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教育故事 >

书法卓绝,求索不辍

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唐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博览经史,曾参与《艺文类聚》的编纂工作。擅长书法,各体俱,尤以楷书为最工,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四大家”,代表着唐代初期的书风。

询的父亲欧纥在南北朝时任陈朝的广州刺史,后来被朝廷妄以谋叛乱的罪名杀死。因欧询机智地躲藏起来,才免遭杀害。后投奔父亲的生前好友江总,江总把欧询当亲生儿子看待,教他读书。

询心聪明,颖悟过人,读书能做到一目十行。他读书,更好书法。开始时,他摹仿王羲之的书法,后来笔力超过王羲之,自成一家,号为欧体。他的书法外秀内刚,行书龙蛇蜿蜒,气韵生动;楷书则刚健挺拔,饱满而蕴含力度。

唐时,书法已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书法的好者很多。一般读书人都讲究书法,学生从识字开始就练习书法,临摹字帖。欧询的书法尤其受到人们的喜,人人都争着摹写,一时欧询成了名望很高的书法家。

询的书法流行到国外,也受到外国人的赞赏。一次高丽国国王派遣使者特意来唐朝向唐高祖李渊索求欧询的书法。李渊还是平民的时候就与欧询交好,对欧询的脾气秉非常熟悉,自以为对他十分了解。而当接到高丽使者带来的高丽国王的信件以后,才知道欧询的书法在国外影响很大,而自己却没有重视,这证明自己并不完全了解欧询。李渊非常惭愧,从此他常常把欧询的书法挂在墙上欣赏。一天,李渊凝视墙上欧询的书法,暗想其磅礴的气势、强劲的骨力,不正透视着欧询刚毅的格吗?李渊无限感慨,不由得自言自语地说:“只看到欧询的书法,而不认识他的人,必定以为这是个相貌魁伟的人写的。”

询成为著名书法家以后,仍谦虚谨慎地学习别人的书法艺术。一天,他游山时偶然经过索靖写的碑文,他顺便看了一眼,觉得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字体介于行书与草书之间,笔画也欠灵活变化,看不出气势来。他不以为然地走过去了。“咦!奇怪,公字的一撇他为什么向内而不向外,文字的一捺为什么似放不收?”欧询不由得停住脚步,“不能走,回去看看。”他折身回到碑前,仔细观察碑文。好书法,平淡之中蕴藏着磅礴的气势,无法之中蕴藏着谨严的法规,形散神凝,颇有大家风范。欧询看得着了迷,站着看累了,就把外衣脱下来垫在地上坐着看,直到太落山了还没看够,索晚上就在山上过夜。

晚上,山风吹来,欧询感到身上有点凉意。他束了束腰带,按了按帽子,倚着石碑睡着了。太疲倦了,他一觉睡到天亮。第二天欧询没有下山,在山上继续研究索靖的手法。半夜醒来时,还用手触着碑文的笔画。就这样,欧询一连呆在山上三天,直到感觉已探知索靖手法的髓,才拖着疲倦的身体,走下山去。

【大视角】

大家的造就,必是吸纳了众家所长,又超越了众家所长。因此,谁不自问问人,自疑疑人,自思思人,决难构建自我独到的天地。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