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 作文 > 读后感 >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00字

一场心灵的地震——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唐山大地震》上映已一年有余了,但它引起的震憾与波澜,似乎还未平息。单从影片来看,逼真的场面是一大亮点,但在我看来,它给人真正的震憾在于这部灾难片做得有了思想,有了温度。23秒,影响了一个时间跨度为32年的一家人的悲欢离合。透过电影传递出的“爱和亲情”令人深思。

《唐山大地震》故事情节很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可以概括——1976年,唐山大地震令一个叫方登的小姑娘与家人分离,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又让她与家人重聚。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

母爱固然伟大,但如果在生命面前,又该如何决择?故事一开始就令人揪心。方登这个角色我初看更是理解不了:竟然侥幸存活却不肯与母亲重逢。随着影片的深入,我渐渐明白,是“恨”。剧中母亲可以说抛弃了方登,“抛弃”自己的孩子说起来可能过于冷酷,可在方登看来,这个词却是实实在在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当母女重逢时,母亲竟然给女儿跪下了。这一跪,包含了多少的亏欠,多少的内疚,多少的爱啊!温暖与寒冷,愧疚与无奈交织在一起,让人嚼出一丝苦涩。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却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最终,方登和母亲之间深深地拥抱令我由衷地感受到了爱和亲情的力量。

曾有媒体披露,电影中删减了一个镜头:方登早知道方达与母亲在哪,却不肯找回他们重聚。我倒更希望将这个镜头播出——家园毁了,可以重建,心灵毁了,却很难补好,心灵的打击比家园的毁灭可怕上千万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剧中方登母亲的话,令人记忆犹新。人们往往在心灵开始酸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我们身边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亲情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唐山大地震》还原了一场地震,也为我带来了一场心灵的地震。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地活着,因为只有认真地活着,才会知道珍惜,知道感恩,活得精彩!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