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成功创业故事 >

聪明的“台阶”

据《南史》记载,有一个叫刘凝之的人,他穿的鞋被别人认作是自己丢失的,刘凝之一看,果然很像,找不出理由说不是,就把鞋给了那人。那人后来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鞋,于是把错认的鞋还给刘凝之,刘凝之却不肯再要了。

又有一个叫沈驎士的人,他穿的鞋也被邻居认作是自己丢失的,沈驎士一看,确实像,就笑着说:“这果真是您的鞋吗?”随即就把鞋给了邻居。后来,邻居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鞋,把错要的鞋还给沈驎士,沈驎士说:“这不是您的鞋吗?”他笑着把鞋收下了。

都是被人错认了鞋子,刘凝之将鞋给别人,就“不肯再要”;邻居说鞋是自己的,沈驎士笑而予之,邻居发现错了,沈驎士又笑而受之。刘凝之的行为让还鞋人很尴尬,而且要一直背负做错的愧疚;沈驎士的话中没有责备之意,听起来顺耳顺心。同样的事情,沈驎士和刘凝之的态度却不一样,一个笑,一个不笑;一个欣然收下,一个不肯再要;一个给“台阶”,一个给“尴尬”,结果迥然不同,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虽然是小事,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君子风范。我们平常处世待人,不能学刘凝之,而应该像沈驎士那样——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

一条船可以由它发出的声音知道它是否破裂,一个人也可以由他的言行知道他是否聪明。聪明的人总会选择积极和善的说话方式,在适当的时候给人一个台阶下,使人感到温暖,好的处事待人的方式其实就体现在细小的言行之中。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