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古代文学 > 唐诗 > 古诗文赏析大全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赏析

青玉案①·元夕②

辛弃疾 〔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③,更吹落、星如雨④。宝马雕车⑤香满路。凤箫声动⑥,玉壶⑦光转,一夜鱼龙舞⑧。

蛾儿⑨雪柳⑩黄金缕⑪,笑语盈盈⑫暗香⑬去。众寻他⑭千百度⑮,蓦然⑯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⑰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西带湖。

注释

①青玉案:词牌名。

②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③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④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形容满天的烟花。星:指焰火。

⑤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⑥凤箫声动: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

⑦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⑧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⑨蛾儿:古代妇女于元宵节前后插戴在头上的剪彩而成的应时饰物。

⑩雪柳:原意为一种植物,此处指古代妇女于元宵节插戴的饰物。

⑪黄金缕:头饰上的金丝绦。

⑫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⑬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⑭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⑮千百度:千百遍。

⑯蓦然:突然,猛然。

⑰阑珊:暗淡;零落。

译文

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之多如千树花开,又吹得焰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

此词的上半阕主要写元宵节的夜晚,满城灯火,众人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东风还未吹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落下,好似陨星雨。这是化用唐朝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接着写车马、鼓乐、灯月辉的人间仙境,写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雕”“凤”“玉”,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与此同时,这也是对词中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青玉案·元夕.jpg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人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未曾离去!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到末幅煞拍,才显出词人构思之巧妙: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织成的元夕欢腾,下阕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就没有任何意义与趣味。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辛弃疾自身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元夕》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