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作文 > 读后感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600字

【第1篇】

“三天光明”—呼唤着你我心中的声音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如果你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如果你用心去感受海伦·凯勒的一生,你的心灵一定会得到洗礼,你的人生一定会得到升华。

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会做什么呢?也许你无法回答,因为我们人人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这三天的光明是海伦·凯勒梦寐以求的。我们无法去感受她的痛苦和酸辛,在那黑暗恐怖的世界里她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光明和声音。老天爷在她的命运之路上铺满了荆棘,但海伦·凯勒从没有放弃过,她不但将荆棘连根拔起,而且还在自己的路上种满了鲜花。她从不认为这个美丽的大千世界与她无关,与和她一样又聋又哑的残障人士无关。之后她不但学会了说话,还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的学业。这对于我们难道不是最好的人生启迪吗?

海伦·凯勒靠着一颗不屈不饶的心,勇敢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创造出了奇迹。她留给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生命的挑战是不断的,只有我们勇敢迎战,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一切绊脚石都能迎刃而解,变为我们的垫脚石。了解了海伦·凯勒的遭遇后,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幸福,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奋斗呢?

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力量不是来源于他人,而是源自自己心灵深处。只要不轻易向命运屈服,不做它的奴隶,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奇迹,做自己生命的主宰者,人人都可以点燃未来的火把。海伦·凯勒曾经说过:“希望敞开了永恒的大门,他人眼中的光是我的太阳,他人耳中的音乐是我的交响乐,他人嘴上的微笑是我的快乐。”这是在她丧失了听力、视力和说话能力后发自内心的情感。希望会永远为我们敞开大门,我们也一定能走进那扇门,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要常常抱怨生活不够公平,也不要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越过眼前的坎坷与障碍,让我们向海伦·凯勒一样,面对太阳,面对希望,热爱生活,努力奋斗,就一定可以畅想属于自己美好的未来,书写属于自己美丽的人生。 

【第2篇】

 命运的启示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有这么一个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19世纪了不起的人物”。她的成就也是空前的,被誉为美国英雄。她,就是海伦凯勒。她,亦是奇迹。

海伦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且变成了哑巴。但是这并未影响她创造辉煌。或许,是上天的恩赐,在海伦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来到了她的身边,从此成为了海伦的良师益友,相处长达50年。在莎莉文小姐的帮助和教育下,海伦克服了沟通的障碍,并在两所聋哑学校完成了一般教育。1904年,海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成高等教育的盲聋人,谱写了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的生命赞歌。

海伦的一生虽然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她的一生中更多的还是充满爱与勇气的。她去骑马、划船、游泳、滑雪橇,甚至她可以独自一人在月夜泛舟!海伦虽然看不见、听不见,但她可以用心去领略月下荷塘的美景。海伦去参观过博物馆,“听”过音乐会,甚至还去“欣赏”过歌剧。更不可思议的是,海伦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看着那细腻的笔触,使人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

不可否认,海伦很成功,更成功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海伦的传奇人生,照亮了人类精神的殿堂,也在向世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看看海伦,再想想我们自己,海伦她是残疾人,而我们却是四肢健全的正常人。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在努力学习,又有多少人荒废了自己的学业?相比之下,我们在身体上、心智上没有什么缺陷,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我们的一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也要活出自己的风采。

海伦走过了88个春秋,却有87年徘徊在黑暗与光明的边缘。海伦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的。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的。海伦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活得更充实,更幸福,更加的有意义。

回过头来想一想:为什么海伦会如此成功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知识。知识给了海伦一种信念,知识给了海伦成功,知识给了她生活的勇气,知识给了她接受生命的力量。是知识,让海伦能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最终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亦是知识给了她改变命运的决心。

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何在?从海伦的成功中不难得出这样一个道理:知识改变命运。对知识的渴求,使海伦在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和枯燥的世界里,竟然学会了多国语言,领会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著的内涵,汲取着那些伟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

她的命运启示着我们:命运的航船由我们自己掌舵!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