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古代文学 > 古典侠义小说 > 白眉大侠 >

第一二九回 文宰相直言罹大难∪忠良怒闯乐善宫

宋仁宗赵祯闻听陰光大法师劫走了夏遂良、昆仑僧等一伙囚犯,不由大怒,当即就要传旨,派人马上前去捉拿陰光和尚。谁知道新册立的这位梅贵妃,三言两语,就把皇上给说活了。仁宗一想:是啊,陰光法师与夏遂良素不相识,冒着掉头的危险去搭救他们,犯不上啊。又一想:文颜博的话不会有假,徐良他们要没捉住罪犯,不是被人抢走,敢这样说吗?皇上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他扭头看了看梅贵妃,梅贵妃那桃花似的脸颊,水灵灵的双眼,正深情地看着他,仁宗皇帝心醉了,头一摆,对文颜博道:“文卿,你且回府去吧,告诉徐良他们,回开封府听旨,这件事容朕考虑以后再处理。”文颜傅是忠良之臣,敢于犯颜直谏,听皇上说出这话,心里就火了:“万岁明鉴。夏遂良、昆仑僧都是猛虎、豺狼啊,若不赶快捉拿,倘若放虎归山,必有无穷后患哪。万岁您不能犹豫,应该立刻传旨派兵追赶,并令各路关口禁止陰光等人通行,迅速查获逃囚才是。”“这个——”仁宗又动摇了。梅贵妃赶忙道:“万岁,陰光法师决不会干这种无理之事。倘若您错发旨意,引起两国纠纷,只怕多有不便哪。”文颜博再也压不住心中的怒火了,他拍案而起,指着梅贵妃斥问道:“你这里身居九重,不与朝臣接触,凭什么说徐良他们在欺骗圣驾?难道说是你结下了佛缘,佛祖点经你这么说的吗?我们大宋朝留有祖训,不准后宫干预朝政!请你自尊自,不要在皇上面前多嘴多舌!”文颜博这几句话虽然难听,但还有一定的分寸,就这梅贵妃也受不了啦,气得她粉面通红,“哇”地一声哭开了:“万岁,这是臣子对君主的道理吗?臣妾身为贵妃,他就敢这样放肆,这不是欺负我,是瞧不起陛下呀!倘若因为我闹得你们君臣不和,臣妾的罪就太大了。干脆,您还把我送回天竺国得了。”仁宗一看梅贵妃哭得泪人儿一样,心里更疼了,一拍桌子,喝斥文颜博道:“文颜博,你真正放肆,竟敢在朕的面前胡言乱语!还不给我退下!”文大人那硬劲儿也上来了:“万岁,臣的话并没说错,梅不该干预朝政,您应该赶快传旨捉拿逃犯才是。万岁若不传这个旨,老臣我就不走了。”仁宗心说:你这个老头子真怪啊,我让你回府,这件事不就过去了?可你偏不出宫,这怎么办呢?文颜傅又问上了:“万岁传快旨吧,千万不能让罪犯跑掉啊!”梅贵妃道:“万岁,看来大宋国的天子不如宰相啊!好了,您传旨吧,我现在就回天竺。”梅贵妃说着话转身要走,仁宗亲手把她拉住了:“卿别走,朕为你做主。”宋仁宗转过身对文颜博道:“文颜博,你倚老卖老,咆哮皇宫,目无君王,朕传旨,依律就该将你——好了,念起你是三朝老臣,为国还算有功,从轻发落,朕撤去你的官职,回府养闲去吧。”文颜博一阵冷笑:“嘿嘿,谢主龙恩。臣陪王伴驾十几载,临老能赏碗饭吃,也算不错。万岁,虽然你把我的官职撤了,但我作为大宋子民,还要说几句话。陛下乃圣明之君,熟读经史,前车之鉴,不会忘记吧,殷纣王妲己,落得摘星楼自焚;周幽王褒姒,一笑而失天下。这些旧事,千万别在我朝重演啊”。

宋仁宗这下可气坏了,心说:你文颜博竟把我比殷纣王、周幽王,真是无理之极呀!仁宗一声吩咐:“来人,把文颜博摘去官帽,扒掉朝服,将他……将他……将他绑出宫外!”“是!”武士们往上一闯,将文大人的官帽、朝服脱去,一根绳索,捆到宫外,听候皇上发落。宋仁宗一时也不知道该怎样处置文颜博为好,想把他金瓜击顶?太过分了;押往大理寺?又没多少理由;只好先把他捆在那儿,自己在宫里生暗气。梅贵妃是个女贼,很少读书,根本不知道妲己、褒姒是怎么回事。她见皇上把文大人绑了起来,想着必杀无疑,也没再说什么,一转身扶着仁宗坐下,她往仁宗怀里一躺,撒起娇来。这一下倒好,仁宗只顾逗梅妃高兴,竟把文颜博的事情给忘了。

乐善宫外有个太监叫常顺,就是把文大人由西华门引进来那位。常顺一看文大人上了法绳,心里可慌了,撒脚如飞,跑向西华门。西华门外,蒋平、徐良等人正着急呢。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文大人怎么还不出来?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正在这时候,常大监上气不接下气跑来了:“诸位,大事不好,文大人要没命了!”众人无不吃惊。蒋平问道:“常太监,不要着急,发生了什么事,慢慢说说。”“蒋老爷,我在乐善宫外,听的也不大清楚,大概是文相爷让皇上传旨,皇上不肯,相爷犯言直谏,触怒了圣驾,天廷发怒,让金瓜武士把相爷给捆起来了。”房书安一听就急了:“诸位,文相爷是国家的柱石,忠良之臣,为了我们的事,触怒了圣驾,咱能看着不管吗?快进去向皇上求情,救文大人吧。”房书安说着话就要往里闯,被蒋平一把拉住了:“混账!睁眼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皇宫大内,允许你身带兵器往里闯吗?跨进一步,就有抄家灭门之罪!”“四爷爷,依你说我们在这儿等着给文大人收吗?”蒋平道:“进宫见皇上讲理可以,但不准带兵器。”

众人把身上的佩刀、佩剑、暗器全去掉了,徐良领头,来到西华门口。在这儿值班的皇宫卫士有一百多人,门口这儿有二三十位。他们听常顺说文大人被捆上了,心里也有点着急,盼望有人去搭救,一看徐良等人要闯西华门,他们哪敢放行啊,“呼啦”一下,刀槍齐举,挡住了去路:“站住!没有圣上旨意,谁也不许往里进!”这些军兵虽然都有一定的武艺,但他们哪儿是徐良、展昭的对手啊!况且他们也不敢真的拿刀槍朝这几位身上扎。徐良往前一进,双臂一分,只听“噔噔噔”,当兵的直往后退,给他们闪开了一条路,五个人飞身形闯进了皇城。侍卫们一看吓坏了,呼啦过来六七十人,举起刀槍在后就追。徐良等人的脚程太快了,没等他们追上,五个人就到了乐善宫外。

房书安一见到文颜博,就奔过来了。四个金瓜武士不知道他是谁,金爪钺斧一挡,不让老房靠近。别看房书安在夏遂良、昆仑僧那些高人面前不怎么样,要对付一般的军兵,还是没问题的。他把双臂一分,“叮当”、“叮当”,金瓜钺斧在一块儿乱碰,四个武士趔趔趄趄退在一边。蒋平等人也过来了,武士们一看是蒋平、展昭,站在一旁也不往前围了。守把西华门的侍卫已经追了过来,有人一声令下,围住了徐良等人,有人赶忙到乐善宫报告。皇上一听徐良等人硬闯皇宫,就有点不高兴;想了想方才文颜博的话,知道事出有因,只得传旨,让侍卫们还回西华门,让徐良等人进宫见驾。

且说宫门外的当朝宰相文颜博,一见徐良等人闯进皇宫,大吃一惊,心说:这可是闯了大祸呀,皇上能饶他们吗?等房书安把武士们赶走,文大人更害怕了:“房书安,你,你要干什么?”“老大人,我们保护你来了。只要有我等在此,看哪个敢来动手!”“你们,唉,怎么能这样干呢?一会儿皇上怪罪下来,谁也好不了哇!”文颜博正在着急呢,听内侍传皇上口旨,让那些侍卫们转回西华门。宣徐良等人乐善宫见驾,文颜博这心才多少有点安慰。房书安道:“文大人,您暂等一时,我们见皇上为您求情,无论如何得让他把您放了。皇上真要不答应,抢我也要把您抢出去。”文颜博忙道:“诸位千万不可造次,这儿是皇宫,错说一句就有杀身之祸。”蒋平道:“老大人放心吧,这种场合我们知道该怎么应付。”

徐良等人按品级排好队形,跟着宣旨官,来到乐善宫。这时候皇上已经从佛堂出来,坐在上屋。五个人在皇上面前跪倒身躯,山呼万岁。叩头已毕,皇上赐座。五个人没敢坐,躬身站立一旁。

仁宗皇帝虽然喜欢梅贵妃,但对展昭、徐良、白芸瑞等人并不肯责备,他那心里明白,要想保住江山社稷的平安,没有这些人不行啊。当然了,文官治国,武将安邦,是不能少的,但要维护社会内部的安定,抓差办案,铲除盗贼,非得有这些人啊。皇上面带笑容问徐良:“徐卿,你们到三仙岛捉拿反叛,情况如何?什么时候回的京啊?”“万岁,臣正要奏明此事。臣等此次到达三仙岛,托万岁爷的洪福,在老少英雄的配合下,取得了全胜,夏遂良、昆仑僧等罪犯被一举擒获。详情容臣等专折奏报。”“卿等辛苦,又为国家立下大功一件,朕让光禄寺为卿等贺功。徐卿、白卿,你等沿途鞍马劳累,回府休息去吧。”“万岁,臣还有下情奏闻。”“还有何事?”“万岁容禀。臣等擒拿罪犯之后,沿途不敢稍有懈怠,一路谨慎,押解进京,万没料到在南薰门外发生了变化。我们正要进城,从城里出来一队人马,把我们给挤到了一边。这队人马领头的是个胖大和尚,自报名讳叫什么陰光大法师,说他是天竺国的特使。囚犯昆仑僧认识此人,他原名叫古月和尚,昆仑僧在囚车里就叫着古月的名字让救他的命。古月和尚把臣叫到面前,让臣徇私放掉昆仑僧。臣等不允,古月便大打出手,又用五色迷雾迷住了臣等的眼睛,他们趁乱砸囚车、劈铁笼,夏遂良、昆仑僧等十四名要犯及二等罪犯二十名、三等罪犯三十名,全被他们抢走了。这件事有很多人可以作证,南薰门上的军兵也看得清清楚楚。镇守南薰门的冯禹将军率兵追赶古月和尚,被他们打得抱鞍吐血,身负重伤。臣等恳求陛下,速传旨意,封锁各道关口,不能让古月和夏遂良走脱;立即派兵追赶,捉拿这些囚犯归案。望万岁决断。”

仁宗一听,徐良说得一清二楚,无懈可击,再说不信,没话可驳呀!他斜着看了梅贵妃一眼,见梅贵妃直眨巴眼睛,也说不上话。皇上心里说:大概她没词了,刷旨吧。仁宗想了想说道:“徐卿,孤准你所奏,着你到马军衙门宣旨,立即率领三千名铁甲军,捉拿夏遂良等归案。另外,着展昭到枢密院宣旨,让他们行文各地,封锁道路,不得让陰光法师通过,就地听候发落。”“谢万岁。”几个人面露喜色,等着皇上颁旨。仁宗皇帝掂起御笔,刚要刷旨,手腕被人给拽住了:“万岁且慢,使不得。”仁宗回头一看,又是梅贵妃。他那心“咯噔”一下,又凉了半截:“卿,怎么使不得?”“万岁明鉴。古月和尚乃是天竺国的国师,道德高深,他又不疯不傻,为什么要干这蠢事呢?就敢在天子脚下、京城门外,砸囚车、抢囚犯?再说他是天竺国的人,与夏遂良等人非亲非故,干这种冒险事,犯得上吗?依臣妾之见,事有可疑呀。即便真的如此,也是另有原因。陛下,那陰光法师乃是天竺国派来与大宋修好的特使,如果弄得不好,恐怕会引起两国交涉呀。臣妾又是由陰光法师护送来的,为这事再引起我父王不满,把臣妾要回去,我还怎么活呀!”仁宗听到最后,心里害怕了,心说:真要把你要回去,别说你,我还怎么活呀!想到这儿,他就犹豫不决了。看看徐良,又看看梅妃,叹了口气,问梅妃道:“依卿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理呢?”“依臣妾之见,陛下不可之过急,我听说唐代魏征有一句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像这种涉及到两国邦交的事情,应该调查清楚,再作决断。陛下可以派人,赶上陰光法师,问问他有没有这回事。要没有,拉倒;要有,是为什么,让他说清楚。他要说得无理,陛下再处置他不迟。”“嗯,卿所言极是,就这样办吧。”

“且慢,微臣有话要说。”皇上一看,是细脖大头鬼房书安。不知道为什么,仁宗皇帝对这几个都特别喜欢。皇上一笑,问道:“房卿,你有何话要说?”“万岁,方才说话这位是谁呀?您怎么那样听她的?”仁宗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房卿,这是朕新纳的贵妃,就住这乐善宫,称梅贵妃。”“这位贵妃说出话怎么和我们不一样呢?”“房卿有所不知,她是天竺国国王的九女儿,新近才由陰光大法师送来的。”“噢——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贵妃说出话不向着大宋,而是向着古月和尚呢,原来他不是我们中国人哪。万岁,我们宋朝太祖皇爷传的有一条规矩,后宫不得干预朝政。这位贵妃是天竺国人,不懂祖训,有情可原,万岁总不会忘记这些吧!她竟敢出言无状,干预皇上的决断,像这样的嫔妃,您就该将她明正典刑才是!”

房书安这几句话,把皇上说得非常尴尬,脸色一红一白,想怒又不能怒,瞪着眼坐在那儿吹胡子。梅贵妃一见皇上的表情,心里有了底儿,手指房书安骂道:“你这个没鼻子的东西,算个什么家伙,竟敢在皇上面前胡言乱语,指责君王!你这是以小犯大,以下犯上啊!像这样的乱臣贼子,就应该推出去斩首!万岁,请您降旨,把这几位杀了得了。”房书安也不干了:“梅,请你嘴下留德,放尊重点!我房书安虽说相貌不怎么样,但是为保大宋的江山社稷,忠心耿耿,出生入死;有些人别看模样漂亮,心肠是黑的,那是狐狸,专来破坏宋朝江山,这种人才得尽快铲除呢。”梅贵妃一看房书安说话寸步不让,她也有点胆怯了。另外她也看出来了,这群人和文颜博不同,那个老头子一句不礼貌的话也不想说,可是这些人啥话都能说出来,再往下还不定说出多难听的话呢。梅贵妃一想:算了,现在我不与你们怄气,有你们吃亏的时候。因此她把嘴一噘,脸一背,没有再说。

皇上一看梅贵妃不言语了,心里还挺高兴,暗道:我这个贵妃有容人之量啊,房书安说得那么尖刻,她没有反驳,行,一会儿我再向你赔不是吧。皇上想了想:干脆,来个各打五十大板得了:“徐卿,蒋卿,你们看这么办行不行。徐卿的话,朕不能不信,但是,一旦事情有出入,怎么办呢?干脆,让马军衙门出动五百名铁骑军,交展卿和蒋卿率领,追赶陰光法师。真要夏遂良等人在那儿,就捉拿归案,让陰光法师就地休息,听候朕的处理。如果夏遂良他们不在呢,就让陰光法师回国。怎么样?”

梅妃一听,无话可说。房书安还想说什么,被蒋平拽住了。蒋平道:“谨遵圣命,就这么办吧。”皇上这才写了一道圣旨,由内侍递给展昭。仁宗道:“徐卿,你们就回府休息吧。等到展卿他们回来了,朕再为你们贺功。”

房书安一想:这件事说完了,还有文大人在院里绑着呢,我们都走了,文大人怎么办?他对着徐良一使眼色,徐良会意,上前一步,躬身说道:“万岁,臣徐良还有本上奏。”“徐卿本奏何事?”“请问陛下,文大人身犯何罪,被绑缚在宫院?”“尔等有所不知,文颜博身为宰相,竟敢对抗孤王,指桑骂槐,辱骂寡人,犯下了不赦之罪。这件事你们就不要多问了。”“万岁,文大人乃是当朝宰相,即便身犯王法,也该交有司审理才是。臣斗胆问一句,不知文大人违抗了万岁哪道旨意?”“文颜博依仗三朝老臣的资格,在朕的面前颐指气使,着让朕传旨,去捉拿陰光法师。朕说了他几句,他就口出不逊,辱骂朕,这种目无君王的作法,不是造反是什么?”徐良道:“陛下,文大人这样做,为的是您的江山社稷呀,您怎么能好坏不辨呢!陛下若为此事惩处文大人,只怕朝野不服啊。”白芸瑞道:“陛下,文大人进宫见驾,是受臣等的恳求啊,如果为这事惩处文大人,请陛下先把臣等绑起来吧。”,房书安说得更尖刻:“万岁,臣等在三仙岛,可是掂着脑袋为国除哪!那几天真是九死一生啊。我们风风火火由南海回到京城,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当朝宰相要为我们掉脑袋,我们这心里能好受吗?万岁,您把我们这些人也捆起来吧,反正三仙岛已经平灭了,要我们也没用了,让我们和文大人一块儿死得了。没死在叛贼手里,死在皇上刀下,值得。”房书安这几句话,呛得仁宗干瞪眼,一时窘到那儿,不知该如何回答。梅贵妃这会儿挺懂礼节,来到仁宗面前,双膝一跪,说道:“万岁,臣妾有本启奏。”

仁宗一看,你要奏什么,想火上浇油啊?这些人可不是省油灯啊,像收拾文颜博那样,一句话就捆起来了?没那么容易,弄不好君臣就得翻脸。仁宗沉思着,就没有开口。

徐良等人心里也一阵起烦,暗道这个梅贵妃真不是东西,大宋的江山迟早要坏在她的手里,以后得想办法把这个妖除掉。房书安心想:这个梅妃,说不定是天竺国送来的细,专来破坏大宋的江山社稷。你要敢再出个孬主意,让皇上惩处我们,我现在就敢要你的小命。仁宗皇帝不能总不说话呀,过了会儿,有点不耐烦地对梅妃说道:“卿有何本奏?”梅贵妃一说话,大出众人意料之外:“万岁,臣妾听了这几位将军的议论,深有感触,他们都不愧为国家的忠良啊。”皇上一听,高兴了,笑着道:“卿平身,站起来说话。”“谢万岁。陛下,这几位将军敢于在您的面前犯颜直谏,有什么说什么,既说明他们忠心耿耿,不计个人安危,也说明君臣感情相处得不错,陛下有容人之量,臣妾非常高兴,我这里向您祝贺了。”皇上听了,心里像扇扇一样那么痛快:“卿真会说话。那么文颜博的事?……”“自然应该饶恕了。官复原职,还是当朝宰相。”“对对对,卿和朕想的一样。来人,传朕的口旨,放回文颜博,让他朝服见驾。”内侍答应一声,掂着文颜博的纱帽、朝服出去了。时候不大,文大人二次进宫:“老臣文颜博,谢过陛下不斩之恩。”皇上看了看,心里也有点不好受,着实安慰了几句,一场风波总算过去了。众人辞别圣驾,出了皇宫。

南侠展昭、翻江鼠蒋平,负有王命,不敢耽搁,即刻到马军衙门点齐兵丁,星夜追赶古月和尚,暂且不表。

且说徐良等人把文大人送到潞国公府,便转身回到开封府衙门。刘士杰、钟林等等英雄早在这儿等着呢,一见他们回来,全都接出了门外。大家也听说南薰门外发生了事,众人见徐良等人带不悦之色,也就没有多问,只是道了旅途劳苦,便各自散去。徐良、白芸瑞各回各家。房书安还住在府衙校尉队那儿,老房心里很不痛快,独自喝闷酒,发牢騷。房书安知道:尽管皇上派人马追赶古月他们去了,但能不能抓住夏遂良,是两回事啊!昆仑僧可不是傻瓜,能等着让你去抓吗?恐怕早跑了!即便没跑,他们要想抓住夏遂良和昆仑僧,也不那么容易啊!

第三天早上,房书安吃过饭,才说到街头溜达溜达,白芸瑞、徐良过来了,三个人就在一块儿闲扯。房书安道:“干老,我看这个梅,可不是个东西呀,迟早她还会再生出点事来。”徐良道:“皇上正着她,我们也惹不起呀,尽量避免和她冲突也就是了。”“不不,你不找她,她要找你的事啊。有她在皇上身边,迟早是个祸害,我们还是把她干掉得了。”“不许胡说,这话让别人听去还得了吗?”他们又闲谈了一会儿,门上人进来禀报说,展老爷和蒋老爷已经回京,进朝交旨去了。

三个人一听,谁也坐不住了,立即起身,赶奔午朝门外,在这儿等候消息。时候不大,展昭和蒋平出来了,两个人都带着难以形容的表情。房书安第一个蹦过去了:“你们两位可回来了。怎么样,捉住陰光大法师了吗?夏遂良他们现在在哪儿?”蒋平摆了摆手道:“别问了,回府再说吧。”

五个人飞身上马,回到了开封府。府里的校尉们全都迎了出来。展昭、蒋平向众人打了招呼,便走进自己的房间。有人送水,两个人洗了脸,坐在桌旁。徐良、白芸瑞、房书安坐在一旁,艾虎、白芸生、钟林、刘士杰等等站了一屋。房书安憋不住了,问道:“四爷爷,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快说说呀,都快把我憋死了。”蒋平长叹一声:“唉,一言难尽啊。”接着,他便讲说了事情的经过。

展昭和蒋平奉旨来到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见着程中杰元帅,宣读了皇王旨意,然后又说明了情况。程元帅立即传令,调来了十二名能征惯战的大将,配齐了五百名铁甲军,他们星夜起程,第二天中午便赶上了陰光一行。谁知道陰光大法师根本不承认有这回事,他们把陰光的队伍围起来,逐个进行了检查,也没发现一个可疑之人!他们离京的时候,皇上只说让检查,并没说要他们捉拿古月和尚啊,展昭、蒋平无奈,只好对陰光大法师说了几句好话。陰光大法师还真不错,一句难听话都没说,带着他的人马继续赶路了。展昭、蒋平只好带着队伍,垂头丧气回到京城。刚才他们上朝,如实向皇上作了禀报,皇上又让有司衙门发了一道缉捕夏遂良等人的文书,就让他们回府了。

徐良等人听罢,俱都面面相觑,默不作声。房书安忍不住说道:“诸位,看来事情有点麻烦哪。夏遂良和昆仑僧明明被古月劫去了,为啥找不到呢?说明他们已经躲起来了。这些家伙都是亡命之徒,不见棺材不掉泪,他们决不会就此死心,必然会耍出新的花招,与我们再行赌斗啊。”白芸瑞道:“怕什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他们敢公开跳出来,我们就有办法对付。只怕这些贼从此隐姓埋名,再不出头,就无处捉拿了。”房书安道:“此次没能从陰光那儿抓到囚犯,说明这一步棋我们算输给陰光和梅了,那个妖在皇上面前不一定生出什么毒计害我们呢,大家都要注意点。”众人在这儿议论了一会儿,也没得出什么结论,便各自散去。

且说仁宗皇帝听了展昭、蒋平的禀报,在陰光法师那儿没有发现可疑的人,皇上也有点拿不准了。因为徐良他们回府之后,仁宗皇帝就派了两名亲信太监,到冯禹家中询问情况。两个太监一看,冯禹那后背肿得有一寸高,虽然不至于残废,恐怕仨月俩月好不了。冯禹就把南薰门外发生的事情向这两个太监作了叙述,同徐良所讲完全相同。仁宗皇帝听了太监的禀报,就有点迁怒陰光和尚。可是展昭、蒋平空手而回,仁宗皇帝想要再传旨惩治陰光,没有理由啊!仁宗也想到是陰光让夏遂良等躲起来了,但是躲到哪儿了,不知道。仁宗又一想:没抓到实据也好,真把人犯抓回来了,对陰光和尚惩处还是不惩处呢?要惩处了,梅妃肯定不高兴,她再哭闹着要回天竺国,我怎么收拾?不惩处呢,徐良他们肯定不答应,再让满朝文武知道了,也会交章上奏啊!这下好,没抓住证据,徐良也无法挑理了,因为领兵带队的是他们开封府的人哪,他还能不相信展熊飞和蒋则长吗?皇上想到这儿又转忧为喜。

到了第二天,皇上又一想:不行,这事还没完,徐良他们由三仙岛回来了,能不表示一下吗?大大的开个庆功会?不行,文武大臣要问起来俘虏在哪儿,必然会再扯起旧事;要是不给他们贺功呢?也不行,一者徐良等人心中不服,二者日后再用着他们,谁还肯为孤出力呀!皇上思谋了半天,最后决定,开个不大不小的宴会,庆贺一番,也就是了。于是传出旨意,要光禄寺准备宴席,为徐良等人贺功。

徐良等人参加这次庆功宴不打紧,又引出了一场新的更大的麻烦。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 Weibo Article 41 Weibo Article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