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成功创业故事 >

一喷一逛三方共赢

车身广告有玄机。

6年前,德鲁·利文斯顿还只是美国洛杉矶一个广告公司的喷绘工。德鲁家境不错,参加工作那年父母就为他购买了一辆汽车。但德鲁不想依赖父母,于是拿到车钥匙那天他做出承诺:以后车子的一切开销由自己负责。可开车一段时间后他就发现,自己挣的工资支付完日益上涨的油价后就所剩无几了。

一次,公司承接了一个婴儿用品的广告,德鲁负责几个商场便告牌的喷绘。

德鲁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剩余两天时间做什么呢?百无聊赖的德鲁见这次广告的宝宝图案挺可,于是就把它也喷在自己的车上。喷完后,德鲁觉得挺拉风,于是开着车子四处游逛。他没想到,这一喷一逛,竟为自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第三天一早,德鲁看到马托斯一脸兴奋地找来了。他激动地说:“你这个车身广告太神奇了,昨天我们的广告牌还没推出去,就有很多顾客找到商场焙买产品,提前疯卖了一天!”

马托斯说,他的一个同事无意间看见德鲁驾车在街上溜达,还看到很多人盯着德鲁的车身看。之后,还在卖场布置现场的马托斯就迎来了很多顾客,而这些顾客个个都说是瞧见了德鲁的车身广告才来的。说完这些,马托斯向德鲁递过来5张100美元的钞票:“朋友,请帮我们继续保留车上的图案吧,这500美元就当我们租用你的汽车打一个月广告的费用。”

这500美元,足够德鲁支付几个月的汽油钱了。他兴奋地想:以后还可以找别的厂家赚更多外快。果然,一个月之后,一个生产葡萄酒的厂家与他谈妥了“车身广告”业务,期限半个月,费用300美元。此后的几个月,德鲁的车身几乎每隔几天就变样,不断承接广告。不仅如此,他还带动周边养车难的朋友,让他们的私家车也都喷上各种各样的广告,赚外快。德鲁还给这群人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甲客”。

看着身边的“甲客”越来越多,德鲁又想:如果自己能够在企业、私家车主以及“想开车一族”之间铺上桥梁,必定能带来更大的效益。

于是,德鲁辞去工作,成立了洛杉矶第一家车身广告公司——“免费汽车传媒”。

“免费汽车传媒”主要承接各类企业的广告,然后向已经拥有汽车的人租用车身,每月支付一定的租金,或者直接免费为无车一族提供包装完毕的汽车。对待企业,德鲁会充分考虑车主身份和汽车日常用途,尽量为企业挑选最合适的“广告载体”。例如,一家洗衣粉公司需要打广告,德鲁就会帮他们找到住在市场敖近、带着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主妇作为车主,然后心包装。一旦她开车去开家长会或者到健身房,那么她的社交圈子就会看到这个牌子的洗衣粉的广告。而对于车主,德鲁也十分厚待。他除了支付给他们一定的租金以外,还会帮他们安装上全球定位系统等设备,或提供宣传活动中的赠品。

或许你会问,“免费汽车传媒”的利润又从何而来呢?答案很简单,企业支付给公司的广告费用一般很多,除去支付私家车的车身租金和其他费用,剩余的基本都是利润。

德鲁利用过去的人脉资源,再搜集来更多企业和私家车的资源,真正做到“甲客”一出,三方共赢——“甲客”一族赚到了外快贴补车用、企业利用流动广告有效宣传了产品,而“免费汽车传媒”每年能承接到近万个广告,收益非常可观。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