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古代文学 > 古代医书 > 景岳全书 >

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胃脘痈(五十二)

胃脘痈(五十二)

立斋引《圣济总录》云∶胃脘痈,由寒气隔,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以气逆于胃,故胃脉沉细,以气不得上升,故人迎热甚,令人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或咳嗽,或呕脓唾血。若脉见洪数,脓已成也,急宜排之。设脉迟紧,其脓未就,有瘀血也,急下之。否则邪毒内攻,腐烂肠胃矣。丹溪云∶内疽者,因饮食之毒,七情之火,相郁而发,用射干汤主之。愚常以薏苡仁汤、牡丹皮散、太乙膏选用之,亦效。若吐脓血,饮食少思,宜助胃壮气为主,而佐以前法,不可专治其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