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教育故事 >

安贫乐道

孔子发现弟子原宪很会理财,就让他做了学馆里的总管。有一年春节,原宪准备回去和家人聚,孔子见原宪平日十分辛苦,决定给他一些小米带回家过年,原宪却坚辞不要。

孔子说:“不要推辞了,如果你家用不完,就送给你家乡的穷人吧。”

这样,原宪才接受了孔子赠给的小米。

原宪学习刻苦勤奋,孔子的许多思想都被他全盘接受。最后因为孔子的一句话,决定了他终生安贫乐道、矢志不移的取向。

那是一次师生间的闲谈。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

孔子告诉他:“你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出来做官领俸米;如果国家政治黑暗,就要躲开不干。”

原宪把孔子的话铭记于心。孔子死后,他才三十岁,正是力旺盛、年富力强的时候。可他看到四方各国都是坏人当道、好人遭殃的形势,找不到一处清明的做官场所,于是隐居到卫国的草泽之中,过着自食其力、孤灯苦读的清贫生活。

十几年后,子贡做了卫国国相。当他打听到同学原宪的住处后,便乘坐豪华的马车,率领大队人马,来到草泽之野。子贡见无路可行,就派随从军士砍伐荆棘,清除地面的草藤污泥,铺设出一条宽阔的道路。然后,子贡乘车,前呼后拥地来到原宪的茅舍。

子贡下了车,趾高气扬地嚷道:“屋里有人吗?”

原宪手捧书本,衣衫破烂、鞋帽不整地从低矮的茅屋里钻出来,双目无神地盯着子贡。

子贡见状,讥笑着说:“老同学不认识我了吗?看你老先生这个样子,是不是有病呀?”

原宪说:“我先前听咱老师说,没有多余的财富是贫穷;学习了仁义道德而不仁义的人才是病态。我原宪虽然贫穷,但乐于孔子之道。因此不是我病了,而是你病了吧。”

子贡见原宪连讽带刺,十分恼怒,便把准备送给原宪的物品统统丢进沼泽,扭头就走。从此,再也不向别人谈起此事。

【大视角】

不因困厄而弃道德,不因喧嚣而慕富贵,不因穷达而失气节,其心其身必定恬然自得。却见多少生命,陷身于灾难的诱惑里,最终欲自拔而不能。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