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古代文学 > 佛经大全 > 竹窗随笔 >

宗乘不与教合

曾宗元①学士,以中庸、大学参楞严,而和合宗门语句,质之雪窦显禅师。显云:“这个尚不与教乘合,况中庸耶!学士须直捷理会。”乃弹指一下云:“但恁么荐取?”宗元言下有省。夫一代时教,修行人所据以为准的者,不与教合,则魔说也。而云然者,是即教外别传之旨也。传在教外,则教之所谈者何事,夫亦离指见月,而得意于语言文字之表云尔。且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万代宗门传法之始也。今翻案云:这个尚不与拈花合,花外有别传也。则何如?古人谓俱胝悟处,不在指头上。今雪窦弹指,宗元有省。又翻案云:这个尚不与弹指合,指外有别传也。则何如?

【注释】

①曾宗元:宋朝曾会,字宗元。福建晋江人。端拱进士,官至集贤殿修撰。

【译文】

曾宗元学士,以儒家《中庸》、《大学》二书的义理与佛教的《楞严经》互相参究,又和合宗门语句,请雪窦重显禅师加以评判。重显禅师语道:“这个尚且不与教乘合,何况《中庸》呢!学士须直捷理会。”乃弹指一下说:“但恁么荐取?”宗元遂于言下省悟。然而,一代时教是修行人据以作为准的的,如果不与教合,便是魔说了。而重显禅师所说“不与教乘合”,却是所谓“教外别传”的宗旨啊。既然传在教外,那么经教中又谈的是什么呢?这也无非是教你离指见月,而得意于语言文字之外呀。况且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乃是万代宗门传法之起始。今如果有人翻案说,这个并不与拈花合,花外还有别传。你该怎么理会?古人谓“俱胝悟处,不在指头上。”可是如今雪窦弹指,宗元有省,如果又翻案云:这个尚不与弹指合,指外还有别传。你又当如何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