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聊斋鬼故事 >

瓶隐巷奇谈(7)

五、结尾

第二日时近正午,地方巡检司领着官差衙役来到禹门坊,押走了崔林中与崔文氏。

巡检司看到点时,讶异道:“你就是那个扮成女鬼,吓得崔文氏说出真相的跳月人?”

微笑颔首:“是,大人。”

她已经重新束起头发,穿着干净的布衣裙,脸也白皙干净,街坊们站得远远的,想到她昨夜披头散发、满目血泪的样子都心有余悸。

“我姓徐,你别怕。今晨来的路上,我们就说禹门坊当真奇事不断,这一路回衙门,你倒是说说具体如何?”巡检司对点充满好奇,“等开堂审案时,你的话也是最有用的口供。”

走时,不忘向禹门坊的街坊一抱拳,朗声道:“各位街坊,小女打扰大家了,抱歉!”

其实不是她的真名,她在“跳月人”戏班中,艺名长玉,是西上游藤县人,只因当年家贫,家中起先把大女儿小梅卖给崔文氏的家,也就是给崔文氏做了丫环,崔文氏出嫁后也就把她带到崔家。

谁知小梅没两年就死去,首送回时,家人发现她的脸上竟像牢里的犯人一般黥面,身上新伤旧患亦不计其数,但崔家给了一笔不小银两私了,小梅的父母也就认了,而这长玉当时被送入“跳月人”戏班学技,知道其姐死有冤屈,又因在戏班中生存,自有一身湖儿女气概,当年竟立志要为姐报仇,只是等待时机。倏忽十年过去,直到前些日子,因为跳月戏班到崇天塔进行数日的演技,她随班期间,便在禹门坊一带顺势摸熟地形,又闲聊式的从一些街坊口中,探听到许多关于崔家的事:崔文氏与崔老爷感情不和,却情乖僻善妒,经常怀疑家中丫环勾引老爷,因此常施以谩骂虐待, 尤其是三年前在崔家做短工的阿辛,忽然病死,长玉直觉她死得蹊跷,怀疑是被崔文氏虐待而死,于是她另寻时间告假回乡,实际是悄悄回到禹门坊,阿辛旧宅处潜伏下来。book.sbkk8.coM

其后,又仗着身为“跳月人”的如燕功夫,夜里翻墙到老太太房中,盗取她的几件不值钱的木簪银环首饰,便点灯静候在阿辛家宅中,只待遇到探看的街坊或甚人,就以女魂口吻将簪环给人,并请人去代领生前月薪云云。

当崔家人看到这些莫名失踪的首饰,听说是女鬼请人来讨债的,必然会有所反应。同时,打探期间,听说崔家老太太身边正想买人帮佣,她立刻找到李冰人,给了些银两请她帮忙引荐,顺利地进入崔家做工。

最后说什么装鬼吓人,那对于“跳月人”来说,实在是容易不过的技巧了。“跳月技”本身就擅用攀爬,凭一段特制绳索或白练,即可飞檐走壁,加上障眼特效放几把磷火,或趁人不备,抹些妆面的红色油彩,就是血泪模样,一切驾轻就熟。

只是……点长玉,也万万没想到两点:原本担当崔家前门小厮的巧汉,会在当晚尾随崔林中和崔贵的行踪,进而发现他们将荆货郎杀人灭口的事实,而那长期被欺负压迫的香巧,更是在当晚出现,和她哥哥一道,力主大家把崔家夫妇告上官府,也算长期受害而终于愤激起来报仇雪恨了吧。

然而,崔家里竟还有更大的案件——book.sbkk8.cOm

阿辛真是个苦命人!

禹门坊人都在议论,那瓶隐巷的周家,是城里开丝绸行的掌柜,原本跟崔家老爷要好,阿辛的男人就是在周家做事。

那一年崔林中也在外省参与绸缎买卖,却被外人坑走一大笔钱,正好遇到周家掌柜同在外地办货,价值近万两的上等绸缎竟使得崔林中生出邪心,毕竟没人知道他们两家曾一道同路,于是崔林中在偕同归途中,居然将周家掌柜及几个同行随从都杀害了,只是没想到阿辛的男人在被害前几日,曾请人写过一封家书给阿辛,当中提到路上与崔家相遇之事,等崔林中回到禹门坊家中,阿辛不见丈夫回来,便找崔林中询问,崔林中这才惊觉。为防阿辛寻根究底,几番软硬宽慰恐吓不成,崔林中就让心腹管家崔贵几次出外,少量买来乌头砒霜一类的毒药,分次下在阿辛的饭食里,使得她一月之间,断续出现头昏、泻痢等病症,起初不能做活只得回家静养,但很快也就死在家中。

又因身边没有亲人帮扶,崔林中假装拿出一些银两买副薄棺,将她停殡于宅中,待丈夫回来下葬,不曾想一停也就三年过去,若不是长玉装鬼引起崔林中惊慌,又把传话的荆货郎暗地里杀死,此次罪当无可出脱,州府县衙立即将崔林中定了个斩立决,崔文氏则因多年前虐待婢女小梅致死,暂判了绞监候。

长玉后来还回来过,帮忙运送荆货郎的首回南岸草埠村下葬。

她到底是个有情义的湖儿女,说若不是自己将荆货郎拉下这淌浑水,他也不会死于非命,然而荆货郎兄弟几个,就他还未成立家室,于是她将自己生辰、名字另刻一块牌位,与荆货郎一道下葬,并当着众人面发誓说,自己要嫁给荆货郎为妻,此生绝不二嫁,以后将跳月卖艺所得钱数,也会给荆货郎父母晚年生活。

荆家起初对她不假颜色,但后来看她坚持以未亡人的身份披麻戴孝,灵前下跪三天三夜痛哭,渐渐也就由着她去了。

禹门坊人都说,百年禹门坊皆是淳庞质朴的风气,有富贵不欺贫贱的良声,不曾想竟出了崔家这一门的祸害,还好天道昭昭,看顾孤寒,歹人总有被天理收去的一刻,方圆一带人可引以为戒,将这段公案流传后人,劝毋再重蹈覆辙。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