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因缘门第一
说曰。今当略解摩诃衍义。问曰。解摩诃衍者。有何义利。答曰。摩诃衍者。是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为大功德利根者说。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达。我愍此等欲令开悟。又欲光阐如来无上大法。是故略解摩诃衍义。问曰。摩诃衍无量无边不可称数。直是佛语尚不可尽。况复解释演散其义。答曰以是义故。我初言略解。问曰。何故名为摩诃衍。答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若能通达是义。即通达大乘。具足六波罗蜜无所障碍。是故我今但解释空。解释空者。当以十二门入于空义。初是因缘门所谓。
众缘所生法 是即无自一性一
若无自一性一者 云何有是法
众缘所生法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众缘亦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外因缘者。如泥一一团一一转绳陶师等和合故有瓶生。又如缕绳机杼识师等和合故有叠生。又如治地筑基梁椽泥草人功等和合故有舍生。又如酪器钻摇人功等和合故有酥生。又如种子地水火风虚空时节人功等和合故有芽生。当知外缘等法皆亦如是。内因缘者。所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一爱一取有生老死。各各先因而后生。如是内外诸法。皆从众缘生。从众缘生故。即非是无一性一耶。若法自一性一无他一性一亦无。自他亦无。何以故。因他一性一故无自一性一。若谓以他一性一故有者。则牛以马一性一有。马以牛一性一有。梨以柰一性一有。柰以梨一性一有。余皆应尔。而实不然。若谓不以他一性一故有。但因他故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以蒲故有席者。则蒲席一体。不名为他。若谓蒲于席为他者。不得言以蒲故有席。又蒲亦无自一性一。何以故。蒲亦从众缘出。故无自一性一。无自一性一故。不得言以蒲一性一故有席。是故席不应以蒲为体。余瓶酥等外因缘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内因缘生法皆亦如是不可得。如七十论中说。
缘法实无生 若谓为有生
为在一心中 为在多心中
是十二因缘法。实自无生。若谓有生。为一心中有。为众心中有。若一心中有者。因果即一时共生。又因果一时有。是事不然。何以故。凡物先因后果故。若众心中有者。十二因缘法。则各各别异。先分共心灭已。后分谁为因缘灭。法无所有何得为因。十二因缘法若先有者。应若一心若多心。二俱不然。是故众缘皆空。缘空故从缘生法亦空。是故当知。一切有为法皆空。有为法尚空。何况我耶。因五一陰一十二入十八界有为法故说有我。如因可然故说有然。若一陰一入界空。更无有法可说为我。如无可然不可说然。如经说。佛告诸比丘。因我故有我所。若无我则无我所。如是有为法空故。当知无为涅槃法亦空。何以故。此五一陰一灭。更不生余五一陰一。是名涅槃。五一陰一本来自空。何所灭故说名涅槃。又我亦复空。谁得涅槃。复次无生法名涅槃。若生法成者。无生法亦应成。生法不成。先已说因缘。后当复说。是故生法不成。因生法故名无生。若生法不成。无生法云何成。是故有为无为。及我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