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古代文学 > 佛经大全 > 六祖坛经 >

六祖坛经讲记 第76集

六祖坛经讲记 第76集

参请机缘第六

大藏经其中有一套,叫《乾隆大藏经》,里面也有收录《六祖坛经》,但到第五品就结束了。为什么?因为它认为后面的部分都是后人增录的。六祖开示真正是到第五品,但是后面不是没有价值。从第一品到第五品,你们会产生一个误会,以为你们看懂,其实,我可以保证你看不懂。学生真的学会了,就要考试,考通过了才是真会。第六品就是考题,你只要今天回去看看第六品,摸着良心讲,你不敢说你看懂。有的你好像懂,但有的你真的不懂,那就证明你不懂。如果有人说他《六祖坛经》看懂,你就跟他讲第六品的公案,他就会知难而退。《六祖坛经》前面有故事,后面有情节,所以真的很好看。〔参请〕指的是禅师来参访六祖大师,〔机缘〕就是六祖大师认为机缘已经成熟,所以才为他们开示。

为什么说〔机缘〕、时机不对不可以讲?而且有人读了禅宗的公案都误会,以为禅师都疯疯癫癫的。后人是因为这个个案特殊才收录,平时禅师是很正常的,我们平时都应该正常的对待人才对,只有少数人有那个程度才可以那样。请问,你们觉得我是疯癫还是正常?如果我疯癫你们早走光了。我上课还是比较正常,一般人还是比较喜欢正常。其实应该说,你现在是反常,哪一天你快要正常了,再推你一把。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

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曷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徧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晋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烧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于是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一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荆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

定慧等等 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 由汝习

用本无生 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 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 双修离诸物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第一个公案是六祖大师还没有出家之前,他还在逃难的时候,有回到〔韶州曹侯村〕,当时〔人无知者〕,没有人知道他是六祖。但他逃难总需要有安顿嘛!那时候有个读书人叫刘志略,既然是读书人当然有所涵养,所以能够知道六祖大师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般涅槃经》。】〔无尽藏〕比丘尼到最后也开悟,开悟后她曾经写过一首诗。无尽藏比丘尼常诵《大般涅槃经》,这一本经全台湾应该只有我们在上,说不定全世界啦。我会上这本经的因缘是因为《六祖坛经》后面的公案常常提到这部经,为什么现在的人很少读这一部经?这叫因缘。现在的人大多不知道有这部经,但每个人都知道有《华严经》、《法华经》,但六祖大师那个时代却很流行《大般涅槃经》。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的浓缩和整理,把佛讲得最清楚。再来,六祖大师的思想表面上缘自《金刚经》,但事实上六祖大师谈很多问题都是出自《大般涅槃经》的思想。尤其刚开始六祖大师遇到五祖弘忍,他所谈的就是《大般涅槃经》的思想,并不是《金刚经》的思想。所以有人考证,认为在遇到五祖之前六祖大师就听过《大般涅槃经》。我们最主要是要明白法义。

【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这是什么境界?这样的境界跟他当初听《金刚经》一样,他一闻到就悟。六祖大师应该是住在那里,无尽藏比丘尼天天读诵《大般涅槃经》,他应该会听到。你看六祖大师的根器多好,他一听就知道那本经在讲什么。那一天有个同学发了一个愿,在三个月之内诵一千部《金刚经》。当他诵完之后,我说:「你真不简单,已经诵了一千部。那《金刚经》到底在讲什么?」「师父,我不知道它在讲什么。」「那你白诵了,你诵了一千部的《金刚经》,却不知道它在讲什么?六祖为什么一听就知道?」我们到底掉入一个什么样的陷阱?为什么诵经不解义呢?常常有人讲:「你就念就好了,有一天你就会知道。」这句话不够圆满,有时候会害死你们。你们都没有检讨原因,没有自我反省:「为什么我这样诵却不知其义?」修行如此,读书也是一样,为什么诵经不明白经呢?因为你没有思维经中的法义,你怎么会懂!学佛法要「闻思修」,你要思维。为什么?《金刚经》分明跟你讲「受持读诵书写为人解说」,它是有次第的。你还是要思维的,不是傻傻地诵。无尽藏比丘尼只会诵《大般涅槃经》,但她并不明白这部经到底是讲什么内容。六祖大师之所以一闻《大般涅槃经》就知道,是因为他是个开悟的人。他已经明白了,因为他听任何一本经典都不离开自心自。比如,一个对绘画很内行的人,他看一幅画,他讲得出来这幅画的画风笔法是什么,外行人根本看不懂。一个会下棋的人,他一看就知道这个棋不应该这么下,外行人根本就不知道。我们以世间法来讲就很清楚,内行人跟外行人的区别。一样的道理,开悟的人叫内行人、过来人,所以他一听就懂,没有悟到的人是门外汉,他当然不懂。刚才同学分享得很好,佛法里面谈无始无终,说目标是假名,每个当下就是一个终点。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领悟到,就能够体会到当下,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快乐。我们学佛法,就是希望你觉得很快乐。

【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无尽藏比丘尼问六祖大师字,按理应该不是问这个字怎么念,而是问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尼曰:字尚不识,曷能会义?】意思就是说:「如果连这个字都不懂,串连起来整个句子你怎么会懂呢?」这个叫做脑袋的概念。【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这八个字非常有名。我先用一句话来谈:「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文字和语言就是心的展现,但是我们看到别人的展现,却不明白他的心意。父母亲明明对孩子好,这是父母亲的展现,但是孩子却不明白父母亲的心意。同理可证,我们读了佛经,却不明白佛的心意。人跟人之间,平常在讲话,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明白你的心意呢?!常常会造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个意是会错意。讲话会会错意,你看书也会会错意,尤其你看佛经,更容易会错意,尤其佛经里讲的空,或非有非无,非色非空,非常非无常,这样的概念很多人被绕得头晕脑涨,不知道它到底想要表现什么。假设你有机会看到《大般若经》,它常常用这样的文字,几乎整章都这样写,非什么非什么非什么,一百多个非什么。你一句句解释也可以明白一个概念。请问,我们对一件事情可以举多少个例子?假设我要讲的话,我可以一直讲下去,哪怕一万个,或更多。但是,现在你不要执着我在举什么例子,而是你要明白我想要告诉你什么。我说《大般若经》常常用「非」字是什么意思,它只不过是叫你不要执着。但是它透过各种角度来跟你说右边不要执着,左边不要执着;前面不要执着,后面不要执着;里面不要执着,外面不要执着;现在不要执着,过去不要执着,未来不要执着,连不执着也不要执着,连成佛也不要执着…。现在讲完了,并不代表你听懂了,「连成佛也不要执着,那干嘛成佛?」你讲成佛也是执着,那么你不想成佛也是执着。比如你跟别人讲:「你为什么要执着吃辣的呢?」人家可以跟你说:「你为什么执着不吃辣的呢?」这就是你不明白佛的意思。

现在六祖大师所讲的意思是:「无尽藏比丘尼的认知是只要对这个字不懂,对串连起来的句子的意思一定不懂,但并不是这个样子。」就像六祖大师可以反问无尽藏比丘尼一句话:「字你不是懂吗,那串连起来整本怎么不懂?」一样的道理,你现在去瑞成书局随便买一本佛经,每个字都看懂,连起来都不懂。奇怪!那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呢?〔诸佛妙理〕讲的是本体,但是本体没有离开现象,现象没有离开作用,现象、作用跟本体这三个事实上都要去了解,缺一不可。有的人看到六祖大师讲这一句话,他学禅果然就不看经典,这样解释一定是错的。六祖大师的意思是说执着文字一定不明白妙理,但是〔诸佛妙理〕虽然〔非关文字〕,但是离不开文字,〔文字〕也没有碍到〔诸佛妙理〕。你要知道一句话:「缘起不碍空。」缘起就是现象,空就是本体。「空不碍缘起」,本体的空不会障碍到缘起的作用,这才叫不二。

【尼惊异之,】六祖大师这样回答,让无尽藏比丘尼吓一跳,我们一般人遇到无尽藏比丘尼这样问一定是哑口无言,答不出来。你要知道,禅师有时候回答你问题,比如说,有人问禅师说:「什么叫道?」禅师回答说:「现在外面的布一块卖多少钱?」表面上文不对题,事实上已经回答了:道就是日常生活。「外面的布一块卖多少钱」,这叫日常生活,禅师用这样的方式来回答,内行人一听就吓一跳。重点是:「我已经懂了,所以我知道我应该做什么。」悟,有时候是不需要讲出来的,讲出来就会变成语言文字。你们在禅宗常常听到一句话:「言语道断」。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用语言讲得出来的,并不是本体,如果让你用思考能够想出来的,也不是本体,这就是佛经常讲的「不可思议」。思是脑袋,议是语言的议论,如果你能够明白这样的概念,就能够明白「诸佛妙理,无关文字」。无尽藏比丘尼一定有程度,她一听六祖这样讲,就觉得这个人太了不起,这个人谈的东西已经离开了语言文字。有时候,我们在对话要旗鼓相当,否则就牛头不对马嘴。有时候你不要讲太深,别人程度不怎么样,你就讲浅一点,不然一定会变成笑话。所以我才劝你稍微正常一点,除非是要切入,也就是大刀举起来的那一刹那。如果别人对你很客气,你不用高兴,就代表你没有什么程度,所以别人才不敢拿出他的杀手锏。同理可证,经得起的,一刀就开悟。

【徧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个高人来了。如果你真的是一条龙,叫你潜龙都没有办法潜,有一天必然飞龙在天。你是个君子,不怕别人不明白你,所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像六祖他逃难时,是躲避别人追杀,那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无尽藏比丘尼这样跟他宣传,一讲下去,大家都知道:我们村庄来了个〔有道〕的修行人。

【有晋武侯玄孙曹叔良】这个人是曹的后代。【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你真的是修行人,不怕没有地方住;你真的是有道的人,不怕没有人护持。六祖大师没有说要盖庙,人家现在就替他把庙重修。本来庙就有,但已经荒废,大家重新把庙盖好后,请六祖大师去当住持。这里面的〔俄成〕,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这个寺庙就成为一个有名的寺庙。寺庙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那个寺庙盖得漂亮,而是因为里面的人。南华寺很有名,但是当六祖圆寂之后,经过几百年,南华寺曾经没落过。这段时间,首先是憨山大师,再来是虚云老和尚去整顿。当人已经圆寂了,那个地方还是会没落。但是你有德行,你就不怕没有地方。

【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烧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于是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六祖虽然隐姓埋名,但是由于他知名度太高,所以消息马上就走漏了,有时候我们到底是保护一个人还是害一个人,很难说。当时他的师兄弟还是不死心,依旧追杀他,而且手段残忍,一定要置他于死地。六祖大师离开寺庙逃跑到山上去躲,他们居然烧山,想起来很可怕,我们现代人都没有这么离谱。结果六祖大师躲在一个石洞当中,那个石洞现在还在,而且因为他在那边躲很久,那里有烧的痕迹,石头上面有纹路。那个石洞很窄,惠能大师应该是用缩骨功挤进去。我们看了这一段就知道,一个没有开悟的人的瞋恨和贪欲多么可怕!

【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六祖大师想起五祖交待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就是遇到怀集和四会这两个地方就可以隐遁。

【一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六祖坛经》是法海所整理的,韦刺史请他记录下来。【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法海禅师去拜访六祖大师,开口就问:〔即心即佛〕,希望六祖大师能够开示他。现在会这样问话的人很少。我去别人那边,还不敢这样问,怕被人家赶出来,除非感觉到他可以问。一般人去我那边也不太会问,但并不是他不敢问,而是他不会问。不敢问和不会问是不太一样,有时候你是想问,但是不知道怎么问。〔即心即佛〕这个公案出自一个法常禅师,他刚开始去拜访马祖道一禅师,禅师常常用四个字,比如说马祖道一,前面两个字常常是地名,后面两个字才是他的法号,但是我们为了尊称他,就多称个地名,一般都称马祖禅师。法常禅师问马祖禅师说:「如何是佛?」就是问什么是佛?或怎么成佛?它有很多种含义。祖师跟他回答说:〔即心即佛。〕他当下就契入了。什么是佛?你的心就是佛啦!请问,「什么是佛」有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你们公案不要乱背,你们不可以这样背。有人问什么是佛,你也可以一巴掌打过去。假设这一巴掌打过去,他会开悟,那这一巴掌一定要打。但是一般人,你打一巴掌下去之后,你一定会被人家捶两下回来。读书人喜欢听道理,你要从读书人变修行人啦!修行人只看真功夫。我就要看你真功夫,其他我都不看。还有一个人问大珠和尚。大珠和尚写过一本《顿悟入道要门》,这本是很有名的。有人问他,跟法海问六祖大师同一个问题。他问:「什么叫即心即佛,为什么我没有看到佛?」这个问得很直接。大珠和尚说:「哪个不是佛?你说说看。」所以这个公案是有由来的。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什么叫〔前念不生即心〕?就是说前念已经过去了,念头已经过去了,你不应该再生起追忆过去的念头,这样的心才会清净。但是,叫你不要再追忆过去的念头,并不代表你无知,所以后面跟你讲〔后念不灭即佛〕,这代表觉知,并不是不知道,所以佛者觉也,他就是一种觉知。心叫你不执着,但并不是没有作用,只叫你不要去追忆,并不代表你会无知。把心跟佛同时讲,我们凡夫就是会掉入一边的概念,教你这个你就掉入这个陷阱,教你那个你就掉入那个陷阱,不会像六祖大师回答前念后念不灭,这样的回答方式是很圆满的,这叫中道。

【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这两句话大家要好好地用。〔成一切相即心〕,唯心所造,一切都是你的心所造,但是,又要离开这一切你所创造的现象,要完全不执着,这何等困难!比如说你有两个小孩,这两个小孩是你创造的,但要你不执着他们,很困难。这个事业我创造的,但我不可以执着这个事业。这个寺院我造的,但我不执着这个寺院。这些学生是我教的,但是我不可以执着这些学生。你会不会用了?你说要不要做?当然要做。六祖大师回答这两句话其实跟《金刚经》里的话是一样的意思,〔成一切相即心〕就是「行一切善」。《金刚经》后面就会跟你说〔离一切相〕。早上跟各位讲要起善念,但是起善念要不要做出来?不是你在心里面起善念而已,起了善念,做出来就叫做行善。你要行一切善,不做出来不能成立。但是又要能够离开一切的善,这一切善是由你的心所创造,所推动所展现的,你执着就迷了,所以你应该觉,觉的人必然离开一切。这里的〔离一切相〕讲得更直接一点是「虽然行一切善,但是不执着这一切善,完全不执着。」六祖大师的回答,你细细地去口味,真是智慧。讲得实在是太好了,六祖大师并没有野狐禅,他讲的话都很中肯,他直接了当地回答这个问题。这句话很难懂,我过去看很久才渐渐了解。

【吾若具说,穷劫不荆】六祖意思就是说:「这两个字我可以一直解释下去,我怎么说都说不完。」叫我们说,连一句都说不出来。所以我说悟的人就是悟,不悟的人怎么讲都讲不出来。【听吾偈曰:】六祖大师再讲一个偈来诠释。《六祖坛经》常常用一种模式,不是用「心」就是用「」,不是用「体」就是用「用」,不是用「定」就是用「慧」。六祖大师最善于用这种模式来教导,事实上他讲的概念是很单纯的,并不复杂,但意境很深。假设你读《六祖坛经》,从这几个关键字开始去明白,你就可以去掌握《六祖坛经》的髓。至于悟,自己要有更深的体悟。

【即心名慧,】心就是用,所以〔心〕是〔慧〕。智慧是展现的,智慧是拿来用的,所以你要用出你的智慧。【即佛乃定。】他讲的这个〔佛〕是本体,是〔定〕的意思。【定慧等等,】即〔定慧〕等持、〔定慧〕等学,也就是〔定〕跟〔慧〕要同时具足,学习时要均衡。喜欢偏于定的人,比如说喜欢打坐修定,喜欢用念佛来修定,偏〔定〕为愚。但是如果喜欢思维,喜欢看经典、听经闻法,这个叫偏慧,偏〔慧〕则狂。这就是没有等持,不可以这样。如何才能够〔定慧〕等持呢?我们要从〔定〕生起〔慧〕,接着要从〔慧〕又回归于〔定〕,如同水跟波,水波它不是前后的问题,是一体的。海就是波,海水就是水,海水跟海并不可以讲谁前谁后,所以定慧等持也是这个意思。你们不可以说:「师父,我要先修定再修慧。」比如说,你每天诵《六祖坛经》一遍,诵一部《六祖坛经》差不多五十到六十分钟,你专心的诵,那叫修定。诵完之后,从头开始阅读思维那叫修慧。我是奉劝你们读经典,先诵再阅读,《六祖坛经》你们可以这样诵。如果是大本经,像《法华经》,就可以每天诵一卷读一卷,诵一卷读一卷。小部经可以诵完一遍,然后从头开始研读,我鼓励你们这个样子。当然,有时间的还可以抄一遍。可以透过书写。

【意中清净。】定慧定持,自然就可以达到〔清净〕,就是可以见到〔清净〕的自。【悟此法门,由汝习。】就是体的意思。六祖大师讲的〔习〕跟我们平时讲的习气不一样,这个〔习〕就是学习的意思,学而时习之的习。也就是说,还是要从自〔〕当中不断地来练〔习〕,然后展现出用本无生,这个是定。【用本无生,】这个是慧。什么叫〔无生〕?我们常讲〔无生〕法忍,真的本来是无生,只是你不能体会。比如说,有的人梦到他出生了,又梦到他死亡了;有的人在梦中来来去去;有的人梦到花开了,又花谢了,但梦醒之后,没有生也没有死,你能明白吗?我这样来跟你解释无生,不然你不能懂。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懂〔无生〕,比如,我丢一个东西上去叫生,它掉下来叫灭。你就会说:「有生有灭啊!师父,你再怎么解释我都听不懂。」我再做个譬喻,假设我们现在在梦中这样丢,这样你明白无生了吗?因为那是梦,所以本来没有,这叫〔无生〕。很多的概念不这样譬喻实在是很难懂。比如说,把电风扇打开,它就会摇了,明明就动来动去,如果我说电风扇本来就无生,你一定听不懂。《金刚经》讲得很清楚:「如来若来若去,世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本来就没有来去,如果你认为如来有来有去,就不能够明白如来,这就叫做〔无生〕。讲得更具体一点,大家明白本体是〔无生〕,却不明白作〔用〕也是〔无生〕。「体」无生,〔用〕〕当然是〔无生〕,所以诸佛菩萨哪有说他在度众生那件事!以本质来讲,他真的是这个样子,只是你看不明白。我们在梦中看菩萨在度我们,我们在梦中被菩萨度,我讲完了,你这样比较容易懂。【双修是正。】定慧〔双修〕,这样才是〔正〕确的。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我的〔心〕本来就是〔佛〕。【不悟而自屈。】我们不能悟,实在是太委屈自己了。你一天到晚问佛在哪里,你为什么会这样问呢?佛就是你这个活生生的自己,你为什么一直问我佛在哪里呢?这样冤不冤枉呢?你拜佛到底是在拜谁?你念佛到底是在念谁?你这一尊已经多生累劫都已经跟你在一起了,难道你不明白吗?你不觉得你很委屈吗?还不是你自己让自己委屈的。【我知定慧因,】我今天已经知道了,知道我要〔定慧〕等持了。【双修离诸物。】你不但要〔修〕定慧,在修定慧当中,你又要〔离〕一切相。这个公案你悟到什么了?禅宗讲「直下承当」,当下就承担起来:「没有错,你说我是佛,我当下就做佛给你看。」但我们内心都说:「我不是佛,我是傻众生。」果然是傻众生,他要做,我有什么办法?!我们这个心,千说万说都是它,但为什么你都不去承担好的,然后去发大的愿呢?我说你可以,你真的可以,我说你可以开悟,你就可以开悟,我说你是个智者,你也可以变成一位智者。但是你的心太复杂了,你的心常常否定自己,别人肯定你,你反而推卸;别人否认你,你马上反驳。我应该如何来说你的心呢?请问,你想不想现在就变菩萨?假设你有看过《华严经》的净行品,里面讲得最清楚,文殊菩萨教我们怎么用心。他用「善用其心」这四个字,告诉你一天二十四小时你怎么用心,里面有一百多条,每一条都讲「当愿众生」。你去洗手也当愿众生,你坐在马桶上也当愿众生,你出门的时候把门带上也当愿众生,你走路也当愿众生,讲话也当愿众生,你吃饭洗澡都当愿众生。你就是菩萨,唯有菩萨才可以这个样子,那是很具体的。当愿众生就是善念,就是:「我做任何一件事情,大事小事,我每个念头都是为众生。」当下你就是菩萨,你要承担,就是这样承担起来,你们不要再害怕,好好做一个菩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