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教育故事 >

孔子被困陈蔡

楚昭王聘请孔子,孔子去拜见,路经陈国与蔡国。

陈、蔡两国的大夫们相聚谋划说:“孔子是一代圣贤,他每次抨击嘲讽的问题都切中诸侯的缺点。他要是被楚国重用,那我们陈、蔡两国就危险了。”于是他们派兵拦住孔子,不让通行。

孔子断粮七天,和外面不能联系,连粗劣的饭食都吃不到,随从的人都相继饿倒。孔子更加慷慨激昂地演讲礼乐教化,又叫来子路问:“《诗经》上说‘不是兕牛,不是老虎,沿着那旷野走’。我的主张不对吗,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步?”子路听后心里生气,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对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东西能困扰他的。想来大概是老师不够仁德,因此别人就不相信您;想来大概是老师不够聪明,因此别人就不推行您的主张。而且我以前曾经听老师您说过:‘常做好事的人,上天以好运来报答他;常做坏事的人,上天以灾祸来惩罚他。’如今老师您积累仁德,心怀仁义,长时间推行您的主张,怎么也会如此穷困呢?”

孔子说:“仲由不懂啊。我告诉你,你以为仁德的人就一定被信任吗,那么伯夷、叔齐就不该饿死在首山。你以为聪明人一定被重用吗,那么王子比干就不该被剖心。你以为忠诚的人一定得到报答吗,那么关龙逢就该不受刑罚。你以为劝谏的话一定听吗,那么伍子胥就不该被杀。遇不遇明君,是时机决定的;贤与不贤,是才能决定的。君子学识广播,谋虑深远,却遇不到明君的多了,哪里只是我孔丘呢?再说兰草长在深山老林,不因为没人欣赏就不芳香。君子修身讲德,不因为困窘就改变气节。做事在人,生死在命。因此,齐桓公在莒国产生了称霸的愿望,晋文公在曹国产生了称霸的决心,越王勾践在会稽山被围,立志图强。所以说,处于下位没有忧愁的人,就是考虑得不远?处于下位还常常快乐的人,就是志向不大?你怎么知道他的心情呢?”

子路退出去以后,孔子又叫子贡到他跟前,把对子路说的话跟子贡说了一遍。子贡说:“老师的学说实在是博大深,所以天下没有谁能接受。老师您干嘛不把您的主张稍微降低些标准呢?”孔子说:“赐啊,优秀的农夫懂得如何播种,不一定懂得如何收获。优秀的工匠能做出巧的东西,不一定能修理。君子能培养他的道德修养,创立政治主张,抓住主要的东西,理清头绪,不一定别人就能接受。如今不主动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创立出仁德的思想主张,却只求别人接受。赐啊,你的志向不够远大!你的想法不够深远呀!”

子贡出去,颜回进来,孔子也像先前那样问他。颜回说:“先生的学问最大,天下不能容得下。虽然这样,先生推行它,世人不用我们的主张,是掌握国家的人丑陋,先生有什么错误?不被收容才更显示您是君子。”

孔子高兴地感叹说:“有学问哪!颜家的孩子,让你富有、多财,我给你当总管。”

【大视角】

无论曲直穷达,人都不可以失德,失志,抑或降低君子之为君子的标准。困厄在身,内心却能够畅达无比;困厄在心,身体绝不能够通泰无碍。因此,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都是真正强大的表现。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