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故事会 > 成功创业故事 >

30大于1000万

1995年一个秋天的下午,身为电视台制片人的他正在街头闲逛,突然,他发现一个老头正在将一张牛皮切割成腰带兜售,看到这一幕,从小就热美术并造诣颇深的他眼前一亮,那张牛皮质地好,是手工鞣制的,纹理自然、原始、粗犷,是一块好材料,但老头做的腰带却太粗糙了,可惜了那么好的一块牛皮,他心动之下,就用30元钱买下了这块牛皮。

随后,他找到一位鞋匠,亲自设计制作了一个采访包,虽然做工简单,但配上粗犷的纹理,采访包却呈现出了一种原始而独特的美。第二天,他背着包去上班,到单位后,这款牛皮包受到了同事的一致赞叹。

得到认可让他更来了神,下班后,他又找老头买来牛皮,开始亲自动手制作各种皮包。渐渐地,他对皮具制作达到了痴迷状态,经常一做就是一晚上,那时,他的工资只有800元,每个月却要拿出一半买牛皮,这个费力又费钱的好让妻子再也不能忍受,他被赶到了地下室,虽然条件恶劣,但他却仍然乐此不疲。

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开装饰公司的朋友,朋友看到他的作品后非常吃惊,商业意识极强的朋友马上想到把这些包卖出去,当晚俩人彻夜长谈,一拍即合决定开店。

说干就干,他和朋友用一辆破三轮车拉着货,在村里捡了一个大石磨,捡了一些木头、茅草作为装饰、装修材料,并租下了一个店面,思虑良久,他为小店起了一个土味十足的名字“食草堂”。

但是,由于产品过于艺术化,顾客并不多,他经过分析后认为,应该给产品重新定位,当实用商品已不能满足人们需求,而纯艺术市场还没到来之时,只要能把艺术和实用结合起来,就会有市场。在这种理念引导下,“食草堂”开始重建,在店面设计、室内装修、商品陈列、色彩灯光以及皮具的制作工艺上都有了较大改进。

这一次,他破釜沉舟,辞去工作,全心投入到“食草堂”中,由于设计独特而实用,小店的生意一路向好,到了月底结算时,竟然卖了5万多块钱。3个月后,利润已经翻了倍,但这时,房东却突然要他退房。

他有些绝望了,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一个80多平方米的大店。一年25万,一个季度交一次,他咬咬牙,先交了一个季度租金,这时他已完全没了退路。如果3个月赚不到钱,就只能关门大吉了。开业那天他特别紧张,一直站在旁边着烟看着来往的顾客,直到晚上店里歇业了他才问营业员卖了多少,当得知一天的营业额已达7000元时,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富有个、别具风味的质朴真皮包,受到众多追求个的青年追捧,3个月后,他不但赚回了房租,还赚了个衣钵丰厚,名利双收。

此后的10多年间,他的“食草堂”走入了经营快车道,进入2011年,他已经拥有了一家国内规模最大的手工皮艺设计、研发、生产基地,“食草堂”的6家直营店、140家加盟店遍布中国各大中小城市,甚至连台湾、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也有了加盟店,年利润也已超过了1000万。

他就是“食草堂”老板牛合印,时至今日,他仍然铭记着当初用30元钱买来牛皮的事情,他坦言,如果没有这30元钱的付出,自己是不会取得这样辉煌成绩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30元的价值要远远超过现在的1000万。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