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古代文学 > 史书 > 鲜卑帝国传奇 >

凉州

第二十五章 凉州

立国六十年余年的前燕灭亡了,前秦一统中原,大秦天王苻坚并未因此停止征战的步伐,坚定而执着地向着他混一四海的目标继续前进。

秦国的敌人只剩下南方的东晋、北方草原的拓跋代国和西方凉州的前凉国。公元373年,前秦发兵五万,攻取东晋的梁州(今陕西汉中地区)和益州(今四川)。两年后,五十一岁的王猛患病卧不起,苻坚亲自为他到南、北郊以及宗庙、社稷坛祈求神灵,并分派侍卫大臣前往黄河、华岳遍祈诸神。王猛病中上表苻坚,劝他放缓征战的步伐:“臣闻报德莫如尽言,谨以垂没之命,窃献遗款。伏惟陛下,威烈振乎八荒,声教光乎六合,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平燕定蜀,有如拾芥。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是以古先哲王,知功业之不易,战战兢兢,如临深谷。伏惟陛下,追踪前圣,天下幸甚。”王猛表中提出了一句令人不解的格言,“善始者不必善终”,人常说善始善终,王猛怎么会反其道而行之呢?纵观全文,他是在劝苻坚及时收手,王猛懂得盛极而衰的道理,他说“古先哲王,知功业之不易,战战兢兢,如临深谷。”面对胜利绝对不能狂妄自大,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世上的事远没有十全十美,过度追求完美往往适得而反,事物有一个巩固提高的过程,要善于总结,善于积累,等待时机,俗话讲“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王猛果真是远见卓识、深谙治世之道的能臣,若他再活十年,天下又是一番景象。

“无边落木萧萧下”,秋七月,王猛病逝,临终留下遗言,劝苻坚排除鲜卑和羌族的势力,不要南下攻晋,“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苻坚亲自装殓王猛,三次前往痛哭,并对太子苻宏说:“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此言与石勒如出一辙,可见少数民族的君王实在渴望汉族人才的辅佐。

苻坚混一六合的决心不仅未能因为王猛的离世而淡去,反而更加强烈,在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秘密,就是南下灭晋取得正统,王猛正是看穿他的心思,临终前极力劝谏,一辈子对王猛言听计从的苻坚现在反而怀疑王猛对他的故国心存留恋。为达到南下消灭东晋的目的,苻坚对北方剩余的两个国家一一展开攻势,弱小的前凉国首当其冲。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唐代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以其苍茫大气、幽怨哀愁流传于世,广为传颂,它所描绘的地方便是古凉州,亦称河西走廊,在今甘肃省。西起玉门关,经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东至乌鞘岭,高耸入云的祁连山横亘其南,延绵起伏的走廊北山斜行其北,两脉夹峙,其地狭长平坦,窄处宽仅百公里许,是古代有名的丝绸之路,斜晖驼队、朔漠边墙,映证了古凉州的苍凉与璀璨。

祁连山,匈奴人称作“焉支山”,山峰的皑皑白雪孕育出凉州一片片美丽的牧场,成为西北各族人民栖息繁衍的故乡。自汉以来,因为他的美丽富饶,贯通东西的独特地理位置,成为汉人、铁弗匈奴人、卢水胡匈奴人、乞伏鲜卑人、秃发鲜卑人、羌人、拓跋鲜卑人、吐谷浑人、西域诸族人角争的所在。八王之乱后,中原动荡不安,汉人大量西迁,这块“由来征战之地”反倒成为一片净土。

凉国的建立者张寔是袭父张轨之职而为凉州刺史的,公元315年,正值匈奴汉国兴起,攻占洛,天下大乱之时,凉州的一名士兵偶然之间得到一块刻着“皇帝玺”三个字的玉玺,凉州的文武官员不约而同地向张寔祝贺,认为天意如此。张寔思路非常清晰,听出手下人的话外之音,他对大家说,“我平常最恨汉朝的袁氏兄弟,他们为得到皇帝的玉玺不择手段,大失人心,不然天下也不会为曹氏所据,诸君又何出此言啊?”当天就派人把玉玺送给长安的晋愍帝小朝廷。

刘曜兵围长安,晋愍帝遣使向天下求援,四方诸候无人应者,只有张寔先后两次派将领王该、韩璞率凉州兵入援长安,第二支军队开拔时,张寔给右丞相的司马保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王室有事,不忘投躯。孤州远域,首尾多难,会闻朝廷倾覆,为忠不达于主,遣兵不及于难,痛慨之深,死有余责。今更遣韩璞等将,唯公命是从。”张寔对晋廷的赤胆忠心可表于天日,可司马保之流保存实力,竟眼睁睁看着长安陷落而袖手旁观。

晋愍帝投降汉国的前一天晚上,让黄门郎史淑、侍御史王冲带着他给张寔的手诏突出重围,拜张寔为大都督、凉州牧、侍中、司空,让他辅佐琅邪王司马睿共济国难。张寔在姑臧(即今甘肃武威市,当时属武威郡,凉州的治所)大哭三日,以天子蒙尘为由,坚决不接受官职。

张寔为人太忠厚,难免为人所算计,凉州这片净土被不少有野心的人盯上,公元320年张寔被部下暗杀。张寔死后,儿子张骏太小,兄弟张茂做上了凉州牧、西平公的位子。在任上发兵南下掠取了不少土地,并建造起凉州的象征姑臧城,仅仅过了四年患重病死去,临死前拉着侄子张骏的手叮嘱道:“我张家世代忠良,今虽华夏大乱,皇舆播迁,你也应当谨守人臣之节,上不负晋室,下保全百姓,则凉州幸甚!”

张骏也真没有辜负乃叔的一片忠心,继位后三番两次派使臣到江东去向晋朝称臣,无奈道路断绝,中原被前赵控制,蜀中又被李雄控制,张骏竟然想出奇招,用向李雄称臣的办法借道去东晋,终于联系到东晋朝廷,一了张家的心愿。

张骏年纪虽小,有心计,但用兵马马虎虎,刚继位的时候见到匈奴前赵势力强大,接受刘曜封的凉王,等到前赵后赵一翻脸,两国兵戈相向的时候,他也落井下石,丢掉刘曜封的凉王,仍旧称凉州牧,晋大将军,并派兵攻打前赵,结果被前赵击败,丢失了河南之地(指黄河以南)。好在石勒打败刘曜,河南之地失而复得。石勒派出使者封他做凉州牧,开始张骏看不上石勒,因为石勒是灭晋的急先锋,他把石勒大骂一通,又怕石勒知道自己骂他,将后赵的使者扣下不让回去。后来一看后赵统一北方,势力强大,又接受石勒的官职,表面上向后赵称臣。

张骏的功绩就是平定西域,公元335年,凉兵西征,龟兹、鄯善等国纷纷投降,向张骏朝贡,扩大了凉州的版图。

张骏病死,世子年仅十六岁的张重华做了凉州牧,假凉王。一继位就陷入危难之中,前赵天王石虎在慕容家族面前吃尽苦头,大丢颜面,把愤怒洒向凉州。石虎对张骏有所顾忌,难道还怕一个小孩子吗?数万羯兵在王擢、麻秋和孙伏都的带领下浩浩荡荡杀奔凉州,接连攻下许多座城池,凉州大震,张重华扫地为兵,派将军裴恒抵御赵军,裴恒畏惧羯兵声势,固守广武不敢交战。

凉州司马张耽向张重华推荐谢艾,他说:“国家的存亡取决于军队,军队的胜败取决于将领。故燕国任用乐毅,克平全齐,及任骑劫,丧七十城之地。如今评议者荐举将领,大多推举故旧。韩信被荐举,并非由于他是过去的功臣,所以贤明君主任命将领,并没有固定不变的人选,只要才能胜任就授以重任。如今强敌就在境内,众将领都畏怯不进,人心恐惧。主簿谢艾,才兼文武,可以起用他来抵御赵军。”张重华马上把谢艾找来问他破敌之策,谢艾也不谦虚,在朝堂上口出大言:“给臣七千兵马,为殿下吞王擢、麻秋等羯贼。”

张重华大悦,马上拜谢艾为中坚将军,给步骑五千,让他去攻打羯兵。其实也不见得年纪轻轻的张重华有识人之明,当时凉州人确实没有人象谢艾这么有胆量。

凉州早已倾城而出,谢艾要七千兵凑不起来,只有五千多人。谢艾带着五千兵丁出振武关,夜里有两只猫头鹰在军营中鸣叫,众人觉得不吉利,谢艾有话说:“玩六博棋时,得到饰有猫头鹰图案棋子的人获胜。如今听到猫头鹰叫,这是战胜敌人的征兆。”说得大家挺有信心,谢艾也真是厉害,一战大败羯军,斩首五千多人。张重华认为谢艾是福将,封他做福禄伯,没立上战功的人连忌妒带生气,把谢艾排挤到酒泉做太守。

赵将麻秋不服气,对石虎说之所以被谢艾打败,是因为自己疏于防范,被人家打个措手不及,下回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公元347年四月,石虎再次命令麻秋伐赵,麻秋率八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发,把个枹罕城(在今甘肃临夏)围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云梯地道,上下俱进,凉军守将张琚死守城池顽强抵抗,羯兵死伤数万,枹罕固若金汤。石虎再派刘浑率步骑两万增援,依旧攻城不下,反被张琚偷袭得手,纵火焚烧后赵军攻城器械,麻秋只得率军退守大夏。石虎仍旧不甘心失败,再发援兵,孙伏都、刘浑率领步、骑兵二万人与麻秋的军队会合,三万大军绕过枹罕,长入,渡过黄河,在长最(今甘肃天祝)筑城。摄于羯军声势,凉将宋秦等人率领两万户向后赵投降。

张重华感觉形势不妙,再次起用谢艾,任命其为使持节、军师将军,率领步、骑三万向黄河进发。谢艾乘轺车,头戴着白色便帽,击鼓前进,视羯军如无物。麻秋远远望见,怒道:“谢艾一年少书生,冠服如此,轻我也!”上回让你打我个不注意,这回非干掉你不可。下令锐的三千黑矛龙骧兵冲击凉军,直取中军。左右随从见羯兵来势汹汹,赶紧劝谢艾下车骑马,谢艾不慌不忙,不是让我下车吗?好!谢艾走下车来,下令安上胡,往上面上坐,指麾处分,镇定自若,唬得羯兵以为有埋伏,反而不敢攻击。这一回麻秋中谢艾之计,谢艾害怕麻秋固守长最城不出,故意“轺车白帽”诱他出战,事前已令将军张瑁率兵从小路截断羯兵退路,后赵军大乱,谢艾乘势进攻,大破羯赵军,连斩数将,获首级一万三千,麻秋单马逃奔大夏。

后赵中书监石宁率领并州、司州的军队两万多人再次增援麻秋。五月,麻秋与石宁合兵一处,汇集羯兵十二万再次进屯黄河之南,分派诸将数路进攻,刘宁、王擢攻略晋兴、广武、武街,凉将牛旋拒敌不利,退守枹罕。羯赵军直至曲柳(在今甘肃武威东南洪池岭北),姑臧城内大为震恐。张重华想亲自出征抵抗,谢艾固谏,“君者,一国之镇,不可轻动。”

谢艾率步骑两万再次出征,在军前竖起大旗与兵众誓师,兵进神鸟,连战连捷,击败赵将王擢,大败麻秋,十二万羯军被杀得屁滚尿流,麻秋狼狈逃回金城。石虎闻听败讯哀叹道:“我以偏师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困于枹罕,真所谓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凉州牧张重华数次击败石虎后趾高气扬,在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石虎死后正式登上凉王的宝座。他的凉国史称前凉。张重华只做了四年凉王,便一病不起,临终前立儿子张曜灵为世子,张重华死后凉国内乱,他的族兄张祚和张重华的母亲通,杀死张曜灵自称凉王。

张祚字太伯,博学雄武,有政事之才。只有一点坏病,贪好色,不仅与张重华的母亲胡搞,又私通张重华的妻子裴氏。张重华的妻妾、未嫁的女儿,无不染指,简直就是个色中的饿鬼。

张祚深知自己的王位来得不正当,对各地的守将不放心,派人去酒泉杀害谢艾,可怜谢艾一代名将未能战死沙场,却死在自已人手中。张祚又要杀另外一名大将枹罕太守张瓘,张瓘可不是谢艾,发檄各郡讨伐张祚,杀入姑臧,砍了张祚的脑袋,改立张玄靓。张玄靓只做了八年凉王,被他的叔叔张天锡取代。

张天锡字纯嘏,张骏少子,小名独活。开始他的名字叫做公纯嘏,别人笑话他三个字,自个改成两个字。他发动政变,杀死张玄靓后自号大将军、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向东晋称臣,被封为大将军、大都督、督陇右关中诸军事、护羌校尉、凉州刺史、西平公。

张天锡有名士之风,和王衍一德行,信口雌黄,执政期间只知游玩不理朝政,“数宴园池,政事颇废。”凉州文武上书劝他,他还振振有词,说什么“我不是好游玩,游玩有所得。观朝荣,则敬才秀之士;玩芝兰,则德行之臣;睹松竹,则思贞之贤;临清流,则贵廉洁之行;览蔓草,则贱贪秽之吏;逢飚风,则恶凶狡之徒。若引而申之,触类旁通,我做人也就会越来越完美,品行也就会越来越好。”

公元376年,苻坚命大将苟苌、盛、梁熙、姚苌等将率步骑十三万进兵凉州姑臧,遣使召降张天锡,张天锡射杀使者拒不投降。前秦大举进攻,凉州兵大败,损失三万八千人,张天锡“素车白马,面缚舆榇,降于军门。”被送往长安,封为归义侯,前凉宣告灭亡。

前燕和前凉相续亡国,前秦控制住东起辽东,西至西域之地,对塞上草原的拓跋代国形成包夹之势。大秦国凭借剪灭二国的气势三道并进,攻入大草原,代国的灭亡势不可免,历史的天空再次为我们留下一个生死之谜,是一个什么样的谜呢?请看下一集,什翼犍之死。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