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古代文学 > 古典侠义小说 > 白眉大侠 >

第六十三回 乐极生悲国舅被杀 冒名顶替忠良受辱

白芸瑞应太师庞吉的邀请,到太师府来参加婚礼,受到热情的接待。婚礼还没有举行,芸瑞只好耐着子在这儿等着,和房书安一边品茶一边观赏大厅里的摆设。好不容易盼到时候,新郎和新在伴郎和伴的陪同下出现在众人面前,刹那间鼓乐喧天,大厅里就开了锅,白芸瑞和房书安站起来也挤在人群里伸着脖子看热闹。

新郎官就是太师庞吉的三儿子庞虎,人称三国舅。庞虎长得像他爹似的,大块头,身高一丈挂零,膀阔腰圆,一张大脸好像铜锣,浓眉铜铃眼,狮子鼻火盆嘴,黄黄的连鬓络腮胡须。今年他已经三十一岁。怎么才结婚?算卦的说他命硬,原来已娶过了三房夫人,结果一个个夭亡,这是第四房,是户部尚书李天祥的三姑,名叫李玉秋。这姑人样很拿得出,庞吉跟李天祥交情莫逆,就这样结上儿女亲家。庞虎帽插红花十字披红,身穿箭袖袍褂,腰横玉带,神采奕奕,满脸的笑容。李玉秋因为头顶盖头,什么模样大伙看不清,头戴凤冠,身披龙凤裙,光彩夺目,新人拜了天地,又给两方面老人、媒人、中证人见过礼,又酬谢过来宾,在掌声中婚礼结束。新被伴搀到新房去坐,新郎开始酬谢来宾。有人高喊:“酒宴开始,请诸位入席。”手下人出来进去张张罗罗,大厅里一片沸腾,这时太师府的总管叫庞福的亲自来到芸瑞面前:“白将军、房大老爷请这边坐。”把芸瑞、房书安让到上席。这上席在正厅里边,芸瑞他们坐下一看,在这张桌上都是京城的武官,最小的是九城兵马司,除了人家之外顶数芸瑞、房书安的官职低。时间不大罗列杯盘摆上酒席,书安提鼻一闻,心里说:真丰盛,还得说是太师府啊!很多菜自己从来都没见过,更不知叫什么名字,反正吃着非常好吃。白芸瑞也不例外,一边看着一边皱眉,心说:这一盘菜就值几十两、上百两银子,太师府哪来的钱?还不是搜刮百姓的血汗把他给养肥的?想到这就吃不下去了,无非在这应酬着,准备喝两杯酒就告辞回开封府。正这时候就听有人喊“太师和新郎给各位来宾敬酒啦!”“哗!”众人全站起来了。不大会儿庞吉让到白芸瑞这张桌。庞吉手里提着一把银壶,后边仆人们端着托盘,上头放着银杯,新郎倌儿庞虎在他爹身后站着。就见太师腆着大肚子,手捻须髯,满脸带笑,冲着大家一抱拳:“各位,欢迎!欢迎各位赏脸,老夫非常高兴。来!我每位敬酒一杯。”说着亲自给大家敬酒,然后转过脸来盯着白芸瑞:“白将军,你可得多喝点。别人我敬一杯,唯独是你我要敬三杯!”芸瑞赶紧施礼:“大师爷,我酒量不大,实在不敢当。”“咦,人常说英雄海量,你哪会不能喝?再说今天是我儿大喜的日子,你能喝也得喝,不能喝也得喝!难道说你还驳老夫的面子吗?”众人都说:“白将军,太师爷敬酒你可不能推辞!”芸瑞一想:可不是吗,当着这么多人驳了太师的面子实在说不下去,没办法接过头一杯,一扬脖一饮而尽。庞吉大喜,接连又满了两次,白芸瑞一咬牙都喝了。庞吉拍拍芸瑞的肩头:“行,你算瞧得起老夫。白将军,咱们往后还得多亲近点。”说完他往旁边一闪,新郎倌儿过来了:“白将军,我看得出你跟我爹投缘,你这一来我爹格外高兴。我没别的说,白将军能参加我的婚礼我感到无比荣幸,我也敬你三杯。”芸瑞本来不想喝了,庞虎端着酒杯紧往前送。芸瑞一想人家是三国舅,金枝玉叶皇亲国戚,能端着酒杯给我敬酒是瞧得起我,我要不喝显见得礼貌不周。没办法也连饮了三杯,庞虎特别高兴:“多谢白将军赏脸,各位多吃多喝,我可失陪了。”说着一抱拳转身到别的桌敬酒去了。

芸瑞一口气连喝了六盅酒觉得头有点昏昏沉沉,脸上泛起了红晕,房书安在旁边就乐。芸瑞问他:“你乐什么?”房书安压低声音凑到白芸瑞耳朵上说:“老叔,你这脸一红跟三月桃花差不多少,简直是大美人。”芸瑞瞪了他一眼,房书安做个鬼脸不说了。爷俩吃着,芸瑞就想走,正这时值宾的又喊上了:“各位来宾注意,一会儿酒足饭饱残席撤下之后,请赶奔花园听戏!太师爷有话,谁也不准退席。看完戏之后还有夜宵,求各位赏脸!”在场的人闻听鼓掌喝彩,都称赞太师爷安排得周到,又吃喝又看戏,还有顿夜宵,这点银子算没白花。可芸瑞同他们不一样,一皱眉,心说:真麻烦,要这样得耽误到后半夜,怎么能行?他跟房书安商议:“书安,我看是你留下我先回去。”“别,老叔你怎么说糊涂话,人家请的是你不是我呀,你走了这算怎么回事。再说回去也没事,你就多坐一会儿。太师对你多热诚,你要半道一走这不驳人家的面子吗?”芸瑞一想:也罢,既然来了耽误就耽误吧。于是,耐着子又坐下。直盼到大掌灯以后,酒宴才结束,仆人们把残席撤下又摆上茶水。跟着,值宾的又高喊:“各位来宾请到花园,桌椅都准备好了。请!”大家列队从两个月亮门拥进去赶奔太师府的后花园。

芸瑞一看这花园可真够大的,方圆没有十亩地也差不多少,地下除甬路就是草坪,根本露不出地面。甬路上铺的石,被灯光一照光彩夺目。再看整个花园里有四季不谢之花,八节常青之草,阵阵花香沁人肺腑,顿时感到心旷神怕。至于楼台殿阁,假山小桥,参差错落布局严谨,置身在这座花园之中就像到了世外桃源。芸瑞神顿时一振,心里挺高兴。再观看,正中央有一座牡丹亭,八面有八个犄角,高有三层,周围有五色栏杆。这座亭子做为临时戏台,亭子前摆着桌椅。白芸瑞、房书安爷俩把着个边坐下了。时间不大戏就开场了,紧锣密鼓幕布拉开,京城名伶纷纷登台献技。

时间接近定更,芸瑞一边喝水一边看戏,就觉得身边来了个人。他仰起脸来一看不认识,只见这人小个不大,长得尖嘴猴腮,一对小黑眼珠倍儿亮,头戴甩头疙瘩,青罩帽,身穿青袍,腰里系根带子,稀稀的有点黄胡须,看年纪三十岁挂零,笑嘻嘻地冲芸瑞一龇牙:“请问您就是白大将军?”“是我,什么事?”这人又一笑:“白将军,府门外有个人找您,说有急事相商,请您到外边去一趟。”芸瑞稍微沉思一下,心说:这么晚了谁找我?说不定开封府有事?“书安,你先看戏,我去去就来。”老房点点头,芸瑞站起身哈着腰从人丛之中穿过去,跟着那人走了。房书安在这等着,一边看戏一边琢磨:都这么晚了谁找我老叔?要是开封府有事的话不能光找他一个人,也得叫上我呀?可是他左等也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心里就着急了,心说:老叔你可不对呀,不管有什么事得告诉我一声,怎么把我自个儿扔在这儿啦?房书安正胡思乱想,忽然听洞房那边开了锅:“了不得啦!新郎被杀啦!”“别让凶手跑了!”这一喊真好像晴天一个霹雳,把人们全惊呆了,刹那间一阵大乱,把桌椅也碰倒了。房书安也吓坏了,心说:这是谁干的?大伙都赶奔出事地点。房书安想看个究竟,也赶了去。

这是怎么回事?单说新子李玉秋,拜完天地之后被伴、喜婆搀着到了新房。新房在后院的一座跨院里,小院不大,布局严谨,一色青砖铺地、两旁是花池,正中央是五间房,一明四暗。他们把新搀进屋去先到东里间,这就是新房。屋里点着一对龙凤红蜡,还点着一盒檩香,靠北面是一张上挂着丝帐子,用金钩把两边挂起来,上铺着闪缎被褥,豪华阔气劲不言而喻。她们让新坐在边,然后退出去把门轻轻带好。

李玉秋心里甜丝丝的。因为李天祥和太师是莫逆之交,同殿称臣,这两家结亲可说是门当户对。虽然说自己过门来属于续房,但吃喝不愁,听说三国舅满身武艺又有一定的文采,所以李玉秋比较满意。她在这儿坐着,低着头等丈夫归来。不知什么原因新郎倌儿迟迟不来。她的心里就有点急,有心把盖头撩起来活动活动又不行。这叫坐,盖头非新郎给掀不可,她不敢越雷池一步,只好耐住。到了二更天,姑正等着,只听门外响起脚步声,她心里一动:大概新郎来了。听着门微微一响,有一个人走进新房,反手把门关上,又把门插好,轻手轻脚来到新房,还先在地下转了两圈。玉秋看不见,心想:准是三国舅。那人一屁股挨着玉秋坐下,肩靠着肩,腿挨着腿,一只手拢住玉秋的腰肢。玉秋心里就不太高兴,心说:三国舅你干什么这么轻佻,这被闹洞房的看见多不好,她的身子很自然地往旁边躲了一下,那人很快又跟过来了,坐得比刚才还近,搂得比刚才还紧,另外把那只手伸出来抚摩玉秋姑的胸膛。李玉秋脸腾就红了,心说:国舅你越来越不像话,虽然咱们是夫妻,没什么可说的,但现在这屋里明灯蜡烛,成何体统?倘若被外人看见岂不耻笑咱们?所以她身子又往旁边一扭,就听那人一阵冷笑:“美人,你躲什么?好好看看我是谁?”啊?玉秋一听这话有点不对茬,你说你是谁,你不是三国舅吗?又感觉得不对劲,一着急把盖头撩开侧脸一看,大吃一惊,闹了半天挨她坐的那人不是三国舅。就见此人身高九尺左右,宽宽的肩膀,细细的腰梁,面白如玉,头戴月白缎扎巾,身穿月白缎箭袖,外披灰色英雄氅,袍子上绣大朵牡丹花,干净利落,从身上发出阵阵香味。看此人剑眉大眼,鼓鼻梁方海口,没有胡须,至多也就二十左右岁。玉秋一想:这是什么人?闹洞房的?但闹洞房没这么闹的,动手动脚实在过分!难道是歹徒?也说不定。想到这“噌”就站起来了:“什么人?你赶紧给我退了出去!”“别,美人,我想你不是一天了,我打算明媒正娶让你做为我的夫人,没想到让庞虎撬行给撬走了,我岂能善罢甘休?俗语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故此我报复来了。美人,趁着他在前厅没回,来来!咱们二人成其好事,这洞房花烛岂能错过?”说着一把将玉秋搂住按到上就扒衣服。那玉秋想喊,被那人一只手把鼻子、嘴给堵上,“哧啦”一声把前心衣服给撕开,两人就滚到一块儿了。新虽是弱小女子,但现在她豁出去了,把鞋子也甩掉了,有时能喊出一嗓子有时喊不出。可两人这一挣扎,玉秋戴的凤钗、手镯、钻戒,都被那人利用这个机会给去了,用块白绸子手绢包好揣到怀里了。正这时外边脚步声响,新郎来了。

三国舅庞虎早就想入洞房,无奈被一些同僚把他给缠住了。今天二十几个年轻人轮流给他敬酒,他怎么也摆脱不开。有个人还说风凉话:“怎么?三国舅,娶了媳妇忘了朋友,多留你一会儿都不赏脸。你就这么没出息?难道长这么大都没见过女人吗?”这小子拿这话一将庞虎,三国舅没办法只好应酬,一直被拖到定更天后花园开戏了,还是走不脱。有几个醉鬼还拖着他不放,一直等到几个醉鬼睡着了,才摆脱出来。庞虎离开后花园就觉得头重脚轻,瞅谁都是俩脑袋,他知道酒喝多了,尽管如此,好事他还是没忘,一边往洞房走一边心里琢磨:我这小媳妇真不错,两个月前我到户部尚书府去相亲,我们两口子见过一面,还说了半天话,她长得玲珑剔透,楚楚动人,比过去那三个强得多得多,我人到中年能娶个娇妻真是艳福不浅。这样想着,脚下加紧就来到了新房。因为时间耽误的太长了,人们都在后花园看戏,他身边也没有人陪着,来到新房用手一推门里边插着,很不痛快,心说:插门干什么?一是大喜的日子,二这是太师府,层层护卫还能丢了东西?哪有插门之理!又一想大概我回来得太晚了,新担心有人闯祸,所以把门插上,这也情有可原。于是他扬起大手“啪啪”叩打门环:“开门哪!美人!”这时新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又气又怕,四肢无力。那狂徒正要撒野,听着外边有人砸门把他吓一跳,一伸手他把刀拽出来,迅速来到堂屋,闪身躲到门后,稍微合计合计,把门闩拨开。庞虎往里一推好悬没摔个跟头。他一头就扎进来了,还没等弄清是怎么回事,就见那人把刀一顺,对准庞虎的腰“噗!”就是一刀。由于这一刀用力过猛从后腰扎进去,刀尖从小肚子钻出来,庞虎惨叫一声“咕咚”摔倒在地。这一下惊动了新,她就深感不妙,一看新郎倒在血泊之中,手脚正在搐,那个人手中的刀上全是血迹,就大声喊道:“来人!新郎被人杀死了!”顿时昏迷不醒。这时候正好有几个打更的走到房后,闻讯赶到:“怎么了?”呼噜呼噜全都赶奔新房。那歹徒再想做坏事已经失掉机会,便一脚把窗户蹬开跑了。等众人赶到出事地点,一瞅三国舅早已经咽气了。……太师府一片慌乱,一场喜事变成丧事。

单说庞吉因为岁数大了力有限,为了儿子这门婚事日夜劳,今天勉强应酬,大戏一开始他就回屋躺下了。妻妾一大群给他捶腿、按摩,正在闭目养神,冷不丁听见这种喊声,真把他吓得魂飞天外,一骨碌身坐起来了:“怎么回事?听听!”妻妾侧耳朵一听全明白了:“太师爷,可坏啦!怎么新房出事了,说三国舅被杀啦!”“啊!”老家伙闻听此言连鞋都没顾得穿,率人赶奔新房。等他迈步冲进来往地上一看,他儿子庞虎龇着牙,咧着嘴,一手伸着,一手蜷着,在地上躺着,早已绝气身亡,鲜血把地都染红了,老庞吉一看,真好比油煎肺腑,箭穿五脏:“哎哟,我的儿!”趴到庞虎身上就没气儿了。这个乱哪,人们抢救太师,妇女们抢救新,一个个急得手跺脚,忙乱了好半天才把太师、新抢救过来。人们唯恐太师触景伤情,把他架到自己那间房。老太师明白过来之后,顿足捶胸放声痛哭:“儿啊你死得好惨!这是什么人干的?我跟你何冤何恨,你下此毒手?老夫岂能与你善罢甘休!”说完他又哭。他的妻妾都在他身边围着,屋里院里挤的都是来宾。有几个比较明智的人挤到屋里来劝:“太师爷保重贵体,既然已经出了事,您就是哭死也没用了,望您老人家想想办法把事情查清,好捉拿凶手给三国舅报仇,难道就叫凶手跑了逍遥法外不成吗?”庞吉这才止住悲声。因为事情来得突然,他茫然不知头绪,只得询问新。李玉秋在几个婆子丫鬟搀扶下走进太师的书房,人们发现新脸色灰白,眼睛发直,都有点神失常了。再看衣服撕得一条一条,前胸露着斑斑血迹,这是方才跟那个歹徒厮打挣扎的痕迹。太师庞吉把脸背过去不住摇头叹息:“儿媳,究竟怎么回事?你不要怕,慢慢讲来。”太师的妻妾用斗篷把新包上,把她的头发往后拢了拢,低声细语地劝道:“新子,别害怕了,有什么你就说什么吧,咱好捉拿凶手。”新如梦方醒“哇”地一声哭出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把老庞吉急得直跺脚:“别哭了,快说说怎么回事。”李玉秋止住悲声搭搭把方才的经过讲述了一遍,屋里人、院里人的一听,一个个大惊失色:是谁这么干的?太师庞吉把眼珠子瞪得老大,盯着儿媳的脸:“你记得清楚?”“我记得很清楚。”“那小子长得什么模样?”“长得倒不错,细条条的身材五官端正,眉清目秀,二十左右岁,穿白挂素。”“哦?他叫什么名字?”“他在调戏我的时候说:‘你嫁给庞虎干什么?你瞅他那相,像个没的大狗熊,你要嫁给我岂不比他胜强万倍?’他还说,‘庞虎没能耐,主要靠着他爹的势力。我有能耐,我本身就是御封的二品将军,我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白玉堂,我乃开封府的红人叫白芸瑞。’”“啊!儿媳,此事非同儿戏,他真是这么说的?”“这我还敢胡说吗?他说了不只一遍,我记得清清楚楚。”

屋里屋外上下的人都听见了,闹了半天凶手是白芸瑞!谁不知白芸瑞是白玉堂之子,前些日子进京,万岁在龙楼亲自接见,一句话加封二品将军之职,在开封府效力当差,在光禄寺大排盛宴,皇上亲自给他洗尘。白芸瑞还代表开封府来祝贺呢,方才太师还给他敬了酒,怎么一刹那之间就成了凶手?竟敢搅弄新房杀死三国舅?简直不敢想象!人们全被惊呆了!这个消息也传到房书安耳朵里了。听说新房出了事他要看个究竟,在人们扑向新房的时候他也去了,他看得清清楚楚,一瞅三国舅庞虎果然死得凄惨,那一刀从后腰扎进去前边露出尖,肠子都出来了,满地是血。新子披头散发被调戏的样也看见了,他还挺生气,心说:这凶手也太残忍了,如果这案子报到开封府,我一定带头把他抓住,他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新子说那人是白芸瑞,方才述说的五官相貌还真像白芸瑞。房书安这脑袋本来就大,听见这个消息“嗡”的一声比原来又大了三圈。房书安在院里直拉鼻儿,心中暗想:老叔啊,难道这事真是你干的?哎哟我的,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瞅你一本正经,闹了半天你是个贪好色的无耻之徒!你未曾做这事之前你考虑过没有,你们老白家是什么人?你爹是什么人?你这样做缺德不缺德,犯法不犯法?你豁得出去豁不出去是小事,你给你的三亲六故想过没有?你做出这种事简直猪狗不如,是个畜生!气死我也!房书安头脑清醒清醒仔细一琢磨,不对!我哪能这么想?这不是人云亦云,犯了大错了吗?有道是人品素常,我跟白芸瑞虽没深交,但从接触的这段时间来看,白芸瑞走得正行得端,正大光明,根本没有盗邪那一套,如果他是贪好色之辈,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大的能耐,也没有这种进取心。退一步说,他若是贪好色在女孩儿身上下功夫,不有的是吗?车拉船载要多少好媳妇没有?他们家要钱有钱,要势有势,要漂亮劲有漂亮劲,娶媳妇实在不成问题,而且我老叔练的是童子真功,根本不近女色,这是尽人皆知的,他怎么会无缘无故干这种事呢?哎呀房书安,别人这么想行,你怎么也这么想呢?真是糊涂之极,差一点上了当!但房书安不明白究竟那个凶手是谁?为什么要用借刀杀人的办法?另外,事情相当复杂,新一口咬定是我老叔,太师爷也坚信不疑,要人证有人证,要物证有物证,我老叔就是浑身是嘴也难以分辩,这场官司恐怕不好打。哎呀老叔,你命运太不济了,怎么刚当官儿就遇上这事,看来今天这喜事不应该参加。可我老叔为什么一走就不回来了呢?上哪去了呢?谁找你有事呢?房书安心里七上八下胡思乱想。

正在这时就听太师庞吉把桌子一拍,“白芸瑞欺我太甚,我指名点姓把你请到太师府待如上宾,为什么?我觉得想当初我跟你爹之间有不睦之处,如今我愿意从我这开始把咱们两家的宿怨解除,没想到你小子是野兽,竟敢干出这惨无人道的事,老朽岂能容你!来呀!外边给我顺轿!我要赶奔八宝金殿去奏明天子!”说话间天已放亮,众人不欢而散,房书安也回了开封府。

单说太师庞吉哭得眼睛都肿了,坐八抬大轿,带着李玉秋赶奔八宝金殿。李家的人也得着信儿了,户部尚书李天祥也坐轿赶到。人们凑到一起赶奔朝房。等进了午门来到朝房下轿,太师庞吉往里头一走,三班文官、四班武将都过来贺喜:“太师大喜了!”老太师唉叹一声,没话可回。人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日出卯时,天子升殿,文官武将参拜已毕,分立两厢。还没等皇上说话,太师庞吉撩袍出班跪倒:“吾皇万岁,万万岁,替老臣报仇哇!”皇帝仁宗大吃一惊,心里很不高兴,心说:国丈啊,你身为掌朝太师,位极人臣,官居一品,你怎么能这么失礼,还没等朕说话,你就先说了?按律你犯的是大不敬的罪,应当要你的脑袋。但是,仁宗是个明白人,他发现太师有些失常,可见受了很大刺激,所以也没怪罪于他,反而安慰他:“太师休要难过,有什么委屈尽管奏来。”“多谢陛下。陛下知道,昨天是三国舅喜庆佳期娶亲的日子,哪知晚上有人大闹洞房把他给杀了!”仁宗颜色一变,半天才说出话:“太师,你可知那凶手他是何人?”“凶手现在仍在逍遥法外。据我所知他……”“尽管奏来,他是谁?”“他、他就是新任的将军,开封府的白芸瑞!”“啊?”仁宗闻听脑袋嗡地一声,龙颜更变沉默不语。仁宗的心像猫爪子掏了一下,心说:这怎么可能呢?简直是笑话!但看太师说的那么肯定,不是没有根据,沉默多时他又问:“太师,事关重大,说话可得有分寸,你说白芸瑞是凶手,可有凭有据吗?”“陛下圣明,像这等大事臣有天大胆子也不敢信口胡说,现有人证有物证,就是那白芸瑞所为。”“证据何在?谁是人证?”“我儿媳亲眼目睹,她就是人证。”“来呀,把你儿媳宣上金殿。”按规定皇上的八宝金殿是议国事之所,像这种事根本不能在这儿问。另外,皇上也没必要见太师的儿媳,但因事情特殊,为维护国法的尊严,为弄清事非,所以仁宗决定亲自问一问。

太师谢恩站起来迈步下了金殿,来到朝房,他儿媳李玉秋正等着。庞吉说“儿媳,万岁升殿正问此事,让我前来带你,到了殿上不要害怕,要据实禀明皇上。”“是。”李玉秋低着头来到八宝金殿,跪下往上叩头不敢仰视。仁宗往下看了看,轻声问道:“下跪何人?”“小女子李玉秋。”“你父是何人?”“回陛下,我爹就是户部尚书李天祥。”“原来是李卿之女。玉秋姑,你把昨夜洞房发生的事情据实奏来。”“是!”庞吉也紧安慰:“孩子,别害怕别忘词,有什么你就快说。”玉秋闻听所言,往上叩头:“万岁,我有天大的冤屈,请万岁做主,那凶手就是玉面小达摩白芸瑞。”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 Weibo Article 41 Weibo Article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