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上丧制,知清规一书后人增广,非百丈所作也。百丈为曹溪四世嫡孙,其丧制何由不率乃祖攸行,而变其成法乎?盖建立丛林,使一众有所约束,则自百丈始耳。至于制度之冗繁,节文之细琐,使人仆仆尔,碌碌尔,日不暇给,更何从得省缘省事,而悉心穷究此道也。故曰后人好事者为之,非百丈意也。
【译文】
因考证前面所述及的丧制,始知《百丈清规》一书的内容为后人增广,已不是当年百丈怀海禅师所制订的了。百丈怀海禅师是曹溪惠能大师的四世嫡孙,他的丧制为什么不遵循先祖所行,而且还改变先祖的成法呢?建立丛林使大众有所约束,则是从百丈怀海禅师开始。至于制度的冗繁,节文的细琐,使人感到不胜困顿,整天忙忙碌碌,没有一点空闲的时间,又怎么能省缘省事以便全心穷究此道呢。故知这是后来好事的人为之,不是百丈祖师的本意。
附文:百丈禅师
师讳怀海,姓王氏,生福州长乐县。幼学三乘,乡里称之,闻马祖唱道于建阳佛迹岭,遂有游方之志,祖一见异之。马祖上堂示众,以拂子倒垂,手点拂柄三下“珍重。”下座,师默而有省。三日后,方举似马祖,祖曰:“吾何忧矣!”师为祖侍者,而有卷席之缘,后于洪州新吴受檀信之请,住大雄山,以其山之高而得百丈之名。然天下禅林说法住持,命僧职事,立规矩以率其徒,而权舆于师,四方遵守,洋洋日盛,使其道之不废于今日者,师实有力焉。至唐宪宗元和九年示灭,年九十五。穆宗长庆初谥“大智禅师”。(《祖庭事苑》)
清规:画唐百丈山怀海禅师之禅门规式者,称为古清规,今不传。后元百丈山德辉禅师奉敕改修之。称为敕修清规,有八卷。世所传者是也。(《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清规八卷,前有正统年胡滢等请重刊奏本并元朝札付,黜元至元圣寿寺沙门德辉重编,大诉校正。分为九章,大抵多是世谛流布,不唯非佛世芳规,亦且非古百丈风格矣。(《阅藏知津》蕅益大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