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古代文学 > 易经书籍 > 我说参同契 >

第01讲

我们书院有关道家哲学思想的课程,从《老子》、《庄子》到《列子》,是一系列连贯下来的。现在要研究的是《参同契》,这是最难研究的一本书。我本人对《参同契》的理解不一定是全对的,这并不是谦虚,我只能把自己的一些心得提出来,贡献给诸位做参考。这一本书在中国整体文化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古人更直指《参同契》是千古丹经之鼻祖。古今以来,尤其是讲修道的神仙之学,要炼丹法,要返老还童求得长生不老之术,这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不仅如此,它可以说既是哲学的又是科学的,很多相关学理,都来自这本书。现在西方人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史,也把《参同契》看成是化学、地球物理、天文等等学问的重要源头。只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往往忽略了这一本书,原因之一,是这本书实在很难研究。

惊人的学说

书名为什么叫做《参同契》? “参”就是参合,“同”就 是相同。怎么样叫做“参同”?简单地说,就是参合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融于一炉。这三种学问就是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我先声明,我是没有做到返老还童长生不死;假使做到了,我应该是个童子,结果我还是个老头子。不过这里提一件事情希望大家注意,据我所了解,世界上人类都在研究追问生命的来源,也在追问是不是死后有个东西可以存在。全世界人类由宗教开始,一直到现在的科学,都在围绕着这些问题打转。宗教家说有一个东西在人死后还存在的,到天堂那里,或者到了别的世界,像极乐世界。这种说法是不是能兑现,我们不知道,不过宗教家那么说,信众也就那么信。

对于这些问题,中国道教文化提出来,人的肉体生命与天地一样,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我们标榜人的生命可以“与 天地同休”、“与日月同寿”。中国文化把人的生命价值提得那么高,并不靠上帝,不靠佛菩萨,也不靠祖宗、鬼神。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资格,每人都可以成圣贤、成仙、成佛,只要能找到自己生命中真正的东西。我们现在活着,真东西没有发展出来,都是假的部分在维持着生命。

所以中国文化大胆地说,人的生命可以与天地同寿,只要太月亮在,宇宙存在,“我”就存在,与日月一样的长久。我们研究世界各国的文化,不管是宗教是哲学还是科学,没有敢这样大胆吹牛的!可以说世界上吹牛吹得最厉害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即使只是一种假设,也只有中国文化敢这么讲。其次,道家提出来,可以利用自己肉体的生命功能返老还童,长生不死。外国任何文化也没有敢这样说的。将来有没有不管,至少过去没有。

所以讲到中国文化的特点,只有道家的思想具有这一种特点。比较接近的是印度佛家的文化,但是佛家在这一方面是不愿多提的,只是偶然露一点消息。在释迦牟尼佛的许多弟子当中,他特别吩咐四个人“留形住世”,把肉体生命留在这个世界上,等到下一次地球冰河时期过去,另一个劫运来了,世界太平的时候,才交代给下一位成佛者,然后他们四人才可以入涅槃,离开这个肉体。

据我所知,只有佛家有这么一个说法,有一点接近中国文化这一方面的消息,这是其他人类文化所没有的。所以我们站在自己中国文化的立场看来,这一点很值得骄傲。

可是千古以来,究竟有没有不死的神仙?我们从小读的小说,听的传闻,乃至丹经、道书、神仙传上都说有不死的神仙,甚至现在还有朋友来讲某某地方的山洞里有神仙。问他见到过吗?没有,是听某人说的,某人又听他表哥说的,一路追踪下去连影子都没有了。世界上说神仙说鬼,多半都是如此。

龙代表的意义

前几年有年轻人提倡所谓龙的文化,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年轻人当然有他的理想,可是这样的提法是不大妥当的,因为中国远古文献并没提到龙的传人。《易经》上再三讲所谓的龙,不过是我们所用的一个标志而已。孔子是非常佩服老子的,弟子询问他,老子在你心目中究竟如何评价呢?孔子说:鸟,我知道它能够飞;鱼,我知道它能够游; 兽,我知道它能够走;至于龙,我知道它能乘风云上天,而老子他就像龙一样。

我们古代所讲的龙不是西方神话的龙,更不是已经绝种的恐龙。我们这个龙是四栖动物,能够飞,能够游泳,能够陆地上走,能够钻山入洞;能够变大,变成宇宙那么大;能够变小,比一根头发还要小。所以龙所象征的就是“隐现无 常,变化莫测”,也可以说不可测。古人画龙从不画出龙的全体,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见尾就不见首。这个动物在古代究竟有没有我们不管,至少是民族自我表达的一种象征,就像有些民族用狮子、美国人用老鹰来表达自己的民族神一样。

《参同契》提出来的,是老庄的思想观念、《易经》的变易法则、丹道的修炼方法。三样的原理相同,只要懂了某一面的道理,对于生命真谛就把握住了,这是《参同契》书名大致的来源。历史上相传,作者是东汉魏伯先生,道家称他魏伯人。我们讲《庄子》的时候提到,“真人”这个 名称是庄子所创,得道的人才能叫“真人”。所以后来道家道教的神仙都称做“真人”。那么相反的呢?我们没有得道 的都是“假人”。所谓假人,道家的名称叫做行走肉,把我们人类骂惨啦!没有得道的人走路,只是体在走,其中无物,其中无道,中间是空洞的。

历史上这位魏伯,学术地位很高,官却并不大。很奇怪,中国历史上学问好的人,官大的并不太多;官大的,学问又不一定成比例地好。不过,中国上古的文化,事业功名与学问是一路的,文武是合一的,后世把文武分途了。魏真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道家神仙传上称他火龙真人——一条浑身带火的奇怪的龙。可是在东方,我们晓得,龙都是带雨带水的。

宋儒口中的异端

过去的中国文化,由于儒家是学术的正统,对于佛家、道家的思想都有一点批判态度,所以旧的观念称佛、道两家文化为“异端”。“异端”是孔子《论语》里头的一个名词。后世像宋朝以后的理学家我叫他们理学家,并不一定承认他们是正统的儒家他们排斥佛、道两家,称两家为异端之学,好像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旁门左道。但是孔子并没有骂佛、道两家异端,是宋儒擅用了孔子的名词,自己又不懂这两家的学问,就是普通说“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同样的道理。

所谓异端就是偏见,孔子称一般有偏见的人为异端。 “异”就是不同,“端”就是另一头,另一头当然是偏见了,当时并不是指佛、道两家。后世宋儒理学家,共有五大儒,最有名的朱夫子朱熹,我们中国文化受他的影响有数百年之久,实在太大了!宋朝以后的儒家变成朱夫子的儒家,招牌虽打的是孔孟老店,老板换了朱夫子。本来另外有一个股东合作的,后来被朱夫子赶出去了,就是陆象山陆夫子。朱夫子注了四书,从宋元到明朝,要想考功名做官的话,非用他的思想解释四书不可,否则是考不上的。假如我生在几百年前,人家问我《参同契》看过没有,我说看过,那我就是异端,也就不能考功名了。

整个明朝三百年,朱元璋朱和尚当了皇帝以后,要拉一个有名气的同宗,光宗耀祖,就认了朱熹先生。他所注的四书就成了国家标准版,致使中国文化染上了重症。朱熹的观念对与不对,我们暂时不加讨论,那是儒家学术的范围。但是,朱熹虽然拼命地反对道家与佛家,却偷偷研究《参同契》,而且他还化名空同道人邹訢,作《周易参同契考异》。他研究《参同契》很多年,但却搞不通,到晚年都钻不进去。当然钻不进去!他也不打坐,不修道,怎么钻得进去!

朱嘉与白玉蟾

朱熹为什么要研究《参同契》呢?据说朱夫子在福建武夷山讲学的时候,刚好有一个道家南宗的白玉蟾,也在武夷山修道,有很多徒弟,后世称他为南宗祖师。既然称他祖师,差不多也是神仙了。一个道家,一个儒家,二人门下都有大批弟子。人类的好奇,古今中外都是一样,这些儒家年轻的读书人,每天都听子曰、子曰,听了半天,没有怎么样。可是看到人家那边修炼神仙丹道工夫的,不是红光满面就是脸上发青发乌,觉得总有一套,奇怪呀!就偷偷跑过去听。

朱熹总是讲那是异端,你们不要乱去听。后来弟子们告诉朱夫子,白老师那里的确有些怪事情,他有先知之明,是有道之人。朱夫子说,他“偶中尔”!也就是说瞎猫撞到死老鼠,给他碰巧碰对了。这个话当然是在他自己的补习班里对自己学生讲的,可是那个白玉蟾老师,也没有出门就知道了。第二天白老师就叫学生来约朱夫子,两校同学联欢去郊游。朱夫子也很高兴,就同意了。一去郊游,这可好了!下起雨来,大家没有带雨伞都淋湿了。可是白老师虽在雨中,他走过的地方四面没有雨,身上也不湿。朱夫子忍不住了问:“白老师呀,你这个是什么道理呀?”白玉蟾笑笑说:“偶中尔!”这一个“偶中尔”,朱熹脸面就挂不住了,心想我昨天说给学生听的话,他怎么知道?而且今天马上回敬我一个耳光一样。这个很奇怪,因此朱熹开始研究《参同契》。朱熹经常偷偷研究佛、研究道,这是公开的秘密,谁不想活得长命,谁不想变成超人?只是面子上死不肯承认。所以我对宋儒不论哪一位,始终有一点不认同:学问道德宋儒没有话讲,就只有一样不好,明明借用了佛家、道家的学理,来说明儒家的道理,然后翻脸批评他两家都是异端,都是骗人。宋儒搞的这一套,叫什么圣贤之学呀!

说到朱熹批评佛道两家的话,似乎内行又很外行。譬如他做了道家与佛家的比较,讲了很内行的话,在朱熹文集里头都有。他说道家修道是“形神相守”,这个对道家就超过普通的了解,这是说修炼神仙之道,可以修到返老还童长生不死。怎么叫“形神相守”呢?道家认为这个身体是形体,等于是个机器,这个机器的电能是道家所称的元神,是我们灵魂生命的根本,那是电能,就像电灯有了电能才发亮。所以只要我们这个肉体存在,那个元神就在我们身上。身上每个细胞每个地方都通元神的,人老形体衰了,这个机器用坏了,神也不通就离开了。道家所以能够返老还童长生不死,他做的工夫就是把形与神凝结在一块,这就叫炼丹。

佛家不同,佛家讲涅槃,生死都是空的嘛,时间到了,打个坐就走了。所以朱熹说佛家是“形神相离”,学佛的人求空,把肉体都看空了,使神和身体分离,这是朱熹的批评。表面上一看,佛家、道家都驳他不了,他不简单的呀! 道家、佛家的修炼工夫和学理,他还是做过研究的。

朱熹的学问没有话讲,但他对于白骨观没有深入研究,批评白骨观不是究竟。他说学佛的喜欢修白骨观,所以觉得这个世界是痛苦的,没有意思,不想留恋,而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他不同意这个观念,又认为白骨观在佛家工夫是下层的,当然他没有写他认为高的工夫是什么。其实他没写的下一句,就是认为人的生命是可以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不过他老兄同我们一样没有留住,朱熹在他的传记里有好几条是他对《参同契》、对道家学问研究的结果,他下意识地承认,人的寿命是可以修的。

第二点关于儒家与佛道的关系,我常常提一句话,读书人都好仙佛。尤其中国过去的读书人,你查他一生的历史、文章、诗集,都记载有几个和尚道士的朋友,好像不交几个这种朋友,就没有学术地位。就像很多现代人,要认识电视电影明星,才表示自己交际广泛一样。当年想认识和尚道士,是表示自己清高,所以文集诗集里,几乎每一个人都谈到与佛道人士交往的事。知识分子都好仙佛之道,但是知识分子很难修成功,因为学问好,欲望就多,烦恼就大,叫他放下来打坐修道,想是想,办不到。可是反过来看历代神仙传、《高僧传》,我们却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仙佛的学问都很好。所以如清代诗人舒位有句诗说:“由来富贵原如梦, 未有神仙不读书。”这是真正的名言,青年同学要想学神仙的,书一定要读好才有希望。

我曾经把这个诗第一句改了,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一个喜欢喝酒的文人朋友,他是富贵中人,所以上一句就改成“由来名士都耽酒”,一般名士都喜欢喝酒的,下一句还是“未有神仙不读书”,因为学神仙许多是读书的。

《参同契》三大纲要

讲了这么多,算是《参同契》的开场白。这一部书有历代各家的注解,书中主要有三大纲要:第一是“御政”,第 二是“养”,第三是“伏食”。所谓“御政”,那包括很多了,上至皇帝下至一个普通人,想修心养做人做事都是 “御政”。怎么样做人呢?就是走一条正路,知道人生的正道,政治也同时包括在其中。所以一切有关修道与做人做事、天文地理,以及人世间各种各样的正当法则、原理,都属于“御政”的范围。

第二 “养”,我们普通人修道学佛,要够得上第二步“养”可难了。我经常说学佛修道是我们中国古时的一门科学,这一门学问是研究身心命之学,它是有理论的。自己生命身体怎么来?为什么人有思想?要想得到答案,必须先把理论弄清楚,懂了理论再来修行。修行就是实验,反求诸己,用自己的身心去做实验。自然的科学也是懂了原理理论,然后用物来做实验的。

这个所谓“御政”的原理懂了以后,修养才叫做“养 ”。但是我们一般学佛学道的,不管用哪一种法门,念佛也好,祷告也好,念咒子也好,打坐也好,都是走“养” 的最初步路子,可是仍然养不好!要“养”,首先就要 认识“”,也就是佛家所讲的“明心见”。常有人说某人个不好,个是什么东西?还有中文把男女关系也叫做,明心见至高无上也用这个。这个究竟是什么东西?这就牵涉到中国文化的本位了。《礼记》上提出来人有 “”跟“情”两部分,所谓情,我们老一辈子讲话,这一个孩子情不大好呀。这个情的是什么东西?情又是什么东西?所以“养”是养哪一种?这些都是大问题。 第三“伏食”,就是成神仙。“伏食”就是在“御政”与 “养”做到之后,最后那个工夫。这个东西不从外来,是从自己生命里来。但是也不全然是从自己这个肉体生命来的,而是同宇宙有关系的。就是说有一个东西忽然会进入身体中来,但不是从嘴巴进去,而是由身体另外一个地方进去的。千古神仙不敢讲,据说讲了天打雷劈。不过我已经被天打雷劈很多次了,雷公来了我也跟他讲理。

我认为道是天下的公道,既然是天下之公道,就没有什么可秘密的一一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也不属于上帝。过去人为什么要当秘密藏起来呢?是怕人学坏了。因此把道法变成秘密,大部分是这个原因。好像一把刀一样,坏人拿刀去杀人,可是医生开刀也是靠这把刀。我素来不藏秘密,何必关起门来?不过有时候我也关门,因为我啰哩啰嗦讲了半天,公道摆在那里,你就应该懂,何必来问我?你再来问我,我就烦了。

这另外一个进入人体的地方,就是头顶。我们晓得婴儿头顶上这里“砰砰”地跳。修道修得好,这里一定开了,学密宗叫做开顶,不晓得你们诸位看过没有?我是看过的,书上看来的不算数,我碰到过这种人。过去我在四川的时候有一位老师七十几了,鹤发童颜。

鹤发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般的鹤羽是白色的,所以鹤发是形容银白头发;童颜是说面孔如婴儿一般。但是另一种解释说鹤发是黑的,所以暂且不做定论。讲到这位老师,他有四个特点:七十几岁子孙满堂,却不跟子孙在一起,一个人住一个小房子修道。房顶瓦漏了,他也不用楼梯,自己拿几片瓦,一跳就上了屋顶,补好了再跳下来,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

第二点,我们都晓得这个老师从不睡觉,我们年轻人顽皮都是第一流的,故意轮班和他谈话,一讲一整夜。他有一个习惯,一到了正子时,就靠在椅子上不动也不说话,无论你怎么说话他就是不答。大概要经过半个钟头,眼睛张开了,然后你刚才讲的话他都答复你,每天夜里如此,我们屡试不爽。

第三个特点,他七十几岁的老人,两个房一挤,同女人一样有水的。换一句话说,他修道到了这个程度,他的血已经变成白浆,当然不是变成什么白血球,白血球过多是病。

第四点,他的头顶上我们都去摸过,“枰枰”跳的,同婴儿一样。别的稀奇古怪事我们不去管他,仅这四点就很与众不同,是别人稀奇古怪不来的,也是我亲自见到的。这个所谓“伏食”,与头顶有关,到了某一个时候这个东西就进来了。

后来宋朝南宗道人张紫人,他著的另外一本丹经《悟真篇》,可同《参同契》媲美。张紫人既是禅宗的祖师,又是道家神仙。他那篇《悟真篇》就提到“伏食”的道理,他说“一粒金丹吞人腹,始知我命不由天”,那也是牛吹得很大。他说人修道到了“伏食”那个境界,一个东西就进来了。“一粒金丹吞人腹”,腹是指肚子,这可不是大家修道修的这个丹田;“始知我命不由天”,生命就可以自己做主了。这就是“伏食”的纲要。

三种丹

在这里我要再介绍道家所讲的“伏食炼丹”。在我们的甲骨文里,也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丹”字跟太的 “日”字一样,就是一个圆圈中间一点,空空洞洞之中有一个东西。后来把这个丹字中间加了一横,有各种写法,反正是代表有个东西在一个空洞的中间。

我们晓得道家有三种丹的分类,所谓天元丹、地元丹、人元丹。我们普通一般打坐做工夫,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炼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都是自己做工夫在身体中炼成了人元丹。现在一般练气功的人还做不到,真正炼丹成功的还只是人元丹。

人元丹是根据道家的《高上玉皇胎息经》来的。这本经讲到上药三品,就是人本身的、气、神,我们后世一般打坐修道做工夫都在搞这个东西。这个就又要扯到明朝的大儒王明了,他同朱熹对中国文化影响都非常之大。不过他同朱熹的路线相反,是走陆象山这个学派的路线,而且佛道两家他都学过。在他传记里都有,能够未卜先知,不过后来他放弃了。为什么放弃?也就是书读多了,官做大了,“道”就不容易修成功了。王明虽然最后放弃了学道,可是也吹了一句大话,依我们现在观念看来是逃避的心态,他说道家也不必修,在那里练气功打坐,上通下来,下通上去,一天时间都费了,王明认为那是“搬弄神”。

但是我们再仔细看看王明这一句话,他承认人的生命里有一个东西叫做神,他至少承认这一点。我们常常听到有恭维人神不死,神是什么东西?神是不是一个真东西?这是个问题!如果是真东西的话,就可以把握回来,把握回来就叫做人元丹。王明后来为什么能够搬弄神而不搬了?我们休息一下再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