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原文+翻译),周礼译文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可能是战国时期归纳创作而成。《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无所不包,堪称为汉族文化史之宝库。
- 天官冢宰第一·叙官
- 天官冢宰第一·大宰
- 天官冢宰第一·小宰
- 天官冢宰第一·宰夫
- 天官冢宰第一·宫正/外饔
- 天官冢宰第一·亨人/兽医
- 天官冢宰第一·酒正/掌次
- 天官冢宰第一·大府/职币
- 天官冢宰第一·司裘/内树
- 天官冢宰第一·九嫔/女史
- 天官冢宰第一·典妇功/夏采
- 地官司徒第二·叙官
- 地官司徒第二·大司徒
- 地官司徒第二·小司徒
- 地官司徒第二·乡师/比长
- 地官司徒第二·封人/均人
- 地官司徒第二·师氏/媒氏
- 地官司徒第二·司市/掌节
- 地官司徒第二·遂人/土均
- 地官司徒第二·草人/羽人
- 地官司徒第二·掌葛/槁人
- 春官宗伯第三·叙官
- 春官宗伯第三·大宗伯
- 春官宗伯第三·小宗伯
- 春官宗伯第三·肆师
- 春官宗伯第三·郁人/典瑞
- 春官宗伯第三·典命/职丧
- 春官宗伯第三·大司乐/小师
- 春官宗伯第三·瞽蒙/司干
- 春官宗伯第三·大卜/诅祝
- 春官宗伯第三·司巫/神仕
- 夏官司马第四·叙官
- 夏官司马第四·大司马
- 夏官司马第四·小司马/司险
- 夏官司马第四·候人/司右
- 夏官司马第四·虎贲氏/道右
- 夏官司马第四·大驭/形方式
- 夏官司马第四·山师/都司马
- 秋官司寇第五·叙官
- 秋官司寇第五·大司寇
- 秋官司寇第五·小司寇
- 秋官司寇第五·士师/朝士
- 秋官司寇第五·司民/掌戮
- 秋官司寇第五·司隶/庭氏
- 秋官司寇第五·衔枚氏/司仪
- 秋官司寇第五·行夫/朝大夫
- 冬官考工记第六·总叙
- 冬官考工记第六·轮人/輈人
- 冬官考工记第六·筑氏/玉人
- 冬官考工记第六·磬氏/车人
- 冬官考工记第六·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