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再论金刚经功德
社会上有许多佛家修行者,他们将佛经看得高于一切,将佛祖也视为无上圣贤,佛祖的话句句真理,一个字也不允许修改。小雅认为,这样的想法只能是小乘境界,并不符合金刚经的要旨。但小雅并不是说小乘不如大乘,或者说小乘的方法不对。小乘有小乘的适用对象,大乘有大乘的适用对象。
让有些人去慢慢修行,从修行中逐渐悟出大道,这是可行的,也是许多人正在修行的主要方法。有些人,尤其是对鬼神、轮回等思想抱着一分为二的看法,每天去念阿弥陀佛是不可能的,但通过阅读并理解《金刚经》,就有可能认识到本一性一为空,不执着于相,就能不起是非之念,便没有分别之心,从而直接成就大道。
以上虽说是小雅的个人看法,在佛教中也有相应的理论,大乘佛教认为,引导教化众生大体上有三个方法:一是声闻乘,指严格遵照佛的说教修行,并以达到自身解脱为目标的出家者;二是缘觉乘,指佛法已灭之时,由于前世修行的因缘,能自己以智慧得道的人;三是菩萨乘,指能以智慧上求菩萨,以慈悲下救众生的修行者。
前二者都属于小乘,只有菩萨乘属于大乘,因其在最上面,所以也称为上乘。后来六祖慧能在此基础之上,又将最上层分别出来,作为顿悟之教的名称,于是三乘便变成了四乘。如何修习大乘乃至顿悟呢?这就要学习《金刚经》。下面释迦牟尼又一次叨唠学习、掌握、传播《金刚经》的好处和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释迦牟尼佛说:]“须菩堤,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善良的女人,在上午以恒河沙相等数量的身一体来布施,中午又以恒河沙相等数量的身一体来布施,下午又用恒河沙相等数量的身一体来布施,象这样坚持无数百千万亿次劫以自己的身一体布施;如果又有人听说了这部《金刚经》,并且对经中的教义坚信不移,那么这个人所得到的福德果报,就会胜过前一个人,又何况能够书写、接受、掌握、时时念诵,并为他人解说呢!”
“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在古印度,一天被分为六个时辰,白天三个、晚上三个,分别称为“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和“初一夜分、中夜分、后夜分”。三个“日分”分别相当于“上午、中午、下午”。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继续说:]“就重要一性一来说,这部《金刚经》有不可心思言议、不可秤称斗量、无边无际的功德,是如来佛为那些发誓愿心,要修习最上乘佛法的人说的。如果有人能接受、掌握、读诵,并广为他人讲说《金刚经》,如来佛都能知道他们、了解他们,一定使他们全都成为不可斗量、不可秤称、无边无际、不可心思言议的功德。象这样的人,就是肩负重任的如来,具有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须菩堤问:]“
[佛回答说:]“须菩堤,如果是喜欢小乘佛法的人,拘泥留恋于对自己、对人、对众生、对事物 状的认识,他对这问《金刚经》便不能倾听、接受与读诵,更不能为他人解说。须菩堤,不管什么地方,如果有了这部《金刚经》,所有在世间的天道、人道、修罗道中的人,都应当供养它。应当明白,凡是藏《金刚经》的地方,就是佛塔,[每一个善良男子善良女人]都应当对它恭恭敬敬,围绕着它敬礼,并把各种香花,撒在它的附近。”
有关“佛塔”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古代印度佛教的佛塔都将受人供奉;另一说法是指藏有佛骨舍利子的佛塔才受人供奉。不管是哪一种意思,释迦牟尼是让人要供奉《金刚经》,可见如来佛对这本书的重视。上面几小段的内容,以前几乎都讲过,释迦牟尼大概自己也不好意思了,于是加进了一些新内容。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迦牟尼佛说:]“还有,须菩堤,如果有善良男子善良女人,接受、掌握并念诵这部《金刚经》,反而被人轻贱,这是因为这个人前世罪业应当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轮回中,但因现在信奉《金刚经》而遭人轻贱,前世的罪业就可以被消除,并且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
经常可以在电一影电视上看到,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最后幡然醒悟并放下屠刀,这时,此人往往手拿《金刚经》希望超度以往的罪过,这个出处就在这儿,就是因为释迦牟尼有这一段话,被后人理解为不管犯下什么滔天罪行,只要诚心悔过,多念《金刚经》便可消除罪业。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佛继续说:]“须菩堤,我想起过去无数劫中,在燃灯佛那里,有八百四千万亿佛,我都全部供养过他们,按照他们的旨意办事,没有遗漏过一个。如果有人在后五百年中,正法将灭之时,能接受、掌握并念诵这部《金刚经》,他所得到的功德,用我当年供养诸佛的功德,与之相比,我不及他的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以至数字、譬喻都无法达到的这个数字的其中一分。”
这一小段的内容已经重复过多次,经文中“阿橧祇”是梵文音译,是“无数”的意思。“末世”,这是释迦牟尼预言后五百年中,佛法将灭。佛教人士说这是指印度,正好与现实相符合。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佛继续说:]“须菩堤,如果有善良男子善良女人,在后五百年中,佛法将灭之时,接受、掌握并念诵这部《金刚经》,他所得到的功德之大,我若照实全部说出来,有的人听了之后,会立即被吓得心狂意乱、疑惑不信。须菩堤,你应当懂得,这部《金刚经》的意义,是不可以心思言议的,信奉《金刚经》所能得到的福德果报,也是不可以心思言议的。”
到这儿为止,《金刚经》的功德算是啰嗦完了,但按照释迦牟尼的习惯,讲完一个内容之后,必然要重复他的“老三篇”,大概伟人都有这样的一毛一病,一毛一泽一东时代,吃饭睡觉甚至上厕所,都要先读一下《一毛一主席语录》,这一习惯是与佛教不谋而合呢?还是根本上就是学着佛教的样子,这已经无从考证了。
讲解到这儿,下面这几段内容,前面已经出现过多次。小雅准备删除,但这样一来,不仅破坏了佛经的完整一性一,而且佛教那些信徒们,见我冒天下之大不韪,竟敢删除六七百字,非找佛祖去告我一状,将小雅打入三恶道不可。因此,小雅只好将这些内容再解释一次,大家完全可以跳过去不看。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当时,须菩堤问佛说:“
佛告诉须菩堤:“善良男子、善良女人,发誓愿心,要修习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应当具有这样的心念:‘我应度脱一切众生,度脱一切众生后,实际上又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众生被度脱。’”
须菩堤问:“
[佛回答说:]“如果菩萨的心中有自己的相状、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事物的相状,那他就不是菩萨。”
[须菩堤追问道:]“
[佛回答说:]“须菩堤,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佛法,能够通过发誓愿心而求得无上正等正觉这种智慧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又问道:]“须菩堤,你说,如来佛当年在燃灯佛那里时,燃灯佛有能够使如来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智慧的佛法吗?”
[须菩堤答:]“
佛说:“是这样,是这样。须菩堤,确实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佛法,能够使如来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继续说:]“须菩堤,如果有什么佛法,能使如来所得到的无上正等正觉智慧,燃灯佛当初就不会给我授记,说‘你在未来世当能成佛,号释迦牟尼。’正因为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佛法,能使如来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所以燃灯佛才给我授记,写下这样的话。”
[须菩堤问:]“
[佛回答说:]“所谓如来,就是一切佛法,都如同上述教义。[因此,]如果有人说如来佛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智慧,须菩堤,[你应当解释一下,]确实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佛法,能使如来佛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智慧。”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佛继续说:]“须菩堤,如来佛所得到的无上正等正觉智慧,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所以如来佛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佛法。须菩堤,由于一切事物都是不真实的,所以一切佛法也不是真实存在的,这才称它为一切都是佛法。须菩堤,人身又长又大……”
[须菩堤抢着说:]“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佛说:]“须菩堤,菩萨也是这样。如果菩萨说这样的话:‘我要切众生。’他就不能叫菩萨。”
[须菩堤问:]“
[佛回答说:]“须菩堤,实际上 没有真实存在的人被称作菩萨。所以,我说的一切佛法,[归根到底]就是不拘泥留恋于自己、人、众生和一切事物。须菩堤,如果菩萨说这样的话:‘我人使佛所在的地方庄严清净。’那他也不能称之为菩萨。”
[须菩堤问:]“
[佛回答说:]“如来所说的使佛所在的地方庄严清净,实际上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庄严清静,所以才叫作庄严清静的。须菩堤,如果菩萨通晓了‘我也是虚幻不实的假象’的道理,如果佛认为他才是真正的菩萨。”
看到这儿为止,大家会觉得这个须菩堤并不象《西游记》里所描述的那样,混同佛道两家法术,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反倒象演小品的小沈一陽一,成天一爱一问一个“为什么呢?”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释迦牟尼讲经时喜欢将一句话的内容,说成千万个不同的花样,他的徒弟呢,也只好演戏一样,不断地念着相同的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