉了。那红木没了木魅的灵气,也就成了普通的木雕,毫无可取之处。可惜了人家白白花了一千五百两的冤枉银子。”小木匠道:“这恩情,我记下了,日后有机会,一定好好报答人家。”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