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古代文学 > 古典侠义小说 > 白眉大侠 >

第四十五回 闹祠堂张华寻旧账 战群寇芸瑞卧病床

朱亮、王顺四人来到葵花冈临时公寓的门外,朱亮一晃拐杖高声喝斥:“开封府的人住在这儿吗?蒋平在不在?都给我滚出来!”

店房里的伙计正在往里边端饭,他一探头:是哪儿来的,这么厉害?撒腿如飞往里边送信儿。蒋平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朱亮敢来堵门叫阵。四爷听后魂飞天外,手中的饭碗都落地了:“快点集合!”霎时,开封府的官人全都来了,小七杰、小五义,老一代的英雄展熊飞等,足有三四十位。蒋平当众宣布:事情有变,有人堵住门来挑战,听意思好像是飞剑仙朱亮,别人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大伙看怎么办?年轻人说:事到如今只有和他们拼了,让他们有来无回!大家一听往外就闯。蒋平一看:“慢着!现在都得听我的命令,看我的眼色行事。”蒋平明白,这帮年轻人不管天不管地,真要伸手说不定把命送了,现在自己是当家人,得对大伙儿的安全负责。蒋平这一强调,众人点点头,蒋平就率领大伙儿直奔门外。蒋平出来一看,把脖子又缩回去了。他一瞅,真是朱亮,后面还跟着陈东坡,还有紫面金刚王顺、白莲花晏风,这都是久打交道的了。四爷恨得牙根发痒,心想:完了,现在援兵未到,光靠我们这点人真是以击石!但事到如今不豁出去一头也不行了。蒋四爷迈大步来到店门前,手拿蛾眉双刺一阵冷笑:“嘿……!我当是谁哩,是朱亮老剑客,几位挺好吧?”朱亮一看是蒋平,往他身后一瞅冷笑一声:“蒋平,你没想到吧?知道本剑客干什么来的吗?要摘你的脑袋!要识时务,你就把兵刃放下乖乖让我们捆上,交给总辖大寨主任凭发落。如果把本剑客激怒了,今天我踏平店房,杀你们个鸡犬不留!”陈东坡叫得比谁都凶:“阿弥陀佛!蒋平,你究竟打算怎么办?不服的过来。”他把金棋盘晃得呼呼直响。小弟兄们就想往上冲,但是蒋平有话在先,他不让谁打,谁不敢过去。大家横眉怒目在旁边拉着架子。

单说蒋平真有经验,什么场面他没见过?四爷尽量控制紧张心情,脸上还强装笑脸:“朱亮,你真是贼胆,这是什么地方?是开封府的临时公馆,你竟敢跑到这儿来叫号,好!够英雄,有胆量。不过,咱们把话说清楚,你想干什么?”“干什么!第一,这儿是属于叠云峰狼牙涧的地盘,没有你们立足之地;第二,你们当头头的必须跟我们到山上认罪;第三,艾虎、龙天彪、红文、钟林必须交出来,为小姐报仇雪恨。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哈哈哈!朱老剑客,我看你是说梦话吧?……我还有几个要求:第一,你们赶紧把兵刃放下任凭我们发落:第二,我们要平山灭寨;第三,我们要捉拿杀徐良的凶手给徐良报仇。三个条件也缺一不可,不然叫你们有来无回!”其实事到如今,他是个当头儿的,他不横着点,那不就完了吗!明知办不到,也得这么说。朱亮点点头:“蒋平,你说这话不怕风大扇了舌头?三个条件也罢,三百个也罢,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你们哪个不服先会会我飞剑仙!”蒋平回头看了看:挑谁也不行。能打的都没来,就是都上去也不是飞剑仙的对手。四爷一想:也罢!先豁出我这条老命,我死了也尽心了。蒋四爷想到这儿,一晃蛾眉刺就跳到朱亮面前:“姓朱的休要猖狂,四爷陪你……看!”蛾眉刺走空了。飞剑仙冷笑一声:“蒋矬子,就你这两下还在我面前显示?我要叫你过去三个回合就不叫飞剑仙!”蒋平答道:“你少废话!”抡蛾眉刺就扎,朱亮使了个“海底捞月”拐棍往上一歪斜,一对蛾眉刺全飞了,崩起十几丈高,翻着个儿往下掉——蛾眉刺落地。再看蒋平,虎口震破了。四爷转身刚要走,朱亮的拐杖就到了,奔四爷的腰砸来。蒋平一看:干脆把屁股给你得了,这儿肉厚,揍一下不要紧——蒋平是实在没招了,身子往上一挺,“啪!”正揍到屁股上,把蒋平到院里摔倒在地。再看屁股,一条大紫棱子,想动也动不了。南侠展熊飞拿宝剑迎上去,三个照面宝剑飞了。南侠拣宝剑时钟林又上去了。几个都不是人家的对手,他怎么能打得过朱亮呢?朱亮也知道棍里有药粉就不碰他的棍:“小娃娃,你休想叫我上当。”钟林想使劲儿使不上,不碰棍,里面的药也出不来,钟林也冒汗了。房书安在后面直喊:“稳住!弟兄们上!”大伙儿各拉家伙往上就闯。朱亮身后三位也不示弱。双方互相厮打,展开了一场混战,所幸的是还没死人。

正在这关键时刻,在葵花冈的大道上来了几个人,都骑着马,本来没有事,想找店房。可是一进镇子口就发现前面围了不少人。为首的这个人往人群中看了看,一瞅正打仗哩,就问附近的老百姓:这是怎么回事?老百姓一看是个漂亮小伙,就告诉他:“我们也说不清,反正是开封府的官人和山上的贼动手。这帮贼也太猖狂了,堵着门口叫号!”“请问开封府的人都在这儿吗?”“你们看吧,那些年轻人都是开封府的。”小伙子闻听此言,甩蹬离鞍跳下马来,甩掉英雄氅,一伸手摁绷簧拽出一条宝刀,叫“金丝龙鳞闪电劈”。这个英雄喊了一声:“乡亲们闪一闪,开封府的弟兄们不要担惊害怕,贼人不要猖狂,某家到了!”这小伙子往人丛中一站,把宝刀一横,就把他们双方给分开了。朱亮不知来的是谁,为做好充分准备,故此虚晃一招跳出圈外。陈东坡、王顺、晏风也跳出圈外,开封府的人退归门内。小伙子一站,多数人不认识他。但也有认识他的,谁认识他呀?玉面专诸白云生。白云生一看:“哎呀兄弟!你从哪来?”过去把他给抱住了。这是谁呀?这小伙儿可太了不起啦!他跟徐良并驾齐驱是开封府的两根大梁。此人叫白芸瑞,人送绰号“玉面小达摩”,是著名英雄白玉堂的儿子。白玉堂一生骄气傲、目中无人,他保着钦差大臣颜查散查办襄陽九郡,三探冲霄楼,命丧铜网阵,白玉堂为国捐躯了。后来湖北平定了,钦差大臣奏凯还朝在皇帝面前奏了一本:有功的是谁,捐躯的是谁,名册首列白玉堂。白五爷曾在耀武楼献过艺,皇上对他很器重,没有想到年纪轻轻就死了,所以皇上对他的家属格外优待,在八宝金殿亲自接见了白玉堂的妻子樊氏夫人,那年白芸瑞才九岁。俩来到八宝金殿,仁宗慰问后当殿加封樊氏为一品诰命夫人,白芸瑞是四品荫生,归国家抚养。拨下来白银十八万两,要在白玉堂家乡为白玉堂修坟立墓建祠堂。樊氏夫人当即谢恩,带着儿子回原籍浙江金华府白家冈。她刚一来,妙府县衙官员全都来迎接,一直护送到家里。在离他们家十八里的地方,修造了白五爷的祠堂,并为他修造坟墓。

樊氏夫人回到家后,虽说吃喝不愁,又是诰命夫人,毕竟身边少了个丈夫,没事儿就掉眼泪。她整日守着白芸瑞过日子,真是“望子成龙”。这孩子长大干什么,五跟别人想法不一样,起码有一条,不让他学武艺。她对武艺太恨了,心说:我丈夫白玉堂就死在这方面了。他要没能耐、没武艺,敢上冲霄楼吗?不上去他能送命吗?我就这一根苗,说什么不能让他练武,好好念书做文章,长大后当个文官或者当个买卖人,不要冒这些风险。五把老总管白福叫过来,白福跟白玉堂多半辈子了,五告诉他:“从今以后把少爷交给你,你要好好督促他念书,绝不准他练武,如果违反这一条,我绝不饶你!”白福领命,就陪着白芸瑞住在旁院。但是白芸瑞从小酷武术。你想:他爹在时没事就打拳练武,他周围都是些练武的,他从小就产生了浓厚的学武兴趣。你不让他练武,等于要他的命!白芸瑞一看文章就打盹儿,一说练武功就来神儿。后来背着他跟白福商议:“大叔,背着我你教我武术得了,你跟我爹大半辈子,我爹的能耐你都会,你教我吧。”“这可使不得。夫人有命,我违背了就是犯法,这我可不敢。”白芸瑞从小就有主意,他把眼珠一瞪:“白福!你既然不教我练武,我就不吃饭。”白福怎么办?只好背着夫人暗地传授武艺,白芸瑞的基本功都是跟白福学的。白福是跟白五爷一起闯江湖的人,白玉堂会的功夫他都会。只因他是仆人所以没露出来,刀槍棍棒、十八般兵刃、各种拳脚、掌法,高来高去、陆地飞腾,他是样样通。从他心里来讲,他希望小少爷学武,长大好为五爷报仇。但是夫人有话又不敢不听,就这样背着五,念完书后就在院里练武。白福告诉芸瑞:“倘若夫人责备下来,你就说为了活动筋骨消病去灾,可不许说别的。”白芸瑞说:“您就放心吧,只要你真教我就行。”白福还是真教,眨眼之间芸瑞到了十四岁,跟白福学了五年功夫。练到什么程度?要说太高还谈不到,一般有个十个八个人到不了他的跟前。几年时间芸瑞个子也长高了,十四岁就好像成人似的。他脑子聪明,一教就会、一看就明白。白福在这五年里,把所会的全教给他了。五是一点不知半点不晓,有的仆人知道也不敢跟五说。

看来也是该着出事,到白玉堂六周年忌日,祠堂修好了,要去祭祀。五吩咐要带上芸瑞、老总管白福和仆人一起去祠堂。第二天一家人起身出门,十八里地到了白家冈,一看白五爷的祠堂修得很讲究,坟头有一房多高,坟前立着碑,碑文为“白公玉堂之墓”,转坟圈修的是石头栏杆,周围栽花种草,苍松翠柏直立两旁。五一见祠堂心如刀绞,一下车就哭,跪到墓前一面烧纸一边掉泪,嘴里念念有词。妇道人家想丈夫,想起什么说什么。白芸瑞跪在母亲身后也哭。哭了多时芸瑞就劝:“啊,以身体为重。我爹已经死了,不能复生,您哭坏了怎么办?”怎么劝也不行,没办法他背着手离开了。白福站在五身后皱着眉头抹眼泪,丫鬟婆子在两边伺候。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时候来了一伙贼,为首的就是襄陽府漏网贼寇病太岁张华,他与白玉堂有解不开的仇疙瘩。他们一共弟兄三人:老大张文,老二张武,老三张华,都保襄陽王赵珏。白玉堂闹王府的时候,张文、张武双双毙命,就剩老三张华。张华发誓要亲手把白玉堂杀了。可还没有等他报仇哩,白玉堂死在冲霄楼了。张华心想:我不亲自动手这仇不算完。后来襄陽府整个叫官人打破了,张华领着一伙人占据草村山当了流寇。但这仇他始终没报,后来一打听,白玉堂虽然死了,可他还有后代哩。还打听到白玉堂的媳妇是个大美人,从现在算也就三十挂零。便想:找到他们家先宰了白芸瑞,这叫父债子偿,然后我再把他媳妇抢到山上轮流取乐,我这就算报仇了。跟手下人一商量,这可是一举三得:既报了仇,又取了乐,还发了财。头半年他们就预谋这个事,却不知道今天是白玉堂死的六周年。他们正巧凑了二十多人赶奔白家冈,就碰上白家祭灵,这真是“无巧不成书”。

病太岁张华领着二十几个土匪来到五爷坟地,只见香烟缭绕,又听有女人的哭声,也有看热闹的老百姓。一打听,这才是“冤家路窄”——在这遇上了。呼啦二十几个人就把坟地包围了。张华是个杀人魔王,干这种事情轻车熟路,拎着刀就闯进了坟地。白福正背着手溜达,一看闯进一伙人来,他还认得病太岁张华,脑袋就“嗡”了一声,马上拦住:“你们干什么?你不是逃犯张华吗?”“正是张三爷。如果我没有记错你叫白福,白玉堂身边的奴才。好了,是该算总账的时候了。今天知道三爷干什么来吗?要报当年的仇!我的两个哥哥算白死了?没那么便宜!爷爷今天来,要给白家挖苗断根,要刨白玉堂的坟!”他这么一吵,白家的人把家伙都起来。白福知道跟他有理讲不通,赶快甩掉外衣起棍子,几个回合,木棍成了擀面杖了,让人家削成了好几截;身上也有了伤:肩头、大腿、屁股、脑门儿被刀划了好几个口子。这时候可把五吓坏了,也忘了哭了,跟丫鬟、婆子缩做一。围观的百姓还真有不错的,撒脚跑到巡检司送信儿去了。这儿正打的时候白芸瑞来了——刚才他嫌母亲哭个没完,到山底下溜达去了。等他返回来一看:白福浑身是血跟一个人正打着,母亲都要吓死了。芸瑞这下可急了,他大喊一声飞身跳进坟地,捡起一把单刀直奔病太岁张华:“白福闪开!”白福一想:我的少爷,你这不是送上门吗:“少爷你别管。”“你受伤了,躲开!”白芸瑞大战张华。张华一看过来个小孩儿:“你叫什么?”“白芸瑞!”“真有你爹的风度,父债子还,今天我非剁了你不可!”

白芸瑞的能耐是跟白福学的,白福不行,他怎么能行?跟张华打到二十个回合就冒汗了。正在这紧急关头,巡检司的马队赶到了。这个巡检司专门负责保卫白家安全,大老爷姓陈叫陈大刀。他一到现场就吩咐马队十几个当兵的:“别让这帮贼跑了!”病太岁张华一看不好,打了一声呼哨就率领群贼逃之夭夭。

乱子平了,五吓出一场病,白福也昏迷不醒,白芸瑞也躺倒起不来了。等兵丁把五护送到家,把白芸瑞、白福抬回家,这场风波才结束。陈大老爷禀明衙门知县,悬赏缉拿凶犯,可上哪儿找去?本地官员害怕了,给皇上写信把这事一说他们就犯了失察之罪,轻则受处分,重了就得失饭碗。五也不会那样做,她平素与本地文武衙门处得也相当好。

别的事都完了,唯独白芸瑞从那天开始一病不起,像疯了似地总说梦话。五就这一个宝贝心肝,她把附近的名医全请来了,诊脉用药全然无效。眼看这孩子保不住了,赶紧写了封信送到开封府面陈当今天子。仁宗见这封信后大惊失色:忠良后人得了重病朕岂能不管?马上传旨把太医院两个最著名的大夫找来,这一张一王俩人经常给皇上皇后看病。当时仁宗交待:立刻动身到浙江金华给白芸瑞看病。张、王二太医立刻坐骡车赶路程。赶到白府外面五亲自接出来,两位给五见过礼说明来意。五眼望东京汴梁跪倒谢恩,接着把两位太医接进去,先茶后酒热情款待,由白福陪着进书房。两位太医轮流诊脉,一商量,发现白芸瑞的病是从气上得的,就问白福怎么回事,白福把坟地上的事一讲,俩人明白了,马上开了药方,抓药煎好了,撬开白芸瑞的牙关,轻轻给他灌下去,俩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五把两位太医接进前厅问了病情,太医请夫人放心,三五付药服后定会康复,五这才放心。

晚上掌灯的时候白芸瑞见好,但从眼神上看有点痴呆。五问:“你认识我是谁吗?”白芸瑞瞪着眼不认识他。二位太医一直在边守了一夜,连吃两付药不见效,第二天反而病情加重了:眼窝深陷,颧骨突出,面如黄纸,唇似靛青,手脚都凉了。两位太医吓得倒冷气:白公子的病看不好,东京也回不去了,咱就得死。也真怪,我们用的药是百灵百验的,怎么就治不好白公子的病呢?两位太医急得直掉泪。到中午,白芸瑞病势更重了,只有心窝有点热气,手脚全凉了,跟死人躺在那里一个样。五“哇”地哭出了声,告诉白福准备后事。两位太医准备在白芸瑞咽气同时也要服毒,免得抗旨之罪。此时的白府,上下愁眉不展,唉声叹声,没有不掉泪的。

偏在此时门前来了个和尚,又是个疯癫癫的样子,手里拎着个大木鱼像个木墩子,其实却是熟铁好钢制造的。木鱼上有一串铁链子在手腕上盘着。他身穿一件破僧衣,背着个葫芦来到白府门前,放下大木鱼盘膝大坐,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拿出木鱼锤就敲开了。

白府出事大家都知道,百姓围了好几百,这和尚要干什么呢?门人报总管,白福怒气冲冲出来,哪有堵着门坐着求布施的?又招了这么多的百姓!他指着和尚鼻子说:“你找死呀,滚远点!我告诉你这和尚,老白家尽做好事,冬舍棉、夏舍单,二八月开粥场,遇着你们出家人格外恩待,但是没有得到好结果。我们少爷都要死了,你凑什么热闹?你不闪开,我通知衙门把你抓起来问罪!”要说白福这人平素脾气挺好,今天有点例外。他暴跳如雷,说了许多不中听的话,这和尚一乐:“你我远日无仇近日无恨,何必出口伤人。白家冈这么大的地方、四五百户,贫僧不到别人家,专来白府门外,这不是缘分吗?方才听说你们少爷要死,他年纪轻轻正在血气方刚之时,怎么能呢?”白福气更大了:“怎么能?人有吃了五谷不生灾的,年轻的就一定不死?”和尚没生气:“总管不必发火,你心情不好也要冷静。贫僧请你转告五夫人,我要求见她。”“你不就是要钱吗!夫人心急如火,没工夫理你。”“只要夫人肯见我,保你家少爷平安无事。贫僧穿得破可专治百病,有起死回生之能。”白福想:这和尚也许不是瞎说,当年我和五爷闯荡江湖遇过许多世外高人都是出家人,“病急乱投医”,万一能治好该多走运!想到这儿白福态度变了:“老师父,刚才我说话不对请您理解,因为我家少爷眼看要咽气,心情不好。方才您说您不是要钱,是要给少爷看病?”“正是。”“太好了,怪我有眼无珠。我向夫人禀报一声,请稍候。”白福到里边跟五一说,五立刻吩咐:“请,快请进来!千万别得罪。”白福出来冲和尚一抱拳:“五有请师父到里边说话。”老和尚站起来拎着铁木鱼进了白府。到客厅落座之后,五领着丫鬟婆子出来了:看这和尚年岁不小,满脸污泥、衣服不整,还光着脚丫子穿草鞋,身上背着破兜子,补钉摞补钉,鼓鼓囊囊的。五这人非常慈祥,对出家人另眼看待,丈夫一死,她更一心向佛,对出家人格外尊重。不管心里多难过,见人也是冷静的。她给和尚行过礼,和尚赶紧站起还礼,偷眼看,暗自点头;不愧是名门闺秀,果然知礼。“夫人,贫僧听说公子有恙,特来看病。”“师父慈悲。既有如此心意,我感恩不尽,但不知怎样看法?”“贫僧先到书房看看。”和尚进了书房先把眼光落在白芸瑞脸上,又转了一圈看他的气色,然后坐下诊脉。两位太医问白福:“总管从哪里请来的?”“主动找上门来要给少爷看病。”二太医一撇嘴:我们是御医都看不好,你一个穷和尚能看好吗?看来是个江湖骗子,太可笑了。但是请来了,姑且看看,希望能治好。

屋里非常静,很长时间才诊完脉,和尚站起身来就走。白福陪到客厅,两个太医想听听结果也跟来了。白福先给沏茶:“师父辛苦了,请问我少爷的病有救吗?”“阿弥陀佛!总管放心。请五夫人来,贫僧有话要讲。”不一会儿五从里面出来了,一见和尚就问:“我儿究竟是什么病,不知可有救?”“哎……病势不轻但无大碍,贫僧施小术准能叫他起死回生。”“真的?师父真是活神仙。”“不敢当。我这兜子里有现成的药。”说着把破兜子拽到跟前,拿出一些药瓶子、盒子、小葫芦,方的、圆的,摆满了一桌子。最后拿起一个瓷瓶,拧开瓶盖倒出九颗丹药。两位太医凑过来看,粉红色药丸只有小米粒大,清香扑鼻,走五官通七窍,使人神顿时爽朗。和尚把药交给白福:“你把它给你家公子灌进嘴,这叫起死回生丹。掌灯以前我让你家少爷下地。”白福高高兴兴来到书房,把药灌进白芸瑞嘴里,看他咽进肚子,掖好盖的被子,静静地守在那里。五在窗外准备了一把椅子,丫鬟、婆子陪着她在这儿听信儿。

时间真难熬,终于盼到红日西坠、玉兔东升,屋里掌起了银灯。时间不大,就听白芸瑞的“嘎吱”一响,人们全站起来了,五也进了屋。白福把布帘撩开一看,白芸瑞翻身了,表情依然有些痛苦,和尚立即吩咐:“准备痰盂,要快!”白福和另两个仆人赶忙过去扶着,就见白芸瑞的嘴一张“哇——”地吐出不少绿水,然后躺下,鼻子里传出了哼哼声,接着睁开了眼睛。和尚哈哈大笑:“千里有缘来相会,贵人赶快睁开眼!”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 Weibo Article 41 Weibo Article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