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聊斋鬼故事 >

古代鬼故事之阴差(6)

尽管人们还不相信殷入差,也不相信三娃就是被他抓走的,但三娃突然暴病而亡确实被他言中了。从此,也就有人开始相信殷入差,会走索人命。

人们在半信半疑中传播着殷入“走索命”的消息……

有人敬佩说他是神,他能置人于死地,相信那些恶人歪人再不敢作非为,终有人能制服他了;有人畏惧说他是鬼,必须远离他,免得有朝一日被他缠住抓住,送去见了阎王;也有人鄙视嘲笑他是疯子,根就不相信他会“走索命”,简直就是在发疯,发癫,打乱说。

不管人们怎么议论,也不论人们对他怎么个看法,但怎么也无法阻止他走的事实。后来,隔三差五,他就会昏倒一次,然后不久周围就会有人死去。

当某人死了,有人问他“是不是你抓的?”他闭口不言,只是莞尔一笑;当他走后,若问他:“又去抓了谁?”他更是避而不谈,天机不可泄漏。当然,有时遇到父母或特别友善之人问及此事,也难免过意不去,失言相告。结果,泄漏了天机,自然免不了司—地府里的执刑官的毒打。

差也有抓错人的时候。据说,“错”一词最先来源于此—就是指差的疏忽将不该抓的间人给错抓了,造成了“冤假错案”,而且将其套在树上或关在山洞里数天或数月,当黑白无常来领取时发现不是该抓的,只得将其“无罪释放”—这就是有人重病日久一直不见好转,眼看就快死了,但后来不知为何又奇迹般的好了;有时被抓错的人,如果连黑白无常也未发现,直至到阎王那儿核对身份时才被发现,当然也就只有命令黑白无常将其魂魄还回去,也就是“还魂”,只不过,又要在孟婆那儿再喝一次忘魂汤,免得他还后泄露地府秘密—难怪有的人已经死了,但又突然复活了。如果,还魂时他的体被埋或被毁,那就只能找其他死人的体“借还魂”—难怪有旳死人虽然复活,但其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生活等与以前判若两人—因为灵魂已不是他本人的了;如果,一时找不到还魂的体,就只能成为“游魂野鬼”,四处游荡,继续寻找体还魂,或为非作歹,害人命,再夺其,自己还魂—怪不得有的人“闯鬼”后,其音容、言行及情大变—因为他的灵魂已经被“游魂”换掉了。他自己的灵魂又变成了新的“游魂”。book.sbkk8.coM

朝地府对抓错了的冤魂是没有“国家赔偿”的,当然,也不会让被抓错了的人别受冤屈,补偿办法就是增加他的寿。因此,有的“还人”还活了很久。

我们村的王老伯就是个“返人”。他年方60岁,平时身体好好的,突然一病不起,两三个月下不了,四处求医,八方寻药,病情不仅不见好转,反而日渐加重,气虚脱,面色惨白,走路打翩翩,一天傍晚终于断了气。子女们将其入棺,准备择期安葬。谁知,次日凌晨他突然醒来,推开棺盖,爬了出来,将守灵的人吓了个半死。book.sbkk8.cOm

原来,王老伯被殷入抓错了。那段时间,正遇曹地府“整肃吏治,彻查旧案”,抓捕的亡魂太多,黑白无常一时忙不过来,没及时将他取走。他一直被关在王家后面的山洞里。黑白无常来领取时,因为慌忙也没仔细核对其身份便匆匆带走。结果,到阎王那验明正身才发现他还有十二年寿未尽。本应抓的是另一个已满八十高寿且与王老伯同名同姓的老人。

殷入知道自己抓错了人,深感愧疚,而且担心他的家人将王老伯匆匆下葬,返不了魂。于是,他风急火燎地赶到王家阻止下葬。但见王老伯已经复活,多少感到了些欣慰。

他噗通一下跪在王老伯面前,冒着“泄露天机,必遭天谴”的风险,将这事的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地向王老伯及其家人和盘托出,并当场认错:“王伯伯,真是对不起,是我害得您受苦遭罪,还差点枉送了您的命!”

“入,别自责了,起来吧!”王老伯拉起殷入宽慰道:“这事不是你的错,谁叫我跟别人一个名呢。”然后又笑道:“哈哈,看来,我还真是个‘老不死’的呢。”

当然,王老伯也并未白受冤屈。阎王给他追加了三年寿。因此,他又多活了十五年。

殷入也因此事受到了责罚:“滥抓无辜”和“泄露天机”两罪并罚,被司狠狠打了一顿,身上多处青紫伤痕,好多天才消散。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