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成功创业故事 >

老产品,新形象

1907年,世界500强之一——德国汉高公司以硼酸盐为主要原料,在世界上首次发明了自作用洗衣粉,大大减轻了家庭主妇的劳动强度,“宝莹”品牌由此诞生。此后,汉高公司陆续研发出不同功效的宝莹洗衣粉,使得公司在洗涤剂市场稳稳地分到了一杯羹。1994年,宝莹品牌推出了一款“半创新”型产品——颗状洗衣粉。这款产品之所以被称为“半创新”型,其实大有原因。原来,此前宝莹推出的一款粉状洗衣粉卖得很不好,所以汉高公司想出了换汤不换药的办法,即在不改变洗涤效果的基础上,用颗料状代替粉状,让洗衣粉改头换面。

产品很快就生产出来了,宝莹品牌的营销主管赫伯特却为一个问题头疼不已:要怎样让消费者接受这个老产品呢?

一天中午,赫伯特待在家里苦苦思索营销方案。突然,他听到隔壁传来一阵阵笑声。可没过几秒钟,这可的笑声又瞬间变成了哭闹声。

赫伯特听得出来,这是邻居不足两周岁的女孩蕾莎发出的笑声和哭声。他探头一看,果然,蕾莎的母亲舒曼正逗女儿玩呢。

舒曼此刻正叉着一个肉丸在引诱蕾莎:“来吧,蕾莎,这是可口的肉丸。”正当蕾莎咯咯笑着想接过肉丸时,舒曼却立刻改口:“这可是水果,不是肉丸哦!”蕾莎一听这话,又是跺脚,又是哭闹。见此情景,舒曼又立即改了口:“这是肉丸,宝贝!”

说来也奇怪,蕾莎一听到肉丸就立即破涕为笑,然后屁颠屁颠地跑向母亲。可当舒曼一说手上的东西是水果时,她就又哭又闹。赫伯特看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蕾莎平常很喜欢吃肉丸,却很讨厌水果,所以舒曼来回切换食物品名时,她也跟着切换表情。

蕾莎的萌样惹得赫伯特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不过他同时也感到很纳闷:“为什么同一种食物,给蕾莎不同的定义,她就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呢?”赫伯特的妻子回答:“很简单,她的年龄还小,辨不清食物的种类,所以母亲引导她什么,她就认为是什么。”听完妻子的话,赫伯特若有所思。突然,他兴奋地大叫起来:“看来,我也应该引导消费者重新认识老产品!

赫伯特当即就赶去公司,召集属下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在会议上,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要宣传称颗粒状洗衣粉是新一代洗衣粉。“这不是在欺诈消费者吗?”会上有人提出异议。

赫伯特解释说:“不,这不是欺诈,而是引导。一个人的大脑常常把人、事物和事件按品质分级。我们认为一件事情好还是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把它划归到哪个等级或档次。比如,我们如果把街头表演归类到艺术,就容易接受它;相反,我们如果把它归类到乞讨的方式,就容易厌恶它。同样,如果我们将颗粒状的宝莹洗衣粉归类到新一代产品,那么它就在无形中把其它产品降格为过时的一代产品,一下子就脱颖而出了。”

听完赫伯特的这一番话,大家也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汉高公司随后就打出了强悍的广告词:宝莹推出新一代洗衣粉,颗粒状就是新一代的标志!您选择颗粒就是选择新一代,不选择颗粒就是放弃新一代!

赫伯特的策略果然见效。经此升级后,宝莹大颗粒洗衣粉受到了大批追赶潮流的消费者的关注,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很多企业老板都说,自己公司的老产品就像洪水一般,堵也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十分苦恼。其实,对待老产品最好的办法就是像疏导洪水一样去“疏导”它。是的,“疏导”,就是企业给消费者一个消费产品的全新理由,不过,这个理由必须是其它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例如宝莹颗粒洗衣粉,它就是依靠“新一代”这个全新的概念来引导消费者的习惯,从而塑造出自己的品牌形象。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