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佛法原本四句诗
整个一部《金刚经》,去掉标点符号不算,总共5119个汉字。如果让小雅用文言文来用整个内容,不遗漏任何一个内容,大概三四百字足够了。庄子的《齐物论》,去掉标点约2900多个汉字,就已经包含了金刚经的所有内容,这其中有大量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大概释迦牟尼也觉得自己太重复了,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记忆,于是在《金刚经》的最后,为大家总结了四句诗,为了与其它佛经中的诗句混淆,小雅命名它为“金刚诗”,这四句诗已经包含了整个《金刚经》的所有内容,记住并领会这四句诗,便等同于理解了整个《金刚经》。
为了突显那四句金刚诗,释迦牟尼还要重复许多已经枯燥无味的内容,为了经文的完整,大家请耐着一性一子看完,或干脆跳过下面这一段,直接看最后的那四句诗。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释迦牟尼佛说:]“须菩堤,象整个宇宙的所有同须弥山一样大的山,有同这些山相等宝贝收集在一起,有人用它来进行布施;又有人对这部《金刚经》,乃至那首四句话的金刚诗,能够接受、掌握、念诵,并且为他人讲说,前一个人所得到的福德果报,同后一个人相比,不及百化之一、百千万分之一,乃至数字、譬喻都达不到的无数分之一。”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继续说:]“须菩堤,你要记住,你们不要说如来佛有这个想法:‘我要度脱众生。’须菩堤,不要有这种看法。”
[须菩堤问:]“
[佛回答说:]“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众生需要如来佛去度脱。如来佛认为有丰裕存在的众生需要他去度脱,那就说明如来佛已经拘泥依恋于自己、人、众生、事物了。须菩堤,如来佛说自己存在着,就是指自己不是真实地存在着,而凡夫俗子却以为自己真实地存在着。须菩堤,所谓凡夫俗子,如来佛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凡夫俗子,所以才叫他们凡夫俗子。”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继续说:]“须菩堤,你说,可以用三十二种相状来认识如来佛吗?”
须菩堤答:“
佛说:“须菩堤,如果以三十二种相状来认识如来佛,转轮圣王也就成了如来佛了。[因为转轮圣王也有同如来佛一样的三十二种相状。]”
须菩堤对佛说:“
当时,世尊念了一首诗,诗为:“若以颜色认识我,此人或以声音来求我,这人就是在行邪道,永远见不到我。”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佛又说:]“须菩堤,你如果有这样的想法:‘由于如来佛不以完整的相状去认识事物,所以才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须菩堤,你千万要放弃这种想法。须菩堤,你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凡是发誓愿心,要修习无上正等正觉智慧的人,必须把一切一切事物及相状都舍弃不用。’须菩堤,你千万要放弃这样的想法。”
[须菩堤问:]“
[佛回答说:]“发誓愿心,要修习无上正等正觉智慧的人,对于一切事物及其相状,都不能舍弃不用。”
这一小段是最后的小高一潮,通过前面的阅读,我们似乎明白了,要达到佛的境界,必须不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这儿释迦牟尼出了两个思考题,即“不以事物的完整相状来认识事物”这样能否成佛?,将一切事物都认为是虚幻不实的东西,因而舍弃不用,这样是不是达到佛的境界呢?
答案是:不能。因为事物的相状是完整而存在的,我们不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不等于说事物的相状不存在,更不能舍弃它。打一个比方,你到了海边,见大海波一浪一滚滚,这就是事物的相状,它是客观存在的。但波一浪一是由水在风的作用下而产生的,这就如同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
我们不拘泥留恋于波一浪一这个相状,这是因为“风”这个因缘不断地变化,使一浪一花也成了虚幻不实的假象,从而不值得我们拘泥留恋。人也好、房屋也好、道路田野、高山流水,随着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一切都如同梦幻泡影,不值得拘泥留恋。
既然波一浪一是因缘和合产生的,不值得拘泥留恋,那么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真如呢?那就是组成波一浪一的基本元素“水”,当你的心“风平一浪一静”之时,波一浪一平息,只有水这个“真如”不灭。说到这儿,小雅想起了佛教中常说的三句话,来形容未修行、修行中、修行后三种状态中的人,这就是: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还没有学习《金刚经》的人,将事物的相状当作固定不变的事物,这样的人还认识不到“万物不过是因缘和合而产生”,不知道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因面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学习《金刚经》之后的人,明白了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将随因缘和合而散,这样的人不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已经向佛的境界跨出了一大步,但还没有达到佛的境界。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事物的聚散变化,而没有看到心底的真如佛一性一不变,就如同否定了“波一浪一”的真实存在,同时也否定了“水”这个真如的存在。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是已经达到佛的境界之人,承认事物的相状存在,但又不拘泥留恋于这些事物的相状。山有山的真如佛一性一,水有水的真如佛一性一。“见山、见水”,这是看到事物的相状,“还是山、还是水”,这是看到了山之所以为山、水之所以为水的真如佛一性一,因此达到了佛的境界。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佛继续说道:]“须菩堤,如果有一菩萨,用满恒河沙相等数量的珍宝来布施;另有一位菩萨,懂得一切事物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体会实证了这一点,那么这个菩萨所得到的功德将胜于前一位。”
[须菩堤问:]“
[佛回答说:]“须菩堤,这是因为所有的菩萨都不接受福德。”
须菩堤问佛说:“
[佛回答说:]“须菩堤,菩萨对他所作下的福德,不应当贪得和拘泥,[因为福德也是虚幻不实的假象,]所以说菩萨不接受福德。”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一切法”是指万物以及各种佛法在内,也就是“万事万物”的意思。“无我”是指不拘泥于事物的相状。“忍”指“认同”。“得成于忍”是指“不拘泥于事物的相状”这件事已经认同实证。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佛接着说:]“须菩堤,如果有人说:‘如来的意思是好象来了,又好象去了,好象坐着,又好象躺着。’那么,这个人根本就没有明白我所讲说的教义。”
[须菩堤问:]“
[佛回答说:]“如来的意思是,没有从哪儿来,也没有要到哪儿去,[因为如来佛没有真实存在的相状可言,也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地方可去,]所以才叫做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问:]“须菩堤,如果有善良男子善良女人,将整个宇宙破碎为微小的尘埃,你说,这些微小的尘埃算得上多吗?”
须菩堤答:“
[佛问:]“为什么呢?”
[须菩堤答:]“
[佛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须菩堤答:]“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佛追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须菩堤答:]“
[佛说:]“须菩堤,所谓世界的整体相状,[由于是虚幻不实的假象,因而]是不能言说的。但凡夫俗子,却总是贪得、世界上的事物。”
“一合相”:这是有争议的一个词汇。在梵文中,这是一个通俗易懂的词,但中国并没有类似意义的词,所以,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各不相同,而后来的高僧们解释时也各不相同。小雅认为,这一词汇的意思根本就不需要深究。因为世界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为这一词而写上成千上万的文字,这不是典型的执着于文字相了吗?
所以,小雅在这儿既翻译,又没有翻译,不管是对还是错,大家见到我这儿的补充说明,就不要再去考虑小雅是解释对了还是错了。小雅的解释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一个符号的假象而已。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释迦牟尼问:]“须菩堤,如果有人说:‘佛说过他有对自己、对人、对众生、对事物的见解。’须菩堤,你说,这个人懂得我所讲说的教义吗?”
[须菩堤答:]“
[佛问:]“为什么呢?”
[须菩堤答:]“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说:]“须菩堤,凡是发誓愿心,要修习无上正等正觉智慧的人,对于一切事物,应当这样认识、这样理解、这样确切地回答:‘它没有真实存在的相状。’须菩堤,这里所说的事物的相状,按照如来佛的观点,正是因为它们不是真实存在的相状,所以才把它叫做事物的相状。”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佛又说:]“须菩堤,如果有人用充满无数个满世界的珍宝来布施,又如果有善良男子善良女人,发誓愿心,要修习菩提智慧,捧着这部《金刚经》,以至那四句金刚诗,接受、掌握、念诵它,并为他人讲说,这个人所得到的福德果报,要比前一个人多。”
[须菩堤问:]“
[佛回答说:]“不佛法的相状,坚持佛法的宗旨永不动摇。”
[须菩堤问:]“
[佛稍息停顿,然后念出了本经高度总结的核心“金刚诗”:]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释迦牟尼佛讲述《金刚经》结束,年长望重的须菩堤与诸位和尚、尼姑、男居士、女居士,一切在世间天道、人道、修罗道中的人,听到了释迦牟尼佛所讲说的内容,都非常高兴,十分信仰并愿意接受与奉行。
“阿增祇”:这是梵文的音译,也有的书上写成“阿增只”,意思是指数目的最大极限。一般翻译为“无数”。
“如如不动”:“如如”就是不动的样子。这儿是指对对《金刚经》的宗旨毫不动摇。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是出家修行之人,一般指男人即和尚,“比丘尼”则是出家修行的女人,即尼姑。“优婆”是指在家修行之人,中文指“居士”。“优婆塞:即男居士,“优婆夷”即女居士。
整个金刚诗,讲的是“有为法”为空、为梦幻泡影,没有讲的是佛一性一真如,这才是房屋不变的,是真实存在的。追求明心见一性一的佛法才能达到佛的境界,同时又不能迷恋于佛法。至此,整个《金刚经》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